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理论思想对古典园林的影响

2018-05-14 14:49禹智恒
工业设计 2018年6期
关键词:空间营造园林绘画

禹智恒

摘要:基于文化基源对中国古典园林进行系统的诗词描绘既能够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还能够给文人以情感之寄托。晚明造园家计成所著《园冶》是我国第一本系统论述造园理论专著,总结了我国古典园林的营造原则和造景技巧,以“园林意象”营造作为叙述的出发点,其造园思想受山水诗、画影响甚深。本文故以《园冶》理论为基础、广纳画论观点、删繁就简,择其尤要者加以阐述。意在探讨山水园林绘画和园冶造园理论在空间营造方面的联系。

关键词:园林;绘画;园冶;空间营造

中国分类号:TB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8)06-0071-02

园林艺术可以看做是古代文人诗画思维在现实中的映射,讲求曲折有法、前后呼应,如作诗文,如绘丹青。历代名家素有“书画同源”之说,园林艺术与之一脉相承,自然也未脱此藩篱。明末造园专著《园冶》作为园林艺术的理论肇源和集大成之作,在探讨园林之美时,往往以诗画理论做注,所提出的“相地合宜”、“简笔写意”,与画论中“意在笔先”、“小中见大”暗合。

1意在笔先与相地合宜

“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是我国绘画艺术的通则,王维在《山水论》中言及:“凡画山水,意在笔先”,苏轼转述文同的经验是“胸有成竹”,可见笔墨未落之前,必须“立意”先行。若描山画水,则应在脑中拟定宾主位置,思量起伏开合。若题花绘草,则应布局枝叶、协调干丛、甚至连花叶错落、风摇影动都应绸缪在腹。方黛在《山静居画论》中说:“意奇则奇、高则高……庸则庸”,以立意之“高”、“古”、“奇”、“庸”来评断画作的优劣。园林艺术与之同趣,也讲究立意为先。计成在《园冶》中便借用了“意在笔先”的说法,将“相地”列在他篇之前,作为造园的首项工作。

《园冶·相地》归纳历代园林所处之地形貌为:“山林”、“城市”、“村庄”、“郊野”、“傍宅”、“江湖”,总结因地制宜的造园之法,提出六种地势各有特色可兴寄托。若要借势造景,就必须事前排列园林要素、分清主次、设计开合,首尾相连、前后呼应。使园林景致有疏密、深浅之别,有动静、曲直之妙。而这一切妙处都来源于仔细斟酌、精心筹划。如同作文绘画的谋篇、布局,需成形在胸,方能造景于外。

1.1谋篇:起承转合、首尾呼应

笪重光在《画筌》中说绘画需“承接呼应、气脉贯通”,刘熙载于《艺概》中谈到绘画需“贯摄一切,以接转收合回顾”。是故起承转合、首尾呼应是绘画谋篇的不二法门。而造园同样讲究“前后相接,曲折有法”,最终达到前后贯通的效果,同时在绘画过程中最为忌讳的就是一味的对景物进行过多的堆砌,而且不能杂乱无章,应当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在一个规划布局合理的园林中应当要有起景、中景和结景。

1.2轴心:主次分明,首尾呼应

绘画中掌握的是基于主宾开合的方式来实现物象之间的耦合,使其结为整体。在画论中时常会出现“势”,这个表达的意思就是对景物的绘画能够体现其动态的趋势,倘若绘画中景物之间不能够形成相互对应、互相映衬的关系那么绘画就会变成异常的呆滞。在山水画中主要是通过起承转合的方式来体现“势”,以此来映衬局部峰峦等多种形象的跌宕起伏。在对“势”的处理方式中主要有:主景突出、客景辅托,基于一定的动势来使其相互关联。在对园林进行整体规划布局的过程中讲求的是动宾结合,同时也要突出园林的主要景观,那么就需要存在一定的辅景来烘托,这样便能体现出主次分明的园林气息。

1.3升華:风格独特,画龙点睛

基于散点透视的方式来安排最佳的赏景路线,当游客进入园林其中,每走到一个景点,都如同有一幅动态的山水画长卷展现在面前。中国山水画虽以一种静态的空间艺术来呈现,但也有一些动态的时空差异的体现,基于散点透视的方式来组织园林中的景观,让园林画面景象变得更全面化。中国园林是一门综合艺术,体现的是空间、时间二者相互作用,紧密结合。要体现出山水画的连接性以及构图的统一,应当在符合线性方式基础上来安置景观,这样便使游客在身临其中的时候仿佛在面前的每一道风景都是一幅山水画,游客停住脚步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幅幅静态的绘画,当游客漫步其中移步换景时,又感觉像是在展开一幅连续的风景卷轴画。

园中景观建筑在对山水景色的独特修饰的同时,也是被造园者有意设置安排,能让游客窥有一个最佳赏景点。园中小路曲径悠长,不仅使游客对园中风景产生多姿多彩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使游客达到视角转换的效果,达到一个多方位的园林赏析。在《园冶》中有提到,多条路径以及园林中地势的跌宕变化,比如:“古之曲廊、俱曲尺曲…‘曲径绕篱”等,可以展现建造者对于古代园林赏景路线的安排中所具有的创造性。

