钢琴学科“趣味”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

2018-05-14 13:52李文英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钢琴课趣味钢琴

李文英

[摘 要] 长期以来,钢琴教师过多地重视学生钢琴技巧的培养,枯糙乏味的弹奏方式使学生兴趣越来越淡,弹奏的作品也不够有“内容”。一些学生通过3年的钢琴技能的机械化培养,纵然能弹出钢琴10级的曲目来,但却不是一个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方向应培养出的学生技能。因此,通过多年的钢琴教学的研究,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学科中就如何落实“趣味”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大家一起来探讨。

[关 键 词] 中职;学前教育;钢琴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36-02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钢琴基础参差不齐

学前教育专业绝大部分学生根本都没有接受过专门的钢琴训练,有些学生可能小时候学过一段时间的钢琴,但由于长时间缺少练习,也变得生疏。因此,大多数学生钢琴基础都很薄弱,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学生,有的学生甚至从未接触过钢琴。因此,这就造成了学生之间钢琴基础参差不齐。这也给钢琴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也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正常进行。在课程难度的安排上,如课程安排难度大一点,就会挫伤基础差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安排过易,又很难调动基础好的学生的积极性。因此,生源质量影响着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也影响着学生钢琴素质的提高。

(二)学生练琴时间不足。

钢琴课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学好钢琴技能,光靠课堂上的40分钟时间是不够的,还需要课下大量地进行练习和不断地揣摩演奏技巧。学前教育专业主要是为幼儿园培养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不仅要学习很多专业基础课、公共课;而且,还要学习舞蹈、美术、声乐等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这样就使学生很难把握时间,甚至有的学生顾此失彼,很难保证练琴时间。也有些学生由于钢琴基础薄弱,对钢琴学习有畏惧情绪,自觉练琴的积极性不高,课下不能主动练习。因此,很多学生课下的练习时间都不足,这样也严重影響了教学效果。

(三)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有待更新

钢琴课教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提高钢琴课教学质量不仅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应深入研究和探讨钢琴教学法,把握钢琴教学的内在。传统的钢琴教学课主要是以教师枯燥的讲授为主,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对作品有全面的了解,但在新形势下,教师可以改变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从兴趣入手,因人、因时地采用集体课和小组课等相结合的形式授课,在课堂上要加强师生互动,多增加学生动手演奏的机会。只有这样,学生的钢琴水平才会有一个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趣味”性互动教学的概念

所谓趣味性教学是用新的充满趣味的教学观点、手段、技术支持来营造有趣、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乐趣,产生兴趣,从而自主、积极学习的一种教育学新理念。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的过程。

三、研究指向与内容

(一)研究指向

通过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学科“趣味”互动教学模式的探讨,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富有情趣的导言,使课堂开始便形成一种活跃而愉快的氛围,使学生能产生掌握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自愿”动”起来,努力营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提高钢琴演奏的技能效果。

(二)研究内容

1.激发学生学琴的兴趣

著名导演张艺谋曾说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以此为生的人是最幸福的。”我热爱我所做得事业,所以我做得开心,我做得很好。学生也一样,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接受特别快。

例如,高一年级的乐曲通过不同的速度演奏,让学生想象感受到这些鸭子的“可爱性”。

2.消除学生学琴的恐惧心理

困难与成功是相对的,做任何事情能否成功是与我们是否敢于迎接困难、挑战困难有很大关系的,很难想象一个看到困难就躲的人能成就什么大的事业。只有遇到困难勇于钻研的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幼儿园实际教学工作中,只会唱、不会弹或会弹不能同时唱,是不行的。因此,作为幼儿教师不但要为小朋友演唱伴奏,而且也要会为自己伴奏(边弹边唱),这就大大提高了学生弹唱水平,进一步明确了专业特点,突出了师范性。

