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冬艳
部编教材中新增了“综合性学习”这一部分内容。那么,对于这部分内容,应该怎样进行教学?怎样利用这部分内容,切实提高初中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一年的摸索实践中,我找到了一些“综合性学习”的打开方式。
合作探究:《有朋自远方来》
对于这个七年级上册的第一个综合性学习,我的教学重点放在“交友之道”上。先以教材为依托,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利用工具书《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理解教材上的两个故事《伯牙绝弦》和《割席断交》的字面意思,并且学生要求能以讲故事的方式讲述给同学听。然后要求学生在家利用网络查找类似的故事,并思考其中蕴含了什么“交友之道”。最后,在课堂展示时,适时地纠正、点拨,让学生明白所谓“友”应该是志同道合的,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的,能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人。不管是对于刚刚进入中学、“三观”正在逐渐形成的初一新生,还是对于将来总有一天要离开校园、踏上社会的学生,这个认知,对他们一生的交友都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调查研究:《少年正是读书时》
教材上的“个人阅读状况调查问卷”旨在让学生准确了解自身的阅读状况:阅读时间、阅读量、阅读目的、阅读能力、阅读爱好、阅读习惯等等。而了解自身阅读状况的目的,是为了和组内同学对照的时候,发现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统计、讨论发现:对于初一学生,阅读时间和阅读量,相对是可以保证的;但是,学生的阅读爱好更多是倾向于趣味性阅读,而对于名家名作和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关注较少,且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甚至有部分学生,只是因为老师要求时才读课外书,个别学生连这一点都无法保证。
针对上述问题,学生们讨论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先分小组制定读书计划,并按照组员的能力要求对阅读难度和深度提出不同要求;然后每周安排时间交流阅读感受(如果老师没时间,学生可以利用课间自行交流)。对于完成任务的学生,可进行表扬和奖励;对于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应予以批评。
分享交流:《文学部落》
新學年开始,为了配合新教材的实施,学校给我们增加了一节阅读课,两周一次。这是学生们最期待的一节课,因为这是可以让他们完全自由展示的一节课。为了这节课,我们一般会提前布置学生阅读几篇佳作,选择范围是译林出版社的《新语文读本》。这套读本经江苏省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委员会2017年评议通过,它紧密配合教材,精选名家名篇,可以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量。尤其是七年级上册的第五单元《人生之舟》,每篇都得到了学生的肯定:《拨动心弦的微笑》告诉我们要用微笑友善地对待世界,《甘草人生》告诉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学会坚韧和忍耐,在《生命赋》中我们看到了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生命的声音》中我们听到了相互支撑相互扶持的生命美好,在《沙枣》中我们了解了质朴、顽强、吃苦耐劳等可贵品质。
所以,《文学部落》这个七年级上册最后一个“综合性学习”,不是等到这本教材快要用完的时候才教授的,而是应该贯穿在整个七年级,甚至是整个初中学段。
文学熏陶:《天下国家》
随着《最后一课》《土地的誓言》的学习,自然而然引出一个话题——“爱国”。每个人对自己国家的热爱,都是近乎本能,所以,在面对《天下国家》这个综合性学习,每个学生都变得简单而热烈。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岳飞的《满江红》、陆游的《示儿》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和《春望》、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不同的朝代,不同的作家,相同的是一片拳拳爱国之心。
随着简单、热烈的朗诵声,学生们的爱国之情也随之高涨。这不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吗?
寻求外援:《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为了这次综合性学习,我事先设计了“《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单”,要求学生利用双休日为父母或长辈做一件事,并在活动单上写一写事情的过程以及自己的感受,并邀请家长写写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在家长群中引发了热议,许多家长表示对于这次活动非常支持和感谢,因为他们从孩子的一个个小小举动中体会到了孩子的贴心、懂事,感到高兴和欣慰。
“走出”校园:《我的语文生活》
对联因其自身特点而成为活的文化遗产,现在还普遍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所以,让学生走出校园,“寻找最美对联”,可以品味汉字的奥妙,体悟传统文化的魅力,获得美的熏陶,相信他们的“语文生活”将会更加丰富多彩。在展示课上,我发现学生真是有着无限的探索精神:他们找到了与我们这个江南小城息息相关的“最美对联”。
一个学年,两本教材,六个综合性学习,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教给学生关于交友、读书、交流、爱国、孝敬、寻美,不仅着意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同时,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江苏省太仓市陆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