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字与殷商国号考

2018-05-14 14:27彭家琦
课外语文·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国号分野殷商

彭家琦

【摘要】“商”字的字形所描绘的是殷人祭祀商星的形象,殷人通过观察商星的运行来判断用火活动的时间是否适宜。由于商星在殷人生活中的这种重要作用,使得殷人主祀商星,并以名其部族,继以名其国邑及朝代,而商星也在“分野”文化中,始终充当着对应殷人国土的星宿。

【关键词】字形;殷商;国号;商星;分野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商字的本义与殷商国号

姚孝遂先生曾提到:“商字之本形、本义,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曾疑其象某种管乐之类,而苦无佐证。”据《甲骨文字诂林》,商在甲骨文中的字形有:    、       、       、        、       ,凡五种。《说文解字》:  ,从外知内也。从     ,章省声。

段玉裁注:“《汉律历志》云:‘商之为言章也,物成孰,可章度也。《白虎通·说商贾》云:‘商之为言章也。章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按,《粊誓》:‘我商赉女,徐仙民音‘章,此古音也。从外知内,了了章箸曰商。”

《说文解字》以及段玉裁注所分析者,属于商字的假借义,而商字最主要的字义,或者说其本义,正如罗振玉及王国维二先生所云,当为殷人的国号:

罗振玉:“史称盘庚以后,商改称殷,而徧搜卜辞,既不见殷字,又屡言入商。田游所至,曰往曰出,商独言入,可知文丁、帝乙之世,虽居河北,国尚号商。”

王国维:“其(罗)说是也,始以地名为国号,继以为有天下之号,其后确不常厥居,而王都所在,仍称天邑商,讫于失天下而不改。……且《周书·多士》云:‘肆予敢求爾于天邑商。是帝辛、武庚之居,犹称商也。”

然而,正如之前所提到的姚孝遂先生所言:“商字之本形、本义,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殷人为何会选用“商”字作为其国号?同样是众说纷纭。丁山先生认为:“商之为商,得名于商水。”王玉哲先生认为:“商字……代表他们所崇拜的鸟图腾……是商族用以称呼自己的祖名,后人就把商族居住之地,也名之为商了。”

此外,朱芳圃先生从天文的角度提出的解释比较令人信服:

朱芳圃:“按商,星名也。《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公羊传·昭公十七年》:‘大辰者何?大火也。何注:‘大火谓心星。字象    置      上,       ,物之按也,亦谓之堤,《淮南子·诠言训》:    ‘瓶瓯有堤,高注:‘堤,瓶瓯下安也。今俗谓之底座。盖商人祭祀时,设烛薪于     上,以象征大火之星,或增         ,象星形,意尤明显。又增       ,附加之形符也。考心宿三星为东方七宿之一,在房宿之东,尾宿之西,中有一等大星,其色极红,故谓之大火,商人主之,始以名其部族,继以名其国邑及朝代。”

朱芳圃先生从天文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解释:商星,又名大火、大辰、心星,是殷人崇拜奉祀之星。按照朱芳圃先生的启示,下面我们不妨进一步阐述一下殷人与商星的关系。

二、上古文明时代殷人与商星的关系

中国文明在经历了“绝地天通”这一重大变革之后,开始摆脱原始蒙昧,逐渐进入以神为本的神权时代,此一变革,一方面使得“通天之术”成为巫觋所垄断的神秘之学,而巫觋作为精神信仰的领袖以及天地神灵的代言人,也逐渐成为国家的统治者;另一方面,也使“天文之学”拥有了一个专业正规的研究团体和生存环境。《易经·贲卦》云:“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身兼巫觋的君王所掌握的“通天之术”,包括星占历算、祭祀仪轨、医药方技等知识系统。而其中作为天文之学的星占历算对于上古时代的农业生产,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据《周礼·冯相氏》:“冯相氏掌十有二岁、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有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会天位。冬夏致日,春秋致月,以辨四时之叙。” “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岛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以十有二岁之相,观天下之妖祥。”

通过这些传世文献中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上古时代的天文观测大致有两个目的:一是“辨四时之叙”,一是“辨九州岛之地”。这就牵扯到农业节气与天文星象的关系,以及所谓“分野”制度的产生。针对这两点,我们不妨分别予以分析。

(一)商星与“分野”

前文所引朱芳圃先生的阐述中提到,《左传·襄公九年》:“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事实上,相关的记载在传世典籍中还有很多。例如《左传·昭公元年》:“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杜预注:“辰,大火也。”)又如《国语·晋语四》:“吾闻晋之始封也,岁在大火,阏伯之星也,实纪商人。”

此外,还有一则所谓“荧惑徙舍”记载值得参考:

宋景公之时,荧惑在心,公惧,召子韦而问焉,曰:“荧惑在心,何也?”子韦曰:“荧惑者,天罚也;心者,宋之分野也;祸当于君。虽然,可移于宰相。”公曰:“宰相所与治国家也,而移死焉,不祥。”子韦曰:“可移于民。”公曰:“民死,寡人将谁为君乎?宁独死。”子韦曰:“可移于岁。”公曰:“岁害则民饥,民饥必死。为人君而杀其民以自活也,其谁以我为君乎?是寡人之命固尽已,子无复言矣。”子韦还走,北面载拜曰:“臣敢贺君。天之处高而听卑。君有至德之言三,天必三赏君。今夕荧惑其徙三舍,君延年二十一岁。”公曰:“子何以知之?”对曰:“有三善言,必有三赏。荧惑有三徙舍,舍行七星,星一徙当一年,三七二十一,臣故曰君延年二十一岁矣。臣请伏于陛下以伺候之。荧惑不徙,臣请死。”公曰:“可。”是夕荧惑果徙三舍。(《吕氏春秋·制乐》)

