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浅析

2018-05-14 17:05肖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行政管理规范化高校

肖涛

[摘 要]高校的行政管理是高校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而任何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都离不开统一的制度规范,高效行政管理体系也不例外。当前,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专业性不强、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管理理念落后等不足。为了实现高校改革的顺利进行,在行政管理方面必须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完善责任分工体系、增强“四风”建设,实现具有科学性、专业性和创新性的高校规范化管理。

[关键词]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高校的行政管理是指学校为了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通过设立一些机构、制定相应的制度,在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管理和服务全校师生员工的职能。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中,行政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对于高校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保障作用,通过整合各类资源维护高校的正常运转,实现服务和管理全校师生的功能。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转型,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也成为其以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1 当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的现状

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和教师数量的不断增加,对高校的行政管理形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如何在高校转型的关键时期,顺利地进行行政管理工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在高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行政管理的专业性不强。许多高校对行政管理的重视性不高,从事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有很多都是从其他岗位上调过来的,更有甚者,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是从事教学岗位的教师亲属,学校为了吸引师资力量,往往会以为教师家属提供工作机会作为条件之一,这往往导致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良好的专业水平。除此之外,高校对于行政管理人员的后期培训力度不强,导致管理工作者缺乏专业的管理技能,不能够完全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第二,管理机构设置不科学。许多高校的行政管理采用的是与政府机构相似的职能制或者科层制,导致管理机构庞大涣散,管理部门多而杂,既浪费了公共资源,又不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在不同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责任和权力界定,导致部门的职能出现交叉重叠的现象,部门之间推诿扯皮也十分严重。

第三,管理理念落后。当前的社会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层出不穷,但是许多高校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却并没有形成新的管理理念,在工作中仍然是凭借过去的经验和方式进行管理。更有一些行政管理的工作人员缺乏服务意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出现了管理工作不落实或者敷衍落实的不良现象。例如,高校科研经费的财务报销流程烦琐,加之一些财务工作人员态度和服务问题,使报销一事饱受师生诟病。

第四,管理框架不合理。高校管理的去行政化口号一直久唱不衰,但在真正的管理过程中,行政化色彩始终非常浓厚。在行政管理模式上也存在路径依赖的情况,长期的集中管理模式使各级管理机构和工作人员都被限制在自己的岗位范围之内,由上到下形成层层压制的现象,权力不断向上集中,从而形成金字塔式的管理框架。这种模式尽管保障了行政管理工作的平稳运行,但也滋生了“官本位”的管理思想,在这种框架之下,缺乏民主氛围,领导权威极大,管理人员唯上不唯下,削弱了科研和教学的核心地位。

2 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特征

解决高校行政管理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首先必须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说,在一定的制度和规范的前提下,形成良好的管理秩序,使各级别的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都能够在工作中遵循制度的要求。高校行政管理的规范化有如下四点要求:

第一,明确性。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结构首先必须有明确的服务目标、服务群体、服务方式以及服务程序。不同的部门之间要形成明确的工作职责,避免出现职能交叉的现象。上下级部门之间也要优化管理,上级部门合理放权、下级部门提高责任意识。

第二,专业性。高校的行政管理不是“过家家”,也不同于企业或者政府管理。因为其面向的是广大的学生和老师,不僅人员多而且事务繁杂。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必须要由专业的行政管理人员制定专业的规范化管理标准,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才有可能在面对人数众多的管理对象和服务对象时做好本职工作。

第三,科学性。规范化是以科学为前提,任何管理都离不开高校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是一切管理活动的基础。在高校行政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坚持普遍的管理规律,又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在具体的管理实践过程中,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化标准和管理方法。

第四,创新性。创新性与规范化并不冲突,在高校行政管理的体系中,要求在坚持规范化的同时要注重不断追求创新,而不应该一旦制定了规范和制度,就一味地拘泥于制度本身。没有创新,制度就不会进步,规范化就会成为束缚管理效率提高的“枷锁”。

3 提升高校行政管理规范化的途径

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行政管理的规范化,只有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之上,管理工作才能有章可循,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3.1 加强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

任何管理都离不开规章制度,高校的行政管理也不例外。完善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不仅包括管理人员内部分工制度、工作人员管理制度,还应当包括针对全校师生的服务制度、就业分配制度、后勤保障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等。高校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行政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只有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之上,管理工作才能有章可循,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

只有建立健全规范制度,才能够保障各项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当然,任何制度都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高效的行政管理制度也是如此,它对于行政管理工作起到了整体的控制作用,并且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发展,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要求。为了建立良好的行政管理制度规范,学校应当充分地听取全校师生的意见,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适当地做到民主。

3.2 做好分工,完善责任制

当前,高校各行政管理部门分工不明确,造成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严重,极大地影响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效率。在以后的高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中,必须首先明晰各部门不同的职能范围,确立目标责任制。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有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任务分工,根据目标任务制定出符合自己部门实际发展的工作制度。

具体说来,首先,学校要明晰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其次,各个部门应该针对学校分配的职权确立任务目标,利用分级管理的理论和原则,将工作进行分解细化,使每一个部门、每一层级别,甚至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能够清楚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权范围,防止一件事情出现多头管理的情况,从而实现工作与责任全面落实的目标。

3.3 加强校风、学风、教风和作风建设

风气对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良好风气的形成需要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共同努力。良好的校风是指学校的整体氛围,它体现在学校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上,是高校精神的一种表现,加强校风的建设,不仅是教育和管理的成果,同时也能够促进教育和管理的提升;学风则是指全体师生员工的治学理念、治学态度和治学方法,也是全体师生在学习、科研上的综合表现。而教风则是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行为的约束,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其行为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作风则是人一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做派与风格。

加强四风的建设,能够促进全校形成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氛围,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为全体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4 结语

任何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都离不开统一的制度规范,高效行政管理体系也不例外,规范化程度越高,管理效果越明显。在当前全国高校改革的转型关键期,通过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的方式,总结出具有科学性、创新性、民主性的行政管理方法,不断实现行政管理的高效性和完善性,进而为高校的转型成功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程雪,贾函霏.论述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5(11).

[2] 王乾宇.以人為本理念下的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建构[J].经营管理者,2016(08).

[3] 张晓舰.浅议提高高校行政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11).

[4] 吴铁坚.新时期高校服务型行政管理体系探析[J].宜春学院学报,2010(11).

猜你喜欢
行政管理规范化高校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我国企业行政管理问题及改革策略分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陕西优质猕猴桃周年规范化管理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