2简笔写意与小中见大

“小中见大”本意是通过对意画描写来体现人的情感体验,但后来被特指对园林的写意手法和审美特征。举一个特例,如清代沈复说:“小中见大者,窄院之墙宜凹凸其形,饰以绿色,引以藤蔓,嵌以大石,凿字作碑记形,推窗如临石壁,便觉峻峭无穷。”通过对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作阐述,将园林气势磅礴的感觉体现得淋漓尽致,《园冶》中虽无很明显的“小中见大”字眼,但在整本书中存在用“小中见大”来表现园林璧山的深渊意境。

中国人比较擅长使用以小寓大的习惯可以说是“小中见大”,通过局部特征的描述来对整体进行反映,比如“观一叶而知天下秋”就是这种说法的形象比喻。古代的文人墨客通常选择比较委婉,不随意卖弄文采,擅长从细小的环节分析事物,习惯用一些象征、暗示的手法来表达他们文学艺术的深层含义,把含蓄的美体现出来。“藏处多于露处”就会“趣味愈无尽”,而“尽则浅露”也。在我国的古代园林建造过程中,充分的体现了“小中见大”这种园林的建造手法,它是以少胜多,以局部特征来表达整体特征,通过有限的空间来尽显无限之美的方式来体现含蓄的美妙。

“写意”的两层内涵,在绘画中得以表现:第一个层面就是采用与“写实”表现为相对的一种写作方式。所谓的写实指的就是通过墨线对整体的框架进行勾勒,之后基于渲染的方式来对整体的框架进行颜色填充;那么写意则通过简洁的线条来勾勒出整个形体。第二个层面就是“写胸中之意”的含义,意指文人墨士将心中的欢喜之情通过实物寄托出来,特别是通过山水画来表达内心的林泉之志。造园与绘画写意的两层含义相互对应,就是造园能够通过“小中见大”来表现形态和通过对山水园林的设计来抒发胸臆,让园林呈现出一番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

2.1人工山水以少胜多

通过对“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整合和创造,或是基于移天缩地、咫尺山林,或者是通过片山勺水来体现广阔无垠的大自然,这些都可以归纳为叠山理水中的“小中见大”的象征性手法。在明清叠山理水中经常性的采用叠山理水的方式来进行写意。比如“或峰石两块三块拼掇,亦宜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式。”在园林中随处可见的一块飞舞欲动的石头,根据笔者的想象都能形象的比喻成一个高耸如云的山峰。“更以山石为池,俯于窗下,似得濠濮间想”,波澜不惊的水池会给人留下一种万里江湖的想象。“涧户若为止静,家山何必求深”,临水建屋以求得安静的居住环境,在屋后建造假山也不用过于高耸。“片山多致,寸土生情”,這句话的意指基于山峰的一角就能够反映出大自然中无限的生机,一小块不起眼的土地也能勾勒出对大自然的向往。

在对自然山水的写意时,除了手法提炼之外,在明清的园林建造中,建造者还经常采用“未山先麓”叠山写意的手法,通过对部分的描写来体现整体的特征,通过山脚的高低不平,让人们有了连绵不断的群山以及广袤无垠的大自然的想象。比如在《园冶·掇山》中有提到的:“未山先麓,自然地势之嶙嶒”,这句话就是通过跌宕起伏的山峦来描绘连绵不断的高山。

2.2运用象征、类比和暗示来抒发主人胸襟,赋予园林以历史文化内涵

基于象征、类比和暗示的手法可以赋予园林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比如通过对一些道德意味的植物进行适当的修饰和点缀,来写意抒发情感,或是通过匾额题咏来展现园林的意境,用写意来表达园林的人文特色、文化底蕴。在《园冶》中就通过多处描写,来表达其文人墨士的意趣。仅仅通过简单的竹石的景象的描绘来展现出园林和文人的画作是一脉相通的,二者都具有清新飘逸的独特风格,同时还能够表达出文人的志趣。

园林空间感的扩大可以采用一些少量的原料建造技巧,例如对园林进行划分,对空间进行分割:通过园中园、通花墙游廊以及树木来实现,达到内外景色想通的效果:通过借景的方式,用较为丰富的景观层次来达到视觉的错落感,通过较为小巧的亭榭可以展现水面的宽阔。空间分割和内外相通都能达到园林空间扩充的效果。

3总结

综上可知,基于艺术之间的共通性,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空间建造与诗画理论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对于园林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深远而持久的绘画艺术当中。而正是由于造园思想、绘画艺术的不断影响,古典园林设计逐渐展现出其独有的审美效果。当园林本质功能在不断变化的同时,也在不断的满足人们当前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同时也体现出了园林的结构形式和园林中的功能的匹配,并将中国的园林艺术推向更为广阔的平台。

参考文献

[1](明)计成著.刘艳春编著.园冶.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2]高居翰,黄晓,刘珊珊著不朽的林泉:中国古代园林绘画[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3](宋)郭熙著.鲁博文编著林泉高致.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4]王毅著.翳然林水:棱心中国园林之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李世葵.《园冶》园林美学研究[D].武汉大学,2009.

[6]李世葵.中国园林与中国绘画的审美同构性[J].社会科学战线,2010 (04).

[7]张薇.《园冶》文化论[M].人民出版社,2006.

[8]冯仕达,孙田.自我、景致与行动:《园冶》借景篇[J].中国园林,2009 (11).

[9]徐诗涵.诗情画意——浅谈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绘画与古典私家园林的关系[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5 (8).

猜你喜欢
空间营造园林绘画
清代园林初探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人文主义影响下的丢勒
杨德昌电影视听语言的空间营造
关于现代绿色办公——空间营造与环境优化的研究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