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天凤
元竹镇地处黄桥老区,人多地少,工業基础薄弱,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导致剩余劳力多,从而使我镇成为一个农村劳务输出大镇,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我镇中小学在校学生2100名,留守儿童就达到820名,占全镇中小学学生数的39%。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健康成长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因此,社区教育中心如何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介入“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创新教育模式问题,已成为目前刻不容缓的重要课题。
我镇留守儿童教育的现状
安全得不到保障。留守儿童因父母监管缺失产生的安全问题大致为:一是得不到亲情照顾产生的安全问题;二是受到他人的人身侵害;三是自己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问题。
心理得不到健康发展。众多学者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严重,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的自信心、人际交往、学习适应、社交等方面都会造成影响,致使不少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自闭、孤僻敏感、难于沟通。
学业水平得不到提高。父母外出对孩子的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是学习心理问题;二是学习监管、辅导缺失问题。由于监管缺失造成留守儿童隔代抚养,老人没有能力关注儿童学习,或者由于家务繁忙没有精力顾及儿童学习问题。这种情况下,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厌学情绪日趋严重。严重者发展到经常旷课、逃学。
品行得不到及时纠偏。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留守儿童品行方面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为:一是抚养人或监护人对留守儿童普遍采取溺爱型教育造成他们道德情感缺失;二是由于抚养人或监护人精力有限、无暇顾及、放任自流造成失范性行为产生;三是在亲子教育缺失的情况下,留守儿童缺乏必要的自觉性和自律性,道德意识薄弱,有的出现失范性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介入留守儿童教育是社区教育的民心工程
破解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难题,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都必须共同努力、通力合作、相互配合。在这方面,社区教育中心责无旁贷。社区教育中心可以凭借其服务对象广、联系部门多、教育模式活等优势,有效介入留守儿童教育的阵营,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弥补作用,有作为地联合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村委会以及学校,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共同寻求新途径、新方法,确保“留守儿童”留而不乱,留而得乐、留而好学、留而有德。
“十三五”期间,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创建学习型社区。学习型社区要求人人树立起“学习是生存和发展的第一需要”理念,切实营造“人人是学员,处处是学校,时时能学习”的教育环境。学习型社区是一个全面开放的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具有弹性和灵活性,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学习形式、学习内容、学习媒体、学习场所、学习时间。将留守儿童教育纳入学习型社区的创建活动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社区教育介入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
建立“留守儿童家长学校”,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合理利用放长假的时间,及时动员家长(包括代理家长)参加社区“留守儿童家长学校”的教育知识培训,引导他们自觉履行留守儿童教育义务,关心留守儿童的精神、心理情感、生活需求,增强留守儿童家长的教育意识、教育能力、示范作用。“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要具备教育引导孩子的各种能力,要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让孩子在一种良好品德氛围中健康成长。
成立互助小组,促进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按自然村(居)为单位,成立假日“读书中心户”,吸纳留守儿童参与其中,并与其他青少年组成互助小组,先进的帮后进的,年长的带年幼的。同时,社区教育中心在每个“读书中心户”(即互助小组)落实一至两名教师(或志愿者)组织管理、辅导引领、答疑解难。社区和学校定期给每个中心户输送一定数量的青少年读物,让孩子们常读常新,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净化社会环境,构建正规服务架构。动员社区各界,进一步落实有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自觉履行《未成年人保护法》,落实政府应担负的责任,发挥农村社区村(居)的作用,动员社区资源(如社区内娱乐场所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禁止开设色情、赌博网吧,警务人员协助进行管理,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共同提供照顾等)为留守儿童提供优质服务。
为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社区教育中心必须整合教育资源,依托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围绕“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区做好公民”主题,大力开展青少年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科学教育。在所有村(居)成立校外教育辅导站,让“留守儿童”得到帮助和关爱。聘请公安、政法人员举行交通安全知识、法制知识讲座。联合企业,组建适应留守儿童需求的劳动实践基地,培养留守儿童动手操作能力,体验劳动过程的艰辛,锻炼留守儿童的意志品质。
(江苏省泰兴市元竹镇社区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