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情境的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2018-05-14 09:44王建刚
华人时刊·校长 2018年12期
关键词:磁体磁极物理

王建刚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物理课程应贴近学生,符合学生认知特点,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物理现象,揭示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究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但在现行的考试指挥棒影响下,很多学校把抓学生考试分数,放到突出的位置。为此,有些教师在新课教学过程中,只机械地进行照本宣科,接下来进行大量的进行训练,教学过程中,不关注生活、联系实践,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少情感的体验,长此以往下去,学生逐渐失去物理学习的兴趣,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大大降低,这也不符合新课程理念。我认为:根据物理学科特点和新课程的理念,物理教学中,利用主题情境组织教学,让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物理中处处有生活,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能力,从而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下面就来谈谈我的实践研究。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知识的建构是建立在过程基础上,必须让学生从生活经验中进行归纳、总结、推理行之有效。为此,教师在课堂活动的设计中,必须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感性出发,积累一些生动、真实的情景,从而与物理知识相结合,在新课过程中,创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发现规律,这是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过程,是学生思维的一次跳跃。只有合理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学生才能更自主地从生活走向物理,才能更加以饱满的热情走进物理课堂学习中。

案例1:如在《磁体 磁场》中,我先给学生放了一个视频,视频内容如下:播放自己儿子小时候在生活体验馆里面,拿着玩具钓鱼杆,杆子最前端的线放到水中后,过一会儿就掉到了很多“鱼”。视频播放后,教师提问:通过们,你们知道这个活动中,谁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生回答:磁体。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引入本节课学习的课题。这个钓鱼的情境,很多同学小时候也亲历过,但小时候玩的时候觉得很有趣,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在生活经验中,不断地学习和总结,从中了解到磁体,利用磁体能够钓“鱼”,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将学生从生活带入物理学习中,学生倍感亲切、自然。

利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实现探究过程生活化

生活情境通常是指教师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进行选择生活例子,有效运用在探究课题中,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进行自主探究。合理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解决問题,在解决问题后,又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对知识得到重新发展和生成;通过生活化探究,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互动,品尝到探究的乐趣,情感和价值观得到升华;通过生活化探究,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法得到有效地融合,学法进一步内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案例2:在《磁体 磁场》教学中,引入课题后,创设情境:我爸爸有一次不小心从井里打水时,将一块上海牌手表掉进井里了,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手表是很珍贵的东西,在这样的情况下,又不能跳入水底,将手表摸上来。提问学生:我们有什么办法将手表捞上来?学生答:用磁体。教师提问:为什么用磁体呢?学生答:磁体能够吸引铁,我小时候玩过。教师提问:磁铁除了能够吸引铁,还能吸引其他物质吗?磁体还有哪些基本性质呢?你们知道吗?学生的回答都不够自信。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跟学生说让我们来通过实验探究吧!学生积极性高,兴趣浓。接下来教师介绍准备好的器材:磁体(2只)、铜钥匙、铁块、铝块、硬币、一盒大头针。放手让学生体验,在探究来认识磁体,最后派学生代表进行发言交流,互动得出规律。学生通过体验,现象如下:(1)磁体能吸引铁,不能吸引铜和铝。(2)磁体每个部位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是不一样的,两头多,中间不能吸引大头针。(3)磁极之间有作用。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得到磁性、磁极、磁极间的作用规律。磁体在生活中比较常见,教师再把生活中的事例拿到课堂上继续让学生来体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生活中经验知识得到内化和生成。

学生了解到磁性、磁性、磁极、磁极间的作用规律后,教师创设情境: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将一根条形磁铁摔成两半。提问:断的磁体还有两个磁极吗?请学生代表来演示探究,现象如下:(1)断的磁体两端能够吸引硬币。(2)断的磁体中央不能吸引硬币。(3)将断的合起来,中间不能吸引硬币。(4)两只断的磁体磁极靠近时,现象是:吸引或排斥。学生交流得到:断的磁体仍有两个磁极,磁体中央无磁性。利用摔断的磁体,一个很好的生活案例,将学生进一步深入探究,得出规律。从活动中,加深了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内化,新的问题得到解决和生成。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从物理走向社会”

学生对物理的新课学习后,认知水平达到一定的高度,但这并不能达到新课程的目标,这个过程是从实践到理论知识建构的过程,此时,还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通过现实生活,让学生再去实践、体验、发现规律,达到知识的再生成,这样促进课堂教学,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有效地联系物理知识,知识重新达到建构,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物理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案例3:在《磁体 磁场》教学中,在用铁屑探究磁体周围的磁场后,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归纳得出磁感线后,课堂时间也到了。此时,教师提出爱因斯坦小时候的疑问:当我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小孩时,父亲给我一个罗盘,我觉得十分好奇,这只指南针不和任何物体接触,竟然始终地指向南北。我现在还记得:当时我萌发了一个深刻而持久的印象,这事情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原理。在新课结束的时候,虽然课止,但探究问题的脚步没有停止,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到生活中继续研究问题,使得活动具有延展性,能将物理有效的引入到课外生活,提升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有利于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理念,善于利用主题情境有效地进行生活化物理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思考、体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在主题情境物理学习中也获得了情感体验,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这样也促进了物理课堂有效生成,课堂的有效性也大大提高。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磁体磁极物理
留言板
地球磁极“翻跟头”
地球的旋转
磁悬浮列车为什么能悬浮起来?
物理必修1、必修2第一轮复习检测题
野外徒步旅行的导航仪
巧用环形磁体“演示”牛顿的抛体运动图
你答的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