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罗琼 黄娟 丁大杰 吴明阳 范香全
摘 要 达薯1号为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于2012年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是达州市马铃薯主推品种之一。对达薯1号的种植密度和施肥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量对达薯1号产量影响显著,以A2B3处理(即种植密度为6 064株·667m-2、复合肥施用量为90 kg·667m-2)最优,其产量、出苗率、商品性都居高。
关键词 马铃薯;达薯1号;种植密度;施肥量
中图分类号:S53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006
达州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以中低山、丘陵地貌為主,是四川盆地丘陵山区的一个农业大市[1-2]。该市马铃薯种植历史悠久,常年播种面积4.70万hm2,产量19万t[3],是四川省马铃薯第二大产区。达薯1号是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2012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评审会审定;生产试验中其平均产量达1 759 kg·667 m-2,比对照品种米拉增产8%,适宜四川省平坝、中高山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达薯1号”属中晚熟偏早的鲜食品种,生育期77 d左右。植株直立、紧凑,生长势强,株高60 cm左右,主茎数3.8个,节间长3.2 cm,茎、叶绿色,基部网纹绿紫色,分枝少,复叶中等,顶叶大,叶面平展,叶缘钝心型,枝叶繁茂,花冠白色,能自交结实;结薯集中,单窝结薯7个左右,黄皮,黄肉,薯块扁圆型,表皮光滑,芽眼少、浅,大中薯率80%左右,淀粉含量14.7%;抗晚疫病、中抗轻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2]。该品种薯型好、产量高、抗性好,是目前达州市马铃薯种植主推品种之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品种为马铃薯新品种“达薯1号”。
供试肥料为湖北新洋丰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45%“洋丰高浓度复合肥”,纯氮含量15%,纯磷含量15%,纯钾含量15%。
1.2 试验地点
试验在四川省达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基地进行,海拔292 m,试验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周边作物为玉米,光照适度,土质为微酸性沙壤土,肥力水平中等。
1.3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田间试验设计采用二因素三水平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密度设三个水平:A1(5 053株·667 m-2)、A2
(6 064株·667 m-2)、A3(7 074株·667 m-2);施肥量设三个水平:B1(50 kg·667 m-2)、B2(70 kg·667 m-2)、B3(90 kg·667 m-2),施肥时均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3次重复,小区面积13.2 m2,小区走道0.5 m,四周设保护行。
2016年12月15日对试验地进行深翻30~35 cm,667 m2土施“撒网”1 kg杀灭土壤害虫,耙细耙平,精细作畦,将沟泥起到畦面[4-5]。2016年12月18日,以薯块顶芽为中心点纵劈,切成2块后分切,单个种薯块不少于30 g,保证每薯块有1~2个芽眼[5-6],再按照1∶5的质量比例对种薯进行草木灰拌种,并晒种2 d。2016年12月21日播种,播种后进行药剂除草,拱膜覆盖。2017年2月26日揭去薄膜,田间管理主要为除草,未进行病虫害防治。2017年5月27日收获[7]。
2 结果与分析
2.1 施肥量、种植密度对达薯1号生育时期的影响
各处理的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没有明显差异。出苗期在2月24—30日,现蕾期在3月12—18日,开花期在4月8—15日,成熟期在5月25日左右。
2.2 施肥量、种植密度对达薯1号产量的影响
复合肥用量、种植密度对马铃薯的产量影响很大(见表1)。组合A3B3(7 074株·667 m-2,复合肥用量90 kg·667 m-2)的小区产量最高,为52.26 kg;组合A1B1
(5 053株·667 m-2,复合肥用量50 kg·667 m-2)的小区产量最低,为30.37 kg。这可能是由于复合肥用量越多,种植密度越大,单位面积内收获的株数越多,而肥料用量大为植株提供了充足养分,单株产量高,因此A3B3产量为最高。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见表2),无论密度还是肥料,对试验结果均有显著影响。而在相同的种植密度处理下,三种施肥量对达薯1号产量的影响有显著差异,B1、B2、B3三个施肥量递增,马铃薯薯块产量也逐步递增。本试验属一次性施肥,减少中期追肥节约劳动力,但马铃薯整个生育期中后期对养分需求较大,以现蕾期和开花期为最大,B3处理的施肥量最高,为马铃薯整个生育期提供充足的肥力,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故在肥力上以B3处理为最佳。
2.3 复合肥用量和种植密度对达薯1号出苗率的影响
出苗率受肥料用量的影响很大(见表3),A1B3的出苗率为74.00%,A2B3的出苗率为90.83%,A3B3的出苗率为85.48%,即B3处理下的出苗率都低,可能是由于在出苗期需肥量小,而较大的复合肥施用量使土壤中肥料浓度过大,导致根系无法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容易“烧苗”。A2B3小区平均产量为49.55 kg,在所有小区中排列第二,出苗率在B3处理中排列第一,在取样中大中薯率为41%,商品性好,排列第三(见表4)。而A2处理种薯使用量适中,节约成本。
3 小结
根据达州市当地及以前多年生产试验,在生产中达薯1号单纯施用农家肥的薯块产量不及以复合肥作为底肥的高。达薯1号的特点是主茎少,单株结薯数多,商品薯率中,耐肥性好,因此种植时应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和提高复合肥施肥量,从而增加单株产量及群体产量[8-10],以实现高产、高效种植的目的。
本试验表明,种植密度和复合肥施用量对达薯1号在四川省平坝、中高山区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块茎产量影响显著。通过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二因素三水平处理对达薯1号产量、出苗率影响的综合分析表明,A2B3(即种植密度为6 064株·667 m-2、复合肥施肥量为90 kg·667 m-2)为最优组合,其产量、出苗率、商品性都居高,种薯使用量适中,节约成本[9-11]。
参考文献:
[1] 赵思毅,黄承建,王胜谋.达州市马铃薯生产现状及对策[J].四川农业科技,2007(3):7-8.
[2] 赵思毅,杨锡波,丁大杰,等.马铃薯新品种——达薯1号[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2(5):44.
[3] 赵思毅,王亚军,黄承建.四川省达州市马铃薯生产特点及产业化对策[J].中国马铃薯,2007,21(2):126-127.
[4] 吴明阳,杨锡波,张中华.达州市马铃薯贮藏管理技术[J].南方农业,2015,9(31):49-51.
[5] 刘爱华,何庆才,刘辉.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711-2712,2714.
[6] 周文美,陈双双,贾良娟.早熟马铃薯高产配套栽培[J].农家致富,2006(23):35.
[7] 郭红萍.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2):220-221.
[8] 刘全武,崔圣贵,鲁迪球,等.春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07(2):54-56,59.
[9] 戴清堂,田恒林,沈艳芬,等.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7号高产栽培试验[J].中国马铃薯,2010(6):345-347.
[10] 顾生芳.靖远县刘川灌区马铃薯肥效试验研究.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8):91-92.
[11] 牛欢,孙长红.膜际垄作深播马铃薯不同种植密度试验报告.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9):57,60.
(责任编辑:丁志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