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宇 宫祥龙
[摘 要]在19到20世纪中国饱受侵略的年代,辛亥革命成功地推翻了无能的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统治,但由于被北洋军阀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仍然无法摆脱动乱的局面,在如此危机存亡之时,救亡与启蒙的双重之需下,先进的中国思想家们开始了对“中国何去何从”的积极探索,最终,三种思想成为主流,第一种是以北洋军阀、国民党为政治代表的大地主阶级,企图延续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道路;第二种是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为政治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坚持走和平的改良道路;第三种是以共产党为政治代表的工农阶级,主张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不同思潮代表着各异的阶级和利益诉求,在思想文化上对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各持己见。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传播道路上的论争应运而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近代中国;传播;论争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传播过程中的论争主要有三次,分别是“问题与主义”之争、关于社会主义之论争、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之论争,通过深入分析这三次论争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這一系列思想碰撞,横向比较和分析其阶段特征,进而全面性地总结这三次论争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如何更好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 “问题与主义”之争
“问题与主义”论争指的是中国“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与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思想理论上的一次重要论争。“五四”前夕,李大钊提出以发动社会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才是能让中国实现人民解放和民族独立的最佳途径,但这一主张遭到胡适等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的反对。1919年7月,胡适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劝说人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如何新奇,那种主义如何奥妙”,并嘲讽“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胡适反对人们谈论各种主义,实质上就是借此在批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宣扬改良主义,宣扬中国不需要经过革命就能够解决他所说的一个个问题。
胡适之所以认为资产阶级改良比社会主义革命更适合当时中国的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辛亥革命和军阀列强的剥削,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仍处于动荡的年代,多次战火的洗礼,中国人民的基本生活已经难以保障,经济发展更是停滞不前,更别说发展到一个新的境界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认为,社会革命必将再次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摧残,他们认为,中国再想要和平发展,想重新立足于世界,就必须走资本主义改良的道路,因为中国已经无法经受革命的洗礼了,于是,他提出了不需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针对胡适的观点,李大钊于1919年8月撰写《再论问题与主义》一文进行论争。他声明:“我是喜欢谈谈布尔扎维主义的”;“布尔扎维主义的流行,实在是世界文化上的一大变动。我们应该研究他,介绍他,把他的实象昭布在人类社会”。他指出:宣传理想的主义与研究实际的问题“是交相为用的”,“是并行不悖的”。一方面,研究问题必须有主义作指导。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多数人的共同运动,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准则,来引领大家,把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大家的能量,实现伟大理想 。另一方面,“一个社会主义者,为使他的主义在世界上发生一些影响,必须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想尽量应用于环绕着他的实境”。而“我们只要把这个那个的主义,拿来作工具,用以为实际的运动,他会因时、因所、因事的性质情形生一种适应环境的变化”。
这场“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一次中国需要不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不需要革命的论争。在这场论争中,李大钊和众多马克思主义支持者依据他们的认识水平,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需要,阐述了对中国社会进行一次彻底革命的必要性。这对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推动人们进一步探索如何改造中国社会起了积极的作用。
2 关于社会主义的论争
继“问题”与“主义”之争后,在马克思主义者和一些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间,还发生了一场关于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论争。1920年11月至1921年2月,地主买办阶级的知识分子代表梁启超、张东荪披着“社会主义者”的外衣来反对社会主义。他们先后在上海《时事新报》《改造》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反对社会主义。宣扬英国资产阶级哲学家罗素鼓吹的基尔特社会主义,反对暴力革命,认为中国将来可以经过发展协社(资本主义占支配地位的合作社)逐渐蜕变为社会主义。因此,不必从事工农运动,不必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主义不合中国国情。陈独秀、李大钊、李达、蔡和森等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了许多文章,对上述错误言论进行了论争。他们指出:在中国这样的半殖民地,面对各方势力的压迫,要想独立地发展资本主义是不可能的。要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唯一的出路就是实现社会主义。而要实现社会主义,就要走十月革命的道路,建立无产阶级的先进政党,通过暴力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他们对基尔特社会主义进行了批判,指出用“温情主义”的社会政策来“矫正”资本主义的弊病,只不过是一种改良主义的幻想。
这场论争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从本质上说,这是一次关于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实行社会革命还是实行社会改良和需要不需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论争。在这场论争中,先进的马克思主义者把握住了时代的潮流,深度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明确了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同无政府主义的论争
1920年至1921年,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早期共产主义者同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斗争。无政府主义者以社会主义学派自居,主张绝对自由,认为包括无产阶级专政在内的一切国家都是万恶之源,反对在中国建立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从1920年起,陈独秀、李达、毛泽东、周恩来等早期共产主义者在《新青年》《共产党》《先驱》等刊物上先后发表许多文章,同无政府主义者论战,指出:在阶级没有消灭之前,必须有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才失去其效用。不要国家,不要政权的无政府主义者是“有产阶级的好朋友”,是“有产阶级的恩人,无产阶级的敌人”。
通过这场论战,使许多知识分子和工人逐步划清了科学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界限,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
4 结语
论争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新途径,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深度,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品质。而论争对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重要影响,肯定了在中国需要马克思主义,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建立共产党和无产阶级专政,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同时也为如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奠定了思想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达.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J].新青年,1979(01).
[2] 李大钊.中国的社会主义与世界的资本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