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究

2018-05-14 08:59韦松林曾皓玲彭璐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7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创新教学

韦松林 曾皓玲 彭璐

摘要 景观设计是城乡规划、园林专业设计类教学中的一门专业课程。为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创新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探索了人才培养目标下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的创新途径及有效方法,以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 景观设计;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8)17-0232-02

Abstract Landscape design is a major course in the teaching of urban planning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desig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eaching model of landscape design curriculum was innovated,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alization of talentcultivating goal. Combined with many years of teaching experience, we explored the innovation paths of landscape design courses teaching,so as to bring some helps for other teachers.

Key words Landscape design; Teaching; Innovation

自教育部公布并执行《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以来,风景园林学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另外,为配合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颁布,“城市规划”改名为“城乡规划”并被提升为一级学科。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作为农科类高等院校,2004年开始在园林专业及城市规划专业开设景观设计相关课程(原课程名为城市景观设计,后根据社会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扩展,改名为景观设计),经过10多年的发展,随着2011年高等教育学科的调整,景观设计课程已成为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园林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以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考核方式与教学评价等方面,探索了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教学创新途径及有效方法。

1 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

1.1 课程定位

课程的合理定位是建立在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充分理解与认识上的。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园林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对接社会需求,契合“美丽中国”的理念,着力于培养有道德、负责任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专业人才的培养涉及素质目标与能力目标,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景观设计课程设置在大学三年级,是专业素质与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环节。专业素质[1]主要是指面对各类专业问题能够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是课程教学的核心;专业能力是指掌握各类景观设计工作中的理论方法及实践手段,是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涉及近年来景观设计领域中的主要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景观设计课程是在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生态、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融合背景下形成的,理论体系多元而开放。其次,景观设计以人居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不同的尺度、生态、社会、文化背景使得景观设计实践内容充满了挑战性。另外,景观设计课程离不开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等能力的培养。由此,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为后续规划设计类课程奠定了基础,属于专业平台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1.2 教学目标

该课程以中外传统景观艺术为切入点,研讨传统景观设计理念与技法及其发展历程,引出现代景观设计基本理论方法与一般过程。课程注重景观设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锻炼,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景观设计的基本原理及一般手法,对后续专业课程做好铺垫。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实现“一理顺、一突破、一成长”:通过讲解理顺专业理论,使学生了解城乡规划或风景园林学科的研究内容及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设计规范、设计原则、设计步骤等;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环节突破专业能力瓶颈,使学生熟练运用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手法与规范;通过师生共同研习经典案例促進专业素质成长,让学生能够分析设计作品的理论支撑、核心理念并评价优劣,并借鉴运用到设计实践中,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2 目前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教材与教学内容

一般认为,课程教学应紧紧围绕教材展开。高等教育中教材的选用与基础教育完全不同,教师可以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自行选择,自由度较高。但是,由于大多数高等院校的考核制度设计使得绝大部分教师对于教材建设不够重视,不少课程教材的内容滞后于学科发展。另外,教材各章节内容通常由不同的教师承担撰写任务,合稿过程中知识点重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在设计类课程教材中尤为多见。众所周知,教材决定了课程教学的主干内容,如何合理使用教材成为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首要任务,促进教师积极参与教材建设成为课程教学延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2.2 学时与教学安排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城乡规划专业、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侧重于“应用型”,在教学体系的综合考量中,强调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的融合度,注重专业基础训练。这2个专业根据社会需求、服务社会发展设计并组织教育教学[2-4]。专业基础决定专业技能的提升与发展,而应用型专业基础的训练是需要时间作为保障的。根据国家政策及指导性文件,在2008年、2013年和2016年对全校的人才培养结构及课程体系做出了较大调整,专业最低学分要求及课程学时数削减了15%左右(在不同学科及专业上存在差异),城乡规划专业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学时数削减近25%,这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凝练及教学安排的精细设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3 设施与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需要必要的场地及设备支持。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招生规模在2003年以后逐渐扩大,2014年以后在校生人数稳定在2万左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08年通过全国教学水平评估,取得较好评价,整体来看教学场地及设备是符合办学要求的,但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此外,传统设计类课程(如城市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等)在教学中,实践教学主要强调绘图技能,“绘图桌+图板+丁字尺”的标准配置使教学大多仅能依靠教师帶学生,也就是所谓“师傅带徒弟”的模式。目前,景观设计学科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倒逼课程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教学中都应尝试更加多元的方法与手段,这给仅依赖制图室的实践教学带来极大的冲击。

2.4 学情与教学经验

当代大学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目前大部分学生都在使用图书馆、百度百科、专业网站及手机APP等渠道或方法获得专业信息(图1),但长时间的学习经历使学生习惯于接受信息,缺乏思辨能力,对于信息筛选加工的能力有待提高。其次,当今时代是创新创业的时代,大多数高等院校围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设立了鼓励机制,学生兴趣爱好广泛,创新创业欲望较强,但往往急功近利,对创新创业中“破”与“立”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刻认识。第三,课程开设在大三,大部分学生年满20岁,但多年的校园生活中鲜有经历真正的挫折,自信与自负并存,模糊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比较容易在困难面前选择逃避。最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属于本科二类招生,学生在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上或多或少会存在不足,部分学生不注重知识点的记忆与理解,个别学生排斥绘图训练,部分学生沉迷于游戏自控力较弱,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素质能力提升。另外,课程任课教师熟悉学科基础知识,能自觉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保持对专业发展的敏锐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还可将实践经验可引入教学中。但学生在课程教学中呈现的诸多问题不是仅凭教师的专业教学经验就可以完全解决的,这需要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更为细致的工作。