此事,又见于《淮南子·道应》《新序·杂事》《史记·宋世家》等。这段记载再一次提到了“心者,宋之分野也”,此外,文中提到的子韦,《汉书·艺文志》“阴阳家”类著录:“《宋司星子韦》三篇。(景公之史)”《史记·天官书》称:“昔之传天数者……于宋子韦。”宋国是殷人后裔微子所建,由此进而可以推想当年殷商天文之学的些许端倪。

关于殷人的居住地与商星之间的对应关系,胡绳先生在《中国天文考古学》一书中指出:“高辛氏的长子阏伯和次子实沈,分别定居在商丘和大夏之后,大火星和参星就成为殷人和晋人的主祀之星了,参星实沈配于晋而称晋星,大火阏伯配于商而称商星,这大概就是二十八宿分野体系的起源……宋为殷代遗民,宋、晋分别配以心宿和参宿,这是最早的既定配合。以此为基点,正可以将二十八舍方位与列国方位完好地对应起来,因而也最切实际。”诚如胡绳先生所言,我们检查传世典籍中,关于“分野”的记载,如《史记·天官书》《淮南子·天文训》《汉书·地理志》《周礼·保章氏》郑玄注等,尽管各家记载存在差异,但是在心宿(即商星)作为宋的分野这一点上,各家记载却是一致的。

商星与殷人所生活的国土之间的对应关系,由来已久,源远流长。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殷人崇奉商星的一个佐证。

(二)商星与殷商文明

前文所引朱芳圃先生的阐述中提到:“盖商人祭祀时,设烛薪于        上,以象征大火之星,或增          ,象星形,意尤明顯。又增        ,附加之形符也。考心宿三星为东方七宿之一,在房宿之东,尾宿之西,中有一等大星,其色极红,故谓之大火,商人主之,始以名其部族,继以名其国邑及朝代。”胡绳先生在《中国天文考古学》一书中也指出:“商人主祀大火星的事实已经很清楚,这不仅因为文献提供了明确的证据,而且殷卜辞也显示了这方面的真实记录。”

那么,商人为什么要崇奉商星呢?我们在《周礼》和《左传》中找到两则记载:

《周礼·司爟》:“司爟掌行火之政令,四时变国火,以救时疾。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注》曰:“郑司农云:‘以三月本时昏,心星见于辰上,使民出火。九月本黄昏,心星伏在戍上,使民内火。故《春秋传》曰:以出内火。”《左传·昭公六年》:“士文伯曰:‘火见,郑其火乎!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藏争辟焉。火如象之,不火何为?”《正义》曰:“火星未出,不得用火。”

在上古时代的观念中,人们将大火星与现实中的火对应联想,究其原因,除了朱芳圃先生提到的大火星为“一等大星,其色极红”,这一特征与现实中的火相似之外,更重要的是,大火星的运行规律在当时农业生产工作中所起到的重要意义。胡绳先生这样解释道:“原始农业以焚田为生产工作的第一步,这个时间一定要有准确的把握……古人通过长期的观象授时活动发现,这个时间确定在心宿二昏见于东方的时候最为适宜,而心宿二恰巧为一颗红色的一等亮星,它的颜色与焚田的烈火又如此契合,这很可能成为古人最初将心宿二名为大火星的两个根本原因。”胡绳先生指出,在“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代,商星的运行规律恰可用来判断焚田开垦的日期,这一点有些类似后世关于布谷鸟的故事。不过,细读之前引述的《周礼·司爟》和《左传·昭公六年》两段文献,在上古时代,大火星(即商星)似乎是作为一切用火活动是否适宜的时间标志,而并不仅仅是焚田。

至此,我们可以了解到,商星这颗火红的亮星,其视觉特征及运行规律,是殷人判断生活中用火活动是否适宜的时间参照。正是由于商星的此一重要作用,使得殷人将其作为主祀崇拜的对象,用以命名本族部落,进而沿用以为国号,以至国土分野。

三、结语

“商”字的字形所描绘的,是殷人祭祀商星的形象,因为殷人通过观测商星的运行位置来判断用火活动的时间是否适宜。正是由于商星在殷人生活中的这种重要作用,使得殷人主祀商星,并用之以名其部族,继以名其国邑及朝代,而商星也在“分野”文化中,始终充当着对应殷人国土的星宿。

参考文献

[1]于省吾.姚孝遂按语编撰(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6.

[2]许慎.说文解字注[M].段玉裁,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3]吕不韦.吕氏春秋[M].高诱,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胡绳.中国天文考古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6]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校点.国语[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8]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编辑:张晓婧)

猜你喜欢
国号分野殷商
殷商编铙的类型学与双音性能研究
招标投标法与政府采购法的分野与整合研究
殷商鸮形器及鸮形纹饰探析
传统天文分野说中的世界图景与政治涵义
山川定界:傳統天文分野説地理系統之革新*
殷商古城青铜器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契丹文字中辽代双国号解读的历程
潜龙师对解读契丹文字辽代国号的学术贡献
阮福映请赐“南越”国号之事考论
先秦语言哲学的流派分野与共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