例如,高一年级乐曲《巨人的脚步》我尝试着让学生想象两个大脚印。老师边示范边动情地演唱,让学生充分地想象。甚至让学生用两只手来感觉一下脚的沉重感和调皮的阶梯性音阶走向,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让他们自己来边玩边学,消除他们对钢琴学科的恐惧感。让他们很想自己马上去小琴房感受这种音乐形象。

3.拓展学生的想象力空间

有想象力才会有创意,有创意才能创新,有创新才能让我们的生活和事业有好的发展前景,当然有丰富想象力和有创意的钢琴家才会被人欣赏。一名画家因为有想象力才能创作出独树一帜的画面;一名称职的员工要能做出上级没有想到的事情才能有前途。其实每个学生天生都有想象力,就看我们有没有很好地保护他、支持他、引导他、发展他。我们可以通过一首钢琴曲,想象出它的音乐形象,甚至可以编织各种生动的故事。

例如,乐曲《湖上天鹅》这首曲子的旋律纯净而优美,我向学生深情地解说着这首曲子的美丽意境:“美丽的月光下,湖面上游来两只洁白的天鹅,他们是多么亲密而快乐啊!时而欢快地互相追赶着,时而原地转圈,跳起优雅的华尔兹,舒展着他们的迷人的身姿。一会儿呢,又互相靠近着窃窃私语……渐渐地,他们越游越远,消失在月光的深处……”

4.让学生愿意“动”起来

每个学生都希望被人重视和欣赏,这是天生的表现欲,但也需要教师来创造条件,从一开始就培养和发掘这种优越的潜质。如:一个学生刚上第一节钢琴课并不会弹琴,但当他认识do以后,让他双手弹两个八度的do来打节奏,边弹边唱他会唱的儿歌,表现欲就来了,然后再给点掌声,给点鼓励。这样已经奠定了他大胆表现的良好基础。每次钢琴回课就是一次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也是一次学生展示的过程。每一次的回课我都会给出一个合理的建议,并打出分数。当然每次都以鼓励为主,让他们对自己有自信心。

例如,每周一次的回课,让学生对钢琴基本知识、钢琴指法、演奏技能都有一个掌握和展示的过程。定期举行钢琴观摩会,让学生相互交流,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丰富了实践经验。这样,既体现了学前专业的特点,又逐步强化了学生的实际弹奏能力。

四、研究成果

2014年6月我所任教的班級参加了杭州市学前教育专业的边弹边唱的考核,学生钢琴技术掌握较好,效果明显,100%合格。

2014年6月部分学生还参加了分流考试,在钢琴专业的10位考生中,我任教的5班6班的学生就考进了5位。

2017年6月我所任教的2015学前1班2班学生也参加了杭州市学前教育专业边弹边唱的抽测,结果也是100%合格。一届一届的学生,体会到了趣味钢琴“互动教学”带来的乐趣与成果,为更好地展示自我技能,服务于学前教育专业而准备着。

五、研究过程

2012年9月—2014年7月,2012学前5班、6班学生普遍自觉能在琴房里演奏一些简短优美的乐曲,并能边弹边唱,教师收集一些研究个案。

2015年9月—2017年7月,2015学前1班、2班的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演奏高考曲目,有想象空间地表达出歌曲意境,完成钢琴趣味互动研究。

参考文献:

[1]袁权,刘凯.“艺术与科技”专业发展探析[J].大众文艺,2013(18):214.

[2]田可文.独具特色,不断探索:2000-2007年《音乐探索》的编辑学分析[J].音乐探索,2008(3).

[3]董博超.论织体分析对于音乐理解及钢琴演奏的意义[J].音乐探索,2013(4).

[4]吴春瑛,姜华敏.幼儿教师音乐技能[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06.

[5]林红.高等学校儿童艺术教育系列教材:钢琴基础[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01.

猜你喜欢
钢琴课趣味钢琴
一节没上的钢琴课
新媒体在钢琴课的教学研究
纸钢琴
午睡的趣味
地方高师钢琴专业课考试侧记
钢琴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创新探讨
钢琴
妙趣横生的趣味创意
趣味型男
让你HOLD不住的趣味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