3 教学创新途径探索

景观设计课程与原有园林艺术与设计原理、园林规划设计及城市绿地规划设计等课程联系紧密,课程内容涉及景观的概念及发展历程、景观设计基础理论及各类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等,为今后学习各类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该课程以帮助学生建立景观设计思路为主要目标,注重景观设计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实践训练,最终使学生能够具备完成相应工作内容的能力。

3.1 完善教学内容,保持适度弹性

3.1.1 教材为主,注重拓展。

教师从学科知识的深度与广度2个方面考虑,结合课程教学目标与要求选用具有代表性的教材。课程教学以教材为主体内容,适当补充当前社会的热点、亮点或者新理论、新方法,如在现时教学中增加了“乡村景观及环境提升计划”“低影响开发与海绵城市”“湿地景观营建”等内容,加强课程教学内容的横向拓展,展现课程教学的时代性。另外,加强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及学术合作,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理论水平,从建筑学、城市学、生态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丰富课程教学的知识维度,都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3.1.2 环环相扣,重视实践。

教师在授课时,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抓好教学的各个环节。在课堂理论教学中,做到知识框架条理清晰,教学内容开放多元[5-6],教学中通过巧妙设定问题,引导学生课外拓展阅读[7]。另外,课程渗入中外经典案例分析与讨论,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形成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展开验证性、设计性实验的助力,促进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并运用景观设计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阅读的材料及经典案例的选择应与社会需求联系紧密,保持适度弹性。

3.1.3 重点难点,把握延展。

该课程教学的重点为“景观设计基本发展脉络”“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景观设计要素”及“各类景观设计的原则与方法”等。教学过程中坚持重点要“讲透、练够”,做到课程教学中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对于难点,如“景观设计的发展动力”“环境分析新思路”等景观设计课程纵深发展的内容,教学中注重启发和引导,不设定僵硬的评价标准,正确评价学习成效,努力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

3.2 调整教学方法,促进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8],堂上课外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很难形成专业讨论氛围,部分学生听课出现“堂上听一半、堂下全忘光”“听的不会用,用的全不懂”的恶性循环,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淡漠。因此,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加强教学互动,抓好堂上与课外是课程教学成效提升的重要手段。

首先,在课程总学时削减的情况下,着力于提高课外学习的成效。利用学校提供的校园网及外网资源展开网络教学,指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并通过设置多样的教学活动(如“网络小测试”“热点大家谈”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尽量保障课外学习质量。

其次,做好开课前对学生基本情况的调查,认真分析学生的背景及特点,课程教学中巧妙设计专业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参考文献,练习撰写读书笔记和文献总结报告,并开展景观设计实践。这些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运用能在拓展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三,课程教学中始终强调创新能力的培养[9],引导学生认识理解景观设计中的创新不是凭空的跳跃,更应当是问题导向下的继承与发展,“大破大立”的思考中并不排斥对基础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完善。笔者认为学生浓烈的创新欲望应通过课程教学找到其根本及方向。

最后,课程教学中设计了多个小组合作完成的环节,由学生自由组成5~8人的工作小组,不同成员分工合作,从制定工作计划、分配任务开始,共同实现工作目标。整个过程组员之间有碰撞、有互助,频繁讨论,相互启发,这些互动都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和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协作与交流沟通能力等。

3.3 改革考核方式,看重能力提升

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尝试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手段和方法,采用多元评价体系,结合课堂提问、学习态度、出勤率及实践教学成果综合评价学生成绩。其中,景观设计实践成果注重过程评价,通过每个环节完成过程中阶段性成果的情况来評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在理论学习和设计实践中有创新的学生给予特别鼓励,从而较为全面地综合评价学生专业素质与能力的提升情况。

景观设计课程的主要考核方式包括:①出勤率及课堂表现(包含堂上讨论、总结)。出勤率及课堂表现可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

②实践教学成果。实践教学成果包括调研分析、设计说明、图件展示等。开展实践教学有以下目的:

第一,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认知与理解;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参与调查研究,形成读书笔记及相关调研报告,让学生熟悉景观设计的主要理论与方法。第二,着力培养学生的场地分析与规划设计能力,完成某类型景观设计构想,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景观设计的基本思路及一般手法。③小测试。小测试成绩可反映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课程综合成绩评定包含:①课堂表现及课外拓展,占10%;②实践教学成果,占70%;③小测试,占20%。

4 结语

景观设计课程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开设多年,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完善,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价以及督导评讲等多种方式对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目的的实现进行了反馈。从评价意见来看,课堂教学互动良好,教学指导过程执行度高,教学评价优良。从课程教学效果来看,课程开设时段,学生正处于专业学习转换的重要阶段,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专业素质与能力上均达到不同程度的提升。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笔者本着对学生“多鼓励、严要求”的教学态度,一直坚持着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景观设计课程的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另外,笔者在参与多方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及相关教育培训中,发现教学方法及手段在不断发展,也正在尝试展开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可促进该课程教学创新途径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 尹后庆.新质量时代的教育价值追求[J].教育与装备研究, 2017(4): 3-8.

[2] 章跃.关于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思考[J].江苏高教, 2009(2): 92-94.

[3] 程建芳.借鉴国外经验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实践教学[J].中国高教研究, 2007(8): 54-55.

[4] 鲍洁,梁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08(5): 47-50.

[5] 陈晓琳,王平祥.创新人才培养有效途径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 2008(4): 36-38.

[6] 王菁.景观设计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0(16): 87-88.

[7] 张小溪.景观设计课程的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方法探索[J].艺术教育, 2018(6): 79-80.

[8] 陈溯宁.高校景观设计教学的思路探索[J].魅力中国, 2017 (5): 149,127.

[9] 唐卉.新能力培养的景观设计课程实践教学思路[J].美术教育研究, 2018(6): 72-73.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创新教学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