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引导工商资本“上山下乡”

2018-05-14 17:05肖富义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7期
关键词:上山下乡乡村振兴

肖富义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工商资本发展提供了新内容新业态新动能。乡村振兴需要工商资本积极参与,以弥补乡村发展短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同时要构建工商资本进入、退出机制,引导规范工商资本行为,防止损害农民权益。

[关键词]工商资本;“上山下乡”;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3.9;F320 [文献标识码]A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工商资本创造无限商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下称《意见》)强调,“加快制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为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发出了积极信号。本文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探讨如何充分发挥工商资本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1 吸引工商资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中共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则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化。《意见》从全方位、多角度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部署,成为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为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提供发展机会和发展空间。

1.1 提供新内容

一是从总要求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与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相比,除了乡风文明保持不变外,其余四个方面做了重大调整,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二是从现代化建设内容看,在“农业现代化”基础上,增加“农村现代化”,赋予乡村发展新内容。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再次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将农业农村现代化放在国家现代化一个不可或缺组成部分的高度来看待。三是从城乡关系来看,由“城乡统筹”转向“城乡融合”,以全面发展来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体现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时代要求。这些内容的变化和调整,无疑对工商资本投资乡村振兴产生巨大吸引力。

1.2 提供新业态

一是“农业+”模式,如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服务等方面形成新业态。二是“生态+”模式,如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生态环境整治,发展绿色产业,培育“美丽经济”等方面有新作为。三是“民生+”模式,如农村公路、供水、供气、环保、物流、通讯、广播电视等民生建设方面有新空间。四是“文化+”模式,如保护和开发利用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民俗文化等方面有新机会。五是“生活+”模式,如发展都市农业、体验型农业、农村旅游、农村康养等方面有新发展。还有“治理+”模式等。这些领域存在无限商机,吸引工商资本参与乡村建设。

1.3 提供新动能

一是推进城乡融合。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城乡居民双向流动;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二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将工业技术成果运用到农业,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向高端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发展“互联网+”农业,推进农业向订单化、流程化方式转变;加强品牌建设,推进农业向市场化、品牌化方向迈进。通过信息化对接、工業化改造,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三是改革创新引领乡村发展。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乡村发展政策创新,吸引工商资本到乡村培育发展新动能。

目前,全国地方积极推动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农村创业创新工作,有的地方甚至将乡村振兴项目化,进行招商引资,让工商资本看到了投资方向和希望。

2 鼓励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中共十九大、2018年中央1号文件、《意见》描绘了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的宏伟蓝图,为工商资本提供发展商机,增强乡村发展活力。工商资本集约农村土地,让农民以土地作为资本,与工商资本结合,给农村农业农民带来的好处毋庸置疑。

2.1 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优化

当前农业发展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各地表现不尽相同,但“病根”都出在结构方面。坚持问题和市场导向,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优化供给侧结构,调整农业过剩产能,鼓励工商资本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培育新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内容。积极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积极培育农产品个性化定制服务、会展农业、创意农业等新业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2.2 弥补乡村发展要素短板

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可盘活农业农村资源,弥补“四化”同步发展中农业现代化短板。一是弥补资本短板。近年来,农业农村“融资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为工商资本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二是弥补技术、管理、人才短板。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人才“上山下乡”通道,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鼓励工商资本投身乡村建设。

2.3 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振兴乡村,重中之重是产业兴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鼓励工商资本加大投入力度,拓展产业链技术链。一是开展“三变”改革。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稳步推进“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试点工作,激活乡村“沉睡”的资产资源,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二是推动农业“接二连三”。以发展农村电商为抓手,通过信息流打通农业各个环节,促进互联网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三是促进“三变革”。通过发挥工商资本作用,多措并举加快农业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农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4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在现代化进程中乡村出现衰败是全球性难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重要表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尤其是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举措。这一战略的实施,更加促进城乡地位的平等、城乡要素的互动、城乡空间的融合。工商资本依托自身优势,投资现代农业,参与农村道路、医院、学校等建设,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3 规范工商资本行为

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在带来利好的同时也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如忽视农民利益、忽视社会和生态责任等,需要加以引导和规范。

3.1 确定工商资本行为边界

乡村振兴为工商资本提供发展条件、发展机会,但并非不设门槛随意就可以进入退出,其行为理应受到约束和限制。一是符合乡村振兴规划。在符合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科学制定乡村发展规划和产业规划,引导工商资本确定适当的经营内容和经营项目。二是明确投资方向和重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工商资本投资创业创新的重要领域。三是制定投资负面清单。明确限制禁止领域,坚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村稳定的底线,严控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让工商资本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投资、创业、发展。

3.2 加强党委政府监管

发挥好政府作用。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原则,做好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工作,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决策参谋、统筹协调、政策指导、推动落实、督导检查等职能,有序推进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工作。二是强化监管。主要体现在:有的经营者为了利益最大化,对租赁用地掠夺性、破坏性使用,需要政府严管,防止租赁用地破坏性使用;有的经营者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经营农业为名擅自改变用地性质,需要加强监管确保土地用途不改变。三是防止农村污染发生,监督农药化肥使用,垃圾、污水处理,保护乡村美丽宜居。

3.3 防止损害农民权益

一是保障农民自主权。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土地是否流转、流转多少、何时流转都要由农民自己决定。二是建立土地流转风险保障金制度。目的是防止工商企業主因经营不善导致无法履约损害群众利益,维护农民合法利益。三是注意矛盾纠纷调处。“上山下乡”的工商资本越多,相应矛盾纠纷也会增多,可建立由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村(社区)两委、承包者、经营者和律师(或相关法律人员)等组成的争议仲裁委员会,具体处理经营中发生的矛盾和问题。

3.4 构建工商资本进入、退出机制

据农业部曾经做过调查统计,有些地区工商资本“上山下乡”从事粮食生产的只有6%。需要建立常态化的工作机制严格监管。一是严格准入条件。其内容应包括:企业资质审查、经营项目审查、土地流转合法性审查等。二是企业经营运行督查。其内容主要包括是否依法依规经营、是否绿色发展、是否损害群众利益等。三是企业退出机制。主要有强制退出和自然退出两种。强制退出是因企业违法违规被主管部门或法院终止运行或被注销。自然退出因合同到期、或协商终止、或被兼并等终止。构建工商资本进入、退出机制,可有效维护相关各方利益尤其是农民利益,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序推进。

[参考文献]

[1] 陆文荣,等.部门下乡、资本下乡与农户再合作——基于村社自主性的视觉[J].中国发展观察,2013(2).

[2] 贺军伟,等.关于工商资本进农业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13(7).

[3] 黄家军.金融支持“三农”发展的研究[J].农业经济,2017(3).

[4] 王晓明.“城乡结合度”:一个新的社会进步的指标[J].探索与争鸣,2017(9).

猜你喜欢
上山下乡乡村振兴
上山下乡
毛泽东对理想社会的新探索—上山下乡运动
阿里的“上山下乡”路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互联网金融“上山下乡”
上山下乡 激情燃烧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