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梦洁 吴红梅 焦凌佳
[摘 要]本文采用质性方法研究城镇居民的地方依附建构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依附动态变化,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的变化与演进。研究表明:在人-过程-地方三维框架下,居民的地方依附建构包括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其中地方认同的形成滞后于地方依赖;城市化进程使得地方特征产生了变化,因此也导致了地方依附的变化,包括地方认同的变化和地方依赖的变化。
[关键词]城市化;地方依附;地方依赖;地方认同;质性方法
[中图分类号]D669.3 [文献标识码]A
地方依附是人们与特定地方之间的关联,不同社会群体对于地方的意义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旦形成了对特定地方的依附,当依附的地方发生改变时,人们会体验到负面的情绪,具有强烈依附感的人尤为明显。随着全球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空间扩展成为城市化过程中最重要的现象,也是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城市发展与变迁使得城市空间不断地被不同的社会团体所占据、重构或放弃,城市空间内部的地方意义与地方依附也呈现出不断的碰撞与融合。我国城市化过程虽然带来了社会进步和效率提高,但是原来的“乡土中国”来自城市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人们的流动性不断增长,对身处其间的个体与群体的地方依附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在城市化背景下,了解个体与群体地方依附因城市化进程而体现的动态特征,兼具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以具有高校异地就学经历的城镇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质性方法研究他们的地方依附建构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依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人地关系的变化与演进,使城市化的进程更为和谐与流畅。
1 研究方法
地方依附的研究方法包括质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大多数研究人员采用量表测量和数理统计分析等定量方法,而较少运用质性方法如实地调查法和实验心理学方法。地方依附作为一个内隐的心理结构,采用自我报告式研究结果往往很难避免社会赞许性等因素的影响,而质性方法可以避免这种偏差带来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质性方法开展研究,其中数据采集方法包括深入访谈和照片引谈,数据分析方法为扎根理论。
1.1 数据采集
深入访谈是一对一的数据采集方法,由一名采访者和一名受访者共同深入讨论特定话题。深入访谈可以看成是有目的的谈话,在访谈者和受访者之间确立一种具有构建意义的合作关系,共同建构现实。在深入访谈中,研究人员使用访谈提纲作为工具,访谈提纲包括开场问题、关键问题和结束问题,其中关键问题围绕对家乡的地方依附、就学地的地方依附、城市化的意义这三个主题展开。研究人员完成了5个照片访谈,访谈参与者的年龄在22-25岁之间,两男三女,每个访谈时长约1小时。
照片引谈也可以视为深入访谈的另类形式,是访谈和照片(影像)的结合。在访谈时使用由研究参与者提供的照片,围绕这些照片来发问,从而让研究人员既了解到照片的具体细节,也能了解与这些照片相关的抽象意义。在照片引谈中,研究人员请参与者分别选择城市和农村的3-5张照片,向研究人员解释拍摄的动机、背景以及照片的意义等等。研究人员完成了10个照片访谈,访谈参与者的年龄在20-23岁之间,三男七女,每個照片引谈的时长约20-30分钟。
1.2 数据分析
扎根理论是质性数据采集和分析的重要途径,由两位美国社会学家Barney Glaser和Anslem Strauss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分析质性数据采集方法获取的各类信息。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流程通常包括十项任务,分别是准备逐字转录的副本、对数据进行匿名处理、确定代码、界定代码本中的代码、对数据编码、描述、比较、分类、概念化以及提出理论。
在采用扎根理论分析数据时,需要确立分析框架,分析框架必须与质性数据相匹配。基于已有文献的梳理,最终分析框架采用了Scannell和Gillord提出的人-过程-地方三维框架,涉及包括人、过程和地方,即依附主体、依附客体以及依附的形成过程:作为行动者的人,其地方依附的形成会受到文化、历史、个体经历等群体和个体因素的影响;过程牵涉情感(幸福感、爱等),认知(记忆、图式等)和行为(重构)三大方面;地方是依附的对象,影响因素包括地方特征(社会特征、自然环境、建筑特点等)。地方依附的建构采用的是Williams和Roggenbuck提出的两维建构——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地方认同是人与环境之间的情感关联,具有情感性与象征性;而地方依赖具有功能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方依附的建构与形成
2.1.1 二维建构
