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现状与对策

2018-05-14 17:05丁一朱文韬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3期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现状对策

丁一 朱文韬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同时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到相关农业信息化问题,农业信息化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回顾过去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整合农业信息平台、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之中,而农村信息化也作为关键环节成为组成社会主义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的一部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农村信息化。安徽省作为国家的一个典型农业大省,为国家提供大量的粮食储备,满足出口需求,从地理位置来看,安徽省处于华东地区,作为华东地区甚至全国的一个典型性地区,农业信息化对安徽省未来的农业发展及未来安徽省定位的转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服务在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取得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安徽省各级农业部门对农业信息化的高度重视,政府相关部门积极了解农民出现的问题及可能存在的困难,并快速帮助其解决,使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在提高农业地位的同时促进农村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

2 安徽省农业信息化现状

2.1    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

安徽省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首要任务就是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故安徽省始终致力于不断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在2016年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年安排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5285.9亿元,占全部投资的20%。同时安徽省已经搭建起了高覆盖率及性能先进和功能完善的农村信息传输网络体系,基本解决了农村信息服务的问题。

2.2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比较完善

截至目前,安徽省新建省、市、县三级农业部门信息服务机构达189个,这不仅仅建设了乡镇的农业信息服务站,还以村为单位建立了20%的信息服务点,农业信息化服务不仅仅面向集体,更致力于为种养大户提供网络销售渠道,尽可能避免滞销现象的发生。“一网主,五网辅,五新媒及百网代管”成为了安徽省主要的信息技术服务格局。考虑到安徽省还有大量农民对网络信息技术掌握不够熟练,所以安徽省也开通了农业咨询热线,例如“农技110”、“农民万事通12316”等,通过这些举措,安徽省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基本完善,社会经济效益也得到显著提高。

2.3    农业信息化服务成效显著

我国农村现阶段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为农民提供免费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就是为了使农民及时了解各类农作物的需求情况及数量,同时,也使外界更直接的与农民联系,帮助其进行农作物销售,在增加农业订单后,经过科技培训、网络招商引资而使得农业经济效益得以显著提高。农业生产交易的转变,也预示着我国相关农村政策更快落实,农业技术快速推广,农民的生产将朝着科技化、科学化发展,其生活水平也将逐步提高。调查研究表明,農业“12316”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追捧,平均全省每天电话访问多达千次,在农忙季节,每日访问量可达3000多人次。自从我省农网建立以来,不仅仅满足了省内人们的需求,省外用户注册也多达30万人次,网站注册用户来自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便利了农作物的销售,为农民争取了更大的利润。

3    存在的问题

3.1    农村信息服务技术设施较差

安徽省近些年来虽然 “村村通电话,乡乡通网络”的目标基本完成,但是要想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生产生活需求,基础设施建设仍任重道远。但就农业信息网络来说,安徽省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比较慢,与实际情况仍有较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未按照各地区实际需求进行建设,地区设施建设不均衡等。安徽省属农业大省,农业信息化建设应充分考虑到安徽省农村范围较大,应以体系化呈现。最突出的问题还应归结于安徽省农村地区的信息化主流仍偏向于电话、电视、广播等,使用计算机进行网络销售的用户数量仍不可观。因此,在未来农业信息化技术推进应以计算机网络为中心,进一步加大网络投入,加强并完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3.2 缺少整合信息资源

从整体来看,我省农业部门并未进行统一的资源整合,更多的呈现为孤立的状态,各部门从部门性质出发,实行有利于部门发展的措施,却缺少宏观的统筹能力,使资源分散或重复,不利于农民获取有关信息,不利于农民增收。

3.3 缺乏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人才

实现农业信息化需要专业化人才。目前,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所需的专业服务人员自身素质还需提高。由于农村劳动力多为初中以下学历,而受过专业培训的技术服务人员仅达8%,而这8%的高素质人员大多选择进入城市或乡镇工作,再加上经费的严重匮乏,很难留住高素质人才,在未来的的农村信息化工作推动中,不仅仅应解决物质上的需求,更应解决人员配置上的补给。

4 安徽省农业信息化发展对策

4.1 政府发挥在农业也信息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农业信息化工作应紧紧围绕政府政策指导,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情况将发展规划趋向于科学化,同时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此外,还要加强政府的示范引导作用,并且依法管理信息化工作,使农业信息化建设不断走向规范化。

4.2 整合统一的农业信息资源平台

政府应注意信息资源的整合,避免各部门资源分开的现象,并与林业、气象、水利等部门资源结合共享,应建立高度统一的信息平台。要想达到此目的,在具体措施上要在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建立各种与农业相关的应用软件,其次推动信息服务建设标准化进程也是后期重要的任务,在数据库技术、信息分类编码、信息检索等方面逐步提高。最后,还要加快新一轮农业信息技术的开发,真正实现农民增收。

4.3 加强农业信息化队伍建设

农业信息化技术是否真正得以运用,关键在于信息化队伍的建设,只有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才能使农业信息技术得以高效运用,体系完善仅仅指的是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完善,同时也代表人才体系化的完善,政府与各级农业院校、科研机构应携起手来,专注于提高信息化人才队伍技术水平,加强其业务培训,建立考核机制,不断为其提供技术化支持。对于基层农技人员、特派员等,应定期组织业务培训。 发挥大学生村官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示范带头作用,保证每个乡镇都有至少一名农业技术顾问,真正形成由省到村,专业化、科学化、标准化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

[参考文献]

[1] 刘兴海.新农村建设中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对策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22(5):85-87.

[2] 黄英良,李娇娥.对安徽省农业信息化服务现状的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7):131-134.

猜你喜欢
农业信息化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