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炜
从诗文中看,陶渊明在从事农耕生活的时候,一点也没有觉得自己多么伟大和崇高,只是高兴和愉快而已。他这样做,妻子儿女和朋友或许还会感到惋惜,因为他们并不一定理解和赞同。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从官的位置上转向平民生活肯定有些难言的苦恼,这必然是被动而不会是主动的。而陶渊明在记载中明明白白是主动辞官的,但是人们会认为他有说不出的苦闷,也就是说仍然是一种被动。这样说也可以,“苦闷”这个词包含的东西太多了,有点不分青红皂白。厌烦和轻视,还有对更高理想的追求,这算不算“苦闷”?
在中国的文化里,什么都可以丢弃,唯有官职不可以。这是珍宝中的珍宝,前提中的前提,标准中的标准,失去了它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全部,再也无从谈起。这种文化就这一点来说是一种中蛊的魔症的文化,既无法理喻也无可救药,是整个民族背负的沉疴。人们认为像陶渊明这样一定会很失落,他自己一時昏愦,也害了全家。
是的,一个人要服从个人理念,完成个人的信念和追求,常常要牺牲与他共同生活的一大拨人的利益,甚至让人觉得有点不近情理、自私。做出这种决定的人自己也是痛苦的,其痛苦并不亚于一场蜕变的挣扎。
陶渊明的许多诗,给孩子留下的文字,也在不停地表达歉意和自责,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一个特异的生命,即便在这种境况下,他的坚持力仍旧非常执拗和强大,外在的制约终究没有改变他。生命有本色,就有一个必然的趋向,无论遭遇怎样的坎坷、曲折和阻拦,都要蜿蜒前行,最后抵达那个目标。这是一种天性,一种冥冥之中的规定力,谁也不可改变。最后的日子里,不让陶渊明死在饥寒交迫的田园里是不可能的,因为生命有这样的归宿。这一切都来自命运的深处,它超越外力和集体意志。说到底,无论是亲情还是体制的强力,都很难改变一个人的命数。
或许生命在形成之初被植入了不同的、特别的密码。正因为这密码的不同,生命之间才有了各种区别。有了区别才有道路的不同,有了道路的不同,我们也就看到了形形色色、千千万万的人,他们在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呈现出奇异的发展轨迹,有迥然不同的表达和表演,最终走进自己的结局。
陶渊明和平常人一样,不得不面对社会的动荡和物质的极度匮乏,陷入难以自拔的痛苦。这时候的关键问题是怎样解决当下,即最基本的温饱之需。“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和胡西曹示顾贼曹》)但即便如此,他并没有因为忙碌和窘迫而遗忘,并没有扔下最大的不安。
他的尊严并没有被压抑,更没有在生命的角落里沉睡。它每一次醒来,都准备萌发和长大。任何一个人,只要不能将尊严的种子闷死在心房里,或让它沉沉睡去,“麻烦”也就来了。尊严是人与庸俗世界发生冲突的总根源。当然这种冲突是有代价的,我们在经验里知道,人一定要为尊严付出代价。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无论这个代价有多么大,强大的尊严最后还是要驱使他向前,去完成一个任务。这一点对于每个人来说,往往都是很致命的。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句话被后人强调得太多,所以也就放大了。因为这句话说得那么坚毅、解气,算是掷地有声。我们后来人在陶渊明这次痛快的发泄面前,会有同样的快感。但是我们却忘记了,一个人做出如此酣畅淋漓、斩钉截铁的社会宣示,背后肯定隐藏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他一定长时间竭尽全力,用生命一点点构筑起强大的底部支撑力,最后才完成了这个具有经典意义的转身。
陶渊明经历了许多曲折,二十九岁踏上仕途,时间很短便返回,然后再接再厉尝试到中年。这种经历前后重复了四次,显现出曲折和蜿蜒的痕迹。最后一次的末尾才有那句痛快的宣示,但下半句的“向乡里小儿”常常被人省略了。人们说的最多的只是前半句,因为这样讲就更简单更直观,更通俗好解也更有力。但是“向乡里小儿”该怎么解释?这里大概仍然不是指平民百姓,如果将这句话做前后统一观,可知这里的“乡里小儿”是指那些简陋粗鄙的人,是没有基本文明和道德水准的官场人物,比如当时来彭泽巡视的那位督邮。就为了“五斗米”与这些“小儿”为伍,太不值了。
陶渊明内心深处有知识分子的清高、细腻和洁净,他在文明和文化方面见过大世面,尽管忙碌在日常生活中,纠缠周旋于那些粗鄙的功利主义者当中,但生命底色与素质与他们差异太大了。完整地理解那句宣示,弄清它的起因与后果,是非常重要的。在诗人的心中,必要拿来时时对比日常庸俗、繁琐纠缠的官场的,就是记忆中不能泯灭的那片灿烂的原野、那份流连其中的自由与舒畅了。他对大自然,对“丘山”的爱是源于骨子里的,这些既有儿时记忆,也有生命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的一些元素。只要这些元素还在血液里流动,他羁绊于官场就永远不会安宁,永远要被一个自由的声音隐隐地呼唤,最后也必定要迎着这声音走去,走向自己的远方。
(编辑/李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