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改革的探讨

2018-05-14 13:52张雪磊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高基础教学内容

张雪磊

[摘 要] 我国乃至全球正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快,计算机的运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也成了职高院校必备的一门主要的基础课程。但是经过实践和统计,仍然存在很多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不足。如今职高学校越来越多,而计算机早已成为各个学校的首选课程。另外,我国的计算机领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专业知识、软件应用以及实践操作都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更新在不断提升。因此,职高学校应该做到和社会同步,不能再局限于自己的思维领域内,而是要在教育上跟紧时代步伐,让学生能在校园中就和信息同步发展进步,教师要保证学生学到的最新的应用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总体认知和能力。为学生在将来走出校园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让他们在计算机领域能做到最为全面的发展,帮助他们拓宽岗位的选择性。

[关 键 词] 职高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教育改革;实践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064-02

基于计算机使用性强、范围广的特点,计算机基础教学是每个职高学生从一开始进入校园就应该掌握并且接受的专业能力,因此,这就要求职高教师在职高学生一年级的时候就进行科学正确的教学方式,并在基础的课程教学中实现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模式创新,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和思维扩展。通过基本的内容、自身教学经验以及信息时代的更新和改革,还有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设计符合学生的教学内容,以便于让学生更适应职高的教学以及专业能力的提升。

一、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中的问题与不足

(一)教学内容落后传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因此,职高计算机应用的基础教学也应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出改进和延伸。现在很多职高学校的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过于落后,教材侧重点还停留在书面的理论知识层面,而很少有实践操作教学引进,甚至有一些早已被社会淘汰的知识,由此使学生知识没有获得更新,同时也无法掌握知识带来的实用操作。

(二)学生层次水平差异大

职高学生来自于不同的学校和环境,因此那些刚进入职高的学生之间会有很大差异,比如专业知识水平不在同一个层面,或因为成长环境的不同造成性格各具特点,由此造成职高一年级的新生就在计算机的专业基础上存在较大差异。由于专业知识的差异,就会造成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时候无法达到统一的学习进度。那么该如何解决這一难题,也是现在职高教师需要在学生刚进入院校的时候就要考虑重视的层面。现在有些教师还在以传统的观点来对学生进行评价,比如理论知识的掌握或者期末的考试成绩,从而忽略的学生实际操作的考试,因此无法全面判断一个学生计算机水平到底如何,对学生缺乏全面的了解,进而对自身的教学认知产生偏差,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式的改进

(一)选择有实用性的教学内容

互联网信息时代发展飞速,因此教师要着重注重计算机专业应用的教学素材和内容。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教学素材跟不上,那么学生的知识也就无法得到发展,等于在进行没有意义的教学。但是现在适用于职高计算机课程的相关课外读物并不多,这就会让学生在学习觉得教学内容过于匮乏,提不起兴趣,产生厌学情绪。所以,这就提醒了职高院校在教学素材上的选择性,一定要选择由学校编写的更加适合职高新生的教材,相对而言其内容更加新颖,实际操作性强,理论知识不那么繁琐复杂,学生可以简单地理解并加以掌握,这点对职高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来说尤其重要。另外,教师在选其他素材的同时,也不能忘记对本校教材的研究和探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以基本知识为本不断为学生调整变换课程内容,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对重点内容着重讲解。

(二)适当举例,提升学生能力

在职高学生一开始被灌输计算机专业基础教学的时候,对实例的引进教学方式很重要,教师将简单易懂的实例引入课堂,作为每节课重点内容的开始,让学生能结合理论有具体的认知和理解,防止课本知识过于理论化让学生不能完全体会。经过很多相关人员的统计,以实例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能让教学更加直接,且学生可以很明确地知道这节课应该学什么,加大学生的参与性。我们都知道计算技术的发展是飞快的,同时带动的还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更新,这就使学生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那么,现在职高的学生本身就具备很多不同的问题,怎样让他们主动学习,深刻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是教师需要攻克的难题。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将职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做出详细分析和总结,在一些时候教师不给予课程讲解,而是根据学生能力安排相关课程让他们自行学习,用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主动,独立学习能力。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能力慢慢将课程提高难度,这就好像是一个探险游戏,随着关卡难度越来越高,学生想要通关的念头也会越来越强烈。让学生慢慢拥有自信心,对计算机的学习没有那么大的厌烦感。时间长了,自然能让学生慢慢挖掘出自身的内驱力和积极性,变得对新事物有好奇心,并且愿意主动学习。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也能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一)开发教学内容和课件

职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想要实现有效的改革,教师必须先行改变教学理念,正视实践大于课本的理念。积极开发有利于学生的教学内容,将它们引进课堂,并且要明确教师和学生应处在一个平等地位,然后基于这一点师生之间加强互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时刻都要注意和学生的情感磨合,双方建立起一个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的课堂环境,才能让教学不那么沉闷。教师可以在上课前提前搜集相关素材进行备课,分析这些内容是否适合,必须保证教学内容的崭新性和对学生的有效性,探究符合学生日后考试和就业的教学内容,以多元化形式授课,比如多媒体、图文配合等。

(二)根据基础水平将学生分组

计算机是一门抽象教学,教师需要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效果而非一个班总体的发展效果,但是由于职高学生在初中时对计算机的学习程度不同而导致他们进入职高后水平各不相同,因此,这时就需要教师分开培养教学。比如,根据学生的专业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师根据每个组的情况设计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三)侧重实践操作评价

长久以来,计算机教学都是实践高于理论,因此计算机是一门侧重实际操作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注重书面理论的评价,而应该将目光转向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观察他们的操作过程而给出评价。比如有些学生理论知识欠佳,但是对计算机的实用性把握得很好,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实操,然后再实操的过程中渐渐渗透理论知识。

综上所述,职高学校要时刻更新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的知识和素材,必须时刻紧跟时代要求,如果教学内容陈旧老套,就丧失了学生学习这门专业的意义。作为职高学校的一名计算机教师,必须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改进,适时更换教学模式,扩展新颖的教学素材,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多输送计算机的实用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J]廖冬梅.基于行动导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J].教育界,2013(36).

[2]别凤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9).

[3]潘海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初探[J].装备制造技术,2012(2).

猜你喜欢
职高基础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新课程理念下职高体育教学模式初探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假文凭泛滥“低职高聘”是推手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职教人,难道你只能生气
莫让职高成差生收容所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