Williams和Roggenbuck认为地方依附包含两个维度:地方认同和地方依赖。地方认同将个人身份与环境联系起来,并由此对自我进行界定,如意识和无意识的观点、信念、偏好、感觉、价值观和目标,以及行为倾向和技能。在访谈中,研究人员采用“你是哪里人”这种简单的问题来了解受访者的地方认同。地方依赖是个人对地方在功能上的依赖,即对地方的使用,参与者对就学地的选择就体现了地方依赖。
在访谈中,受访者通常会明确表示地方认同的观点,认为特定地方的人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
“ [某个地方的人]他们觉得,就是一定要做官,或者官僚,官僚封闭,抱团,呃,说,说得不好听点,我觉得他们有点笨。”
虽然受访者在具体交往时能区分来自“某个地方”的群体和来自“某个地方”个体,如:
“她还好,[虽然她也来自某个地方]她家庭条件比较好吧,我感觉,可能跟家庭条件有关。”
但是在人际交往时,群体性的地方认同往往成为先入为主的第一印象,在受访者地方认同逐步形成的过程中,无可避免会受到这些印象的影响。
参与者对就学地的选择兼具主观性和客观性,一方面他们的选择必须与自己的高考成绩、就学地的高校招生分数等相匹配,另一方面这种匹配通常不是一对一的选择,而是有多种可能性。
2.1.2 建构的形成
地方依赖通常与地方的使用有紧密的联系,受访者在到达特定地方时,地方依赖通常就开始确立,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加强。当就学者异地就学时,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就与当地密不可分。就学者需要不断熟悉地方,了解地方的功能布局,从而更好地使用地方的各项要素,例如去何处购物,去何处上课,去何处聚会,等等。而对地方的逐渐熟悉又能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使用。
地方认同的形成则要滞后于地方依赖,通常只有当受访者在就学地建立了一个社交圈,并且社交圈能给受访者带来正面情绪为主的反馈时,地方认同才能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增强。在访谈中不止一个受访者都提及无法对某些地方形成地方认同,如:
“但是有很多同学说,啊,我们再回(某地)吧,其实我是不太愿意回去的……第一是我不太想看到那些人,就是我觉得跟她们没什么好交流的……”
2.2 地方依附的变化
2.2.1 地方的变化
物理环境的变化是城镇化进程中的特质,而“拆迁”则是其中的关键节点。一位受访者提到由于自己所处的学校位于城镇中心地带,周遭的环境处于持续的变动之中:
“我记得我刚上高中的时候周围开始有施工,因为我们高中还是在整个城镇的比较靠中部的一个地方,附近有一条以前在城镇中心的老街, 所以现在有一部分要把它推翻重建,然后学校里面的话那会儿也在准备建新的楼,所以周围是工地的情况,后来旁边还开挖了一条人工河,所以到现在回去也一直都有施工的情况,也有一些新开的楼盘。”
相形之下,乡村虽然也受到城镇化的影响,但程度与节奏要慢得多:
“[长兴]乡镇里面,人们都会盖很好的房子,基础建设也在逐步完善。 但是很有特色的一点就是,道路在完善,但是基本上不破坏原有景观。茶园就是茶园,竹林就是竹林,湖就是湖,就是这样一种状态。然后原生态的东西就保持在那儿……”
2.2.2 地方依附的变化
在物理环境改变的同时,城乡居民与物理环境的关系也在变化,另一位受访者描述了这种改变:“爸妈感慨说,以前水清得看底,你可以在河里游泳,所以说基本上大家全会游泳,但到我这一辈我学姐、我,还有我另一个闺蜜都不会游泳。是因为那时候水已经不干净了,我们七八岁的时候水已经不大干净了。”
受访者的家乡属于早期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乡镇企业于上世纪80年代兴起,90年代发展到达顶峰,为农村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但乡镇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其中比较严重的是环境污染问题。乡镇企业的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特征,这种物理环境改变带来的变化实质上是人们对地方要素使用方式的转变,水域生态功能受损,人与水域的亲密关系被弱化,人们的地方依赖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城镇化同样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改变,社会学中的互动学派认为城镇化是乡村社会网络转化为城市社会网络的过程。城镇化导致居民的流动性加剧,这种流动不仅出现在国家、省域和市域层面,也出现在城市内部,因此城市社会网络也在不断地演变,如下面这位受访者提及因为搬迁导致与朋友的联系中止:
“说起这个就很伤感啊,就感觉身边的伙伴吧,说实话就几乎是联系不到了吧。……然后就是小时候住过一段时间以后,然后就搬家了,就是他们也搬我也要搬家。(可能)因为就是城市发展,大家都在[那个]移动。所以大部分呢没有联系了……”
即便受访者通过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如微信和QQ等与搬迁或迁移之前的朋友保持联络,但是由于空间的变化这种联络也很难持久,所以社交环境的变化会使人们的地方认同产生相应的变化,虽然这种变化往往滞后于地方依赖的变化。
3 讨论
3.1 研究方法的比较
