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露萍 阙膺和
[摘要]舟山渔场作为中国最大的渔场,其在渔业上的地位古往今来都是极为重要的。民国舟山渔业发展是明清及近代东海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这一时期的舟山渔业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献。对民国海洋文献的整理可以探索文献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舟山渔业;民国;文献 [中图分类号]F326.4[文献标识码]A
1 民国舟山渔业文献基本情况
民国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并不久远,所流传下来的史料甚多,在渔业方面的文献多为当时政府或个人所创办的杂志报纸上所刊载的。文章所整理和参考的文献主要来源于1922~1949年期间的报纸杂志。文章拟对渔业文献的类型,文献来源以及数量等方面略作分析,以此来了解民国舟山的渔业基本情况。
1.1 文献类型
1.1.1 调查报告。调查报告是当时舟山渔业文献的一种主要类型。中国海洋调查某种情况而言,其实就是从海洋渔业调查开始的。当时的渔业调查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综合性的渔业文献。如《泗礁岛渔业调查》、《苏省外海旧式渔业志》、《嵊山渔业调查报告》、《舟山群岛及嵊泗列岛渔业调查报告》、《定海县渔业调查报告》、《岱山水产之调查》,又如《岱山渔业调查报告》、《海闻散记-舟山群岛北部之渔业》、《岱山渔区调查》等。以上可见,综合性渔业调查文献較为丰富,反映了当时的渔业调查注重对渔业资源、渔民状况以及渔业社会的全面性了解。
二是专门性的渔业文献,包括渔业资源中鱼的品种、渔法以及加工的调查文献,如《崇明嵊山之墨鱼渔业-江苏渔业试验场报告》、《渔业行政:本场附设渔业指导所调查嵊山墨鱼渔业槪况》,再如《实业调查-舟山群岛墨鱼渔业》,又如《今年嵊山墨鱼(乌贼)渔况》,《墨鱼渔业试验报告》,此外还有《研究嵊山墨鱼繁殖实验报告》、《重要渔况:本场附设渔业指导所调查本年嵊山小黄鱼渔业情况》,再有《江苏外海渔业调查》由上可知,关于鱼的种类主要是墨鱼和小黄鱼。关于渔法描述的文献,捕鱼方法多样,其中较为特色的是《嵊山之拉钓渔业》和《花鸟的钓鱼业》中的渔法研究。而关于水产品加工,如《岱山制鲞实习记》,又如《舟山群岛之水产加工事业近况》,再如《记岱山大黄鱼加工业》。以上关于渔业加工的调查报告虽然数量不多,但是描写都十分详尽。
1.1.2 研究论文。研究论文是指对当时的舟山渔业状况所做的研究性文献,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关于渔业政策研究,如《苏省外海应否征收渔业临时营业税之商榷》、《定海县渔业合作社之兴起与现状》,又如《嵊泗渔村经济改善方策之诌议》等。其次,对于渔业发展对策研究,如《发展嵊泗列岛渔业之注意点》,又如《舟山螟蜅鲞(乌贼鲞)之现在与将来》、《崇明外海渔业概况》以及《北望嵊泗列岛之渔业》等。三是关于渔法优劣分析的研究论文,《舟山群岛乌贼(或称墨鱼)之生栖及网捕与笼捕之得失》以及《定海县之乌贼渔业》。
1.2 文献来源
这些文献主要来源于1922~1949年期间的报纸杂志,刊物种类大致可分为综合类刊物和专业刊物。专类刊物有《水产月刊》和《浙江省水产试验场水产汇报》、《海事(台北)》、《江苏省农矿厅农矿公报》、《工商半月刊》、《浙江省建设月刊》、《浙江经济月刊》、《行总农渔》、《中建》、《江苏研究》等,其中水产专业刊物所发表的文献数量较多。综合类的期刊有《实业月刊》《宁波旅沪同乡会月刊》。以上期刊大多是在民国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刊物,为研究民国舟山渔业保存了一些数据和文字资料,其意义重大。
1.3 文献数量
文献大概有四十多篇,分别从渔民、渔村、渔场、渔船、渔具、鱼行等方面入手,向我们描绘了当时舟山渔业状况。这些文献的发表和存世,对于学者研究我国舟山渔业的发展状况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2 民国舟山渔业文献主要内容
