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No.5音乐分析

2018-05-14 08:59程楚楚
北方音乐 2018年14期
关键词:勃拉姆斯曲式乐段

程楚楚

【摘要】勃拉姆斯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其中《匈牙利舞曲》就是经典作品之一。本文以《匈牙利舞曲》第五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字与图表结合的方式,对该作品的曲式结构加以细致分析,力求对这部作品的音乐技法进行清晰的归纳。

【关健词】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音乐分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勃拉姆斯是一位处于浪漫主义高峰时期却有着古典主义倾向的作曲家,他的作品中常使用德国民歌和吉普赛音乐的素材,21首《匈牙利舞曲》正是如此。本文将选例其中最为著名的升f小调第五号《匈牙利舞曲》进行分析,主要从曲式结构、和声、织体、节奏等几方面对该作品加以细致分析,力求从整体上对该作品的音乐创作技法进行清晰地归纳。该作品有多个演奏版本,本文将选择钢琴独奏的版本进行研究。

二、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No.5音乐分析

(一)曲式结构

(二)曲式分析报告

该作品的曲式结构为复三部曲式(呈式型中部),2/4拍,快板,全曲建立在主调#f小调上。首部、中部以及再现部曲式结构都为不带再现的二段式。

1.首部

首部为1-48小节,建立在主调#f小调上是一个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A和B两个乐段各自反复一次。整个作品以附点音符的节奏型为主,左手以八分音符的低音加琶音形式为其伴奏。整个首部的节奏型给人一种摇摆晃动的感觉。A乐段为1-16小节,是由两个平行乐句构成的8+8的方整型乐段。在后八小节中,作者对主题进行了装饰加花,右手旋律部分以双八度的形式奏出。和声上,两个平行乐句a和a最终都停留在D7—T 的正格终止中。另外,在整个乐段A中,一大特色之处在于主持续音的连续使用,大大巩固了作品的主调。乐段A变化重复前段的内容,结构仍然是8+8方整型结构,但是后八小节内容装饰性较之前更强,节奏也更富于动力性。乐段B为33-48小节,调性转至下属调b小调。仅有一个乐句b,虽然整体篇幅有16小节,但是内部已经不可划分乐句,是个展开性的乐段。之后节奏型发生细微变化,变为四分音符的柱式和弦形式,并以跳音形式奏出,右手伴奏织体不变。前四小节为一个乐汇,随后作者将这个乐汇分别移至A大调,#f小调中各自陈述一次,最后作者还安排了一个四小节短小的尾声部分,最终停在了主调的主和声上。

2.呈式型中部

中部为49 -70小节。该部分曲式结构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并且对置型转调至同主音大调#F大调,并以Sf的力度奏出,随后两个乐段重复一次。乐段C为49 -54小节,由3+3对称結构的两个平行乐句构成。乐段C的节奏型改为八分音符的柱式和弦形式,左手伴奏织体仍为低音加和弦的形式,且两个乐句都结束在主和声上。最后通过反复记号原样重复一次。乐段D为55 -62小节,仍由两个4+4的平行乐句构成。作者将前四小节做了渐慢的处理,后四小节则立刻回到原速。随后进入D乐段的原样重复。在配器方面则加入了打击乐器。和声上,最后结束在D-T的正格终止中。

3.再现部

再现部为71一104小节,是对首部的原样再现。结构、织体、和声、节奏等方面都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篇幅有所减少(减缩再现),不再对A和 B乐段分别进行重复,而是在最后结尾处,补充了两小节,以增强结束感觉。从和声上看,是以一个反行八度引出全曲的结束和弦(主和弦)。

综观全曲,去除重复的部分,仅包含四个乐段的内容,其结构可看作三部曲式的简化形式。整个作品的曲式结构十分规整严谨,从这一点中足以看出勃拉姆斯对古典主义结构严谨规整这一形式的推崇。在音响方面,切分音的使用,使得整个乐曲有种摇摆晃动的舞曲的感觉。整首乐曲热情奔放,欢快淳朴。

三、小结

勃拉姆斯是最后一个真正将这种民间音乐当作自己的母语来使用的作曲家。他运用了种种音乐技巧将这些匈牙利吉普赛音乐素材创作为一种雅俗共赏的作品。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古典主义典型的复三部曲式结构,整个作品的结构十分严谨规整,和声清晰简洁,织体单纯统一,在音乐表达上,处处显露出浪漫主义情怀。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风格为一体的作品。

参考文献

[1]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勃拉姆斯曲式乐段
贝多芬降e大调第十八钢琴奏鸣曲(第三乐章)曲式分析
著名的勃拉姆斯摇篮曲 教学设计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视唱练耳与钢琴
二胡曲《新婚别》演奏浅析
门德尔松《春之歌》分析
“共性写作”时期的非典型曲式中的典型现象
第五号匈牙利舞曲
亲爱的克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