深入访谈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信息最有效的手段。在深入访谈时,研究人员尝试使用电子地图,以便受访者可以更为明确地界定地方空间,从访谈效果看,受访者的反应都很积极,与不使用电子地图的访谈相比,受訪者对地方的介绍更为深入,所提供的信息也更为丰富。照片引谈是可视化的手段,也有助于研究人员深入理解参与者的看法,即“感同身受”。在照片引谈中,影像(照片)承载了多重意义:首先,照片是访谈的核心,访谈内容必须围绕照片来展开;其次,照片的品质跨度颇大,但是在照片访谈中照片的品质无损于其用途;最后,在照片引谈中,研究参与者作为照片的提供者,具有较多的话语主导权,削弱了研究人员对引谈的掌控力。与深入访谈相比,照片引谈的内容受限于照片的信息和研究人员对照片的观察与发问能力,信息量往往偏少,访谈的时间也较短。
3.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差异
在照片引谈中,受访者采用的照片在拍摄内容、地点和其他影像要素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是却具有一个明显的共性:城市影像的拍摄时间可能是白天,也可能是夜晚,但是农村影像的拍摄时间基本都是在白天,受访者对于照片的选择无疑体现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差异。首先,拍摄时间的差异源于受访者使用城乡空间的差别,大部分受访者都是城市居民,城市附近的乡村对于他们而言是可以当日往返的度假和休闲场所,(下转页)
(上接页)城市则是他们的居所,所以才会有拍摄时间的差别。其次,这种差异也缘于城乡基础设施的差异,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尚处于点轴发展阶段,乡村作为城市的腹地,与城市的差距不仅体现在人口密度、经济活动强度等方面,最大的差距便是公共财政投入的差异如水电等基础设施的供给,城市的亮化程度远超乡村,亮化的差别导致拍摄时点不同。最后,从更宏观的层面思考,鉴于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绝大多数城市仍将处于城镇化进程,逆城市化进程只可能发生于局部城市,城乡使用属性的差异和基础设施方面的差距也将长期存在,城乡在功能性方面的差异也将长期影响居民地方依赖的特征。
3.3 地方依附维度的相互作用
已有研究表明,在地方依附的二维建构下,地方认同能促进地方依赖,但地方依赖并不能影响地方认同。本文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观点,虽然地方认同的形成往往滞后于地方依赖,但是一旦地方认同形成,也就意味着个体与地方之间建立了情感上的联系,确立了自己的社交环境,而由社交环境引发的活动又进一步成为地方依赖的基础,地方认同因此对地方依赖产生积极的影响,地方认同的程度越高,地方依赖的强度也会越高。但是地方依赖却无法对地方认同产生同样的影响,虽然有的受访者也在异地就学之后对就学地产生了地方认同,但是也有受访者无法达成对地方的正面情感,虽然他们和地方之间具有明确的依赖性,但始终难以对就学地产生地方认同。
4 结语
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地方依附的主体、地方依附的客体以及地方依附的形成过程都无可避免地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因此地方依附将呈现强烈的动态性。城市化进程使地方的空间特质发生了改变,也使人们的流动性增强,不仅导致地方依附随时间的演变,也导致了多重地方依附的发生,地方的意义不断更新与演化。本文采用质性方法研究了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地方依附的建构和动态变化,对地方依附的两个维度之间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如何在人-过程-地方的分析框架下,采用定量方法揭示城市化进程中地方依附的时空动态特征与影响机制,明确地方依附的变化程度与维度的作用强度,将是后续研究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 Massey D. Space, place and gender [M].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94.
[2] Proshansky,HM,Fabian,AK,&Kaminoff,R.Place-identity:Physical world socialization of the self[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1983(03).
[3] 闫梅,黄金川.國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研究评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3(07).
[4] Proshansky HM.The city and self-identity[J].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1978(02).
[5] 庄春萍,张建新.地方认同:环境心理学视角下的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1(09).
[6] 薛益忠.都市地理学[M].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6.
[7] Harper D. Talking about pictures: A case for photo elicitation[J].Visual Studies, 2002(01).
[8] 徐梦洁,吴红梅,庄舜尧.不同质性数据采集方法的比较——以地方依附中断与形成的研究为例[J].城市地理,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