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搜集与整理泥哇呜在历史发展流源、制作材料、音色特点等方面的资料,并进行梳理与罗列,旨在对流行于宁夏地区的民间乐器泥哇呜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可以参考的依据。
【关键词】泥哇呜;民间乐器;发展流源;音色特点
【中图分类号】J613 【文献标识码】A
一、泥哇呜源流及发展
关于泥哇呜的流源,笔者通过阅览图书,查阅资料,田野工作及采访相关专业人士(包括泥哇呜的制作人、演奏者和当地民间音乐研究者)等方式进行收集与归纳整理,从罗列的资料中得出,泥哇呜这件乐器主要是我国土制乐器埙在宁夏民间发展的一种流变,并与宁夏当地汉族、回族等民族的文化、风俗、生活习惯相融合,形成了独有的乐器样式与音色特点。而埙这件乐器在我国许多古籍中都有详细记载。《辞海》中有记载:壎埙或喧,古代吹奏乐器,陶制,故又名陶埙。也有用石、骨、象牙制成,有球状和椭圆形等数种……另外,我国古代根据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将乐器分为八类,古称八音,分别是金、石、土、革、丝、木、匏和竹。我国宋代著名学者聂崇义在其《三礼图》中说到:“凡六孔,上一,前三,后二” 。《辞源》中说到:壎同埙,古代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大如鹅蛋,形如秤锤,上尖下平中空顶上一吹孔,前面四孔……诗《小雅》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箎。”以上资料主要是对我国古埙的记载。而泥哇呜这件民间非常流行的乐器,是宁夏当地人民喜爱的乐器,一定与当地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反应着当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且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生活。
在泥哇呜发展方面的资料记载很少,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并与相关专业人士交流中得到了可以供参考的资料,其归纳总结如下:1984年,宁夏民族艺术研究专家刘同生先生在宁夏海原县召开民间艺人献艺录音会时,结识了当地民间乐手丁成才,当时,丁成才做了两种形制不同的泥哇呜,一个秤锤形,一个牛头形,并在献艺录音会上用自制的泥哇呜演奏了地方风味很浓的乐曲。1985年泥哇呜被列为省级艺术科研项目。80年代末,由已故的器乐曲集成宁夏卷副主编冯会耘对牛头形泥哇呜进行了改制,批量生产,并投入使用,且在1987年文化部全国民族乐器科研评奖中获四等奖。90年代末,宁夏平罗县泥哇呜制作者杨达吾德改制泥哇呜,拓宽了其音域。2005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泥哇呜的制作材料、样式
泥哇呜主要材料是用黄、红胶泥制成,也有少部分用石、皮革与木质制成。但通体用红、黄胶泥捏制而成的居多。其形状、大小、音孔数量和位置各不相同。大者与鹅卵近似,小者犹如核桃。其外形样式有椭圆形、枣形、核桃形、桃形、鱼形、卵形、婴儿头形、牛头形、牛角形、蝶形、扁圆形和扁方形等。另外,泥哇呜的吹孔和开音孔也很独特,如核桃形泥哇呜,体积较小如核桃,吹孔像哨子,发音孔也非常袖珍,做工非常灵巧,由于体积小的缘故,因此在前面开有1~2两个音孔,上方则有一吹孔;蝶形泥哇呜,发音孔多为4~6孔。 还有用皮革或绵纸做的泥哇呜,呈扁方形,多为3~5个音孔,但由于材质柔软,密度不高等原因,发音较粗糙,且音不准现象多。目前,宁夏当地最流行的泥哇呜样式是经过加工改制的,有鱼形、牛头形和牛角形三種,体积稍大,一般均开9个音孔(前7后2),吹孔在乐器上方或中间,形似哨口。这三种样式的泥哇呜,都有着严密精细的做工,并且有准确的音孔定位,其密度高,音准好,发音古朴透亮。经过加工改制的泥哇呜,其乐器的音域拓宽,极大地提高了其音乐表现力,因此常作为专业演奏乐器使用。虽然泥哇呜形状、音孔有别,但都在两侧或底部设有小孔,拴系不同颜色的丝穗或彩珠作为装饰,方便佩戴,也便于在吹奏时不滑落。
三、泥哇呜的音色特点及曲风
因笔者从小(80年代末)用黄泥土捏制过泥哨,主要应用在放牧时消遣娱乐,随后也掌握了经过改制后的泥哨(泥哇呜)的演奏技术技巧。在此基础上,对其形状样式、音色特征及音域方面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吹奏了不同样式的泥哇呜,通过进行音色对比,从而得出结果:扁圆形状和鱼形状的泥哇呜比椭圆形和卵形状泥哇呜的音量大,音色更加纯正透亮,且有很强的共鸣和穿透力,而椭圆形制的泥哇呜音量小,音色略发闷,且古朴深沉,更接近陶土埙和箫的音色。由于泥哇呜整体音色比较古朴浑厚、略带幽怨感、忧伤感。由此,在收集的相关泥哇呜乐谱中发现,用此乐器所演奏的音乐大部分是速度较慢,节奏缓慢、自由的古曲及改编的各地方民歌,并且和宁夏当地回、汉等少数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地方音乐特征等相结合所产生的新曲,其曲风明显有宁夏当地花儿、小调及改编的适合该乐器演奏的流行抒情小曲,其旋律起伏跌宕,音程大跳,具有我国北方音乐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刘同生.塞上乐谭 [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郅勇(1981—),男,宁夏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研究方向: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基金项目:本文由宁夏师范学院校级项目资金资助(项目编号:为NXSFYB1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