民国舟山渔业文献内容主要从渔场、鱼类、渔船三个方面对文献内容进行介绍,涉及面较为广泛,涵盖领域较多。
2.1 渔场
舟山渔场位于长江、钱塘江、甬江三大河流入海口,水质良好,气候适中,雨水适量,海底平坦,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水族栖养,故水生物极为丰富。其中渔业产量较多的渔区是嵊泗列岛渔业、定海渔业以及岱山渔业,一是嵊泗列岛渔业,嵊泗处于扬子江及钱塘江口要冲之地。《嵊山渔业调查报告》可知嵊山渔汛年分三季,自清明至立夏,为小黄鱼渔汛;自立夏至夏至,为墨鱼渔汛;自立冬至冬至,为带鱼渔汛,鱼产颇丰。而《泗礁岛渔业调查》所述泗礁岛水产以海蜇为主,每年出产数量占列岛第一位。另有《花鸟的钓鱼业》一文提到花鸟岛水产物以墨、带鱼、大黄鱼三种为本岛主要之出产,淡菜、紫菜、海燕等次之。二是定海渔业,据《定海县之乌贼渔业》、《定海水产场调查渔业》可知定海主要渔获物春汛以黄花鱼为主,冬汛以带鱼为主。三是岱山渔业,岱山位于舟山之北部,渔盐丰富。《岱山渔区调查》说描述的岱山渔业甚是繁华,黄鱼甚富,黄鲞干产品特富。而据《岱山渔业调查报告》可知岱山盐的产量,可达六七十万担。
2.2 鱼类
舟山各岛渔汛,每年分为三季,自清明至立夏是小黄鱼渔汛,自立夏至夏至是大黄鱼及墨鱼渔汛,自立夏至冬至是带鱼渔汛,其他鱼类,如鳗鱼、螃蟹、海蜇以及淡菜、紫菜等也各有其时,并且产量甚是丰富,文章主要介绍产量最好的带鱼、墨鱼以及黄鱼。首先是墨鱼,舟山岛为墨鱼(即乌贼)的主产地,每年出产达三百万元,沿海渔民多依赖此。如《舟山群岛墨鱼之繁殖》、《舟山群岛墨鱼渔业试验报告》以及《舟山群岛乌贼(或再墨鱼)之生栖及网捕与笼捕之得失》其次是带鱼,民国文献中记载的带鱼渔业较之墨鱼渔业资料少了很多,专门研究带鱼的文献并未找到,只在其他文献中提到带鱼,如《嵊山墨鱼渔业嵊山渔业志》中提到自九月底开始是带鱼汛,亦是该渔场为本业最盛的渔期。最后是黄鱼,《本场附设渔业指导所调查本年嵊山小黄鱼渔业情况》一文正是描写渔汛时期,嵊山小黄鱼的渔况,渔船往来热闹不凡,鱼获每日颇丰,又如《舟山螟蜅鲞(乌贼鲞)之现在与将来》和《记岱山大黄鱼加工业》中所述的黄鱼鲞,其在螟蜅期间各鱼行经营终岁所取佣金,占总额十分之六,产量之多可见一斑。
2.3 渔船
民国舟山渔业发达,渔船种类繁多,在文献记录中使用数量较多的分别是对船渔船和钓船渔船。在《舟山群岛及嵊泗列岛渔业调查报告》一文中对对船的分类为两种,即大小对船。又如《舟山群岛墨鱼渔业试验报告》记载大小对船构造相识,尺寸不同,经营资本亦有区别,多用于捕捞大黄鱼和带鱼等。《嵊山墨鱼渔业——嵊山渔业志》对于对船亦有类似介绍。其二是钓船渔船,此船亦分为大钓船和小钓船,以其船身是白色,故俗名为大白底,系母船式延绳钓渔业。每船具舢舨四艘,到船抵渔场后,即施放小舢舨作业。渔具概由舢舨收放,渔获则归藏母船。《嵊山渔业志》为上述钓船概况进行补充,大白底钓船鱼获以带鱼为主,小白底钓船以鳗鱼为大宗。《舟山群岛墨鱼渔业试验报告》记录了两种构造,其一舢舨,其二温州舢板船,其中各部件数据极为精确。
3 民国舟山渔业文献价值意义
民国舟山渔业文献对于当时的渔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于我们了解民国时期整个舟山渔业状况很有借鉴意义,扩大了渔文化的内涵,促进了渔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每一份文献都是历史的瑰宝,是海洋文明演变的证据。
3.1 史料价值
3.1.1 文献本身的价值。民国舟山渔业文献都是出版在当时的各类期刊报纸上的调查报告,研究论文以及新闻报道。其中占了很大篇幅的是由渔业试验场、渔业团体、水产学校,渔业方面的专家或者政府机构进行的计划周密,设备齐全,科学规划,严谨实验所得出的渔业试验调查报告。如《崇明嵊山之墨鱼渔业-江苏渔业试验场报告》、《今年嵊山墨鱼(乌贼)渔况》、《墨鱼渔业试验报告》、《嵊山墨鱼渔业——嵊山渔业志之一》、《实业调查-舟山群岛墨鱼渔业》、《研究嵊山墨鱼繁殖实验报告》等等,可知,无论是政府还是民众对于墨鱼渔业都是很重视,对墨鱼的研究已经十分细致了。更值得一提的是《舟山群岛及嵊泗列岛渔业调查报告》以及《中国沿海各省渔业调查之嵊泗列岛渔业概况》中,对于嵊泗列岛的渔业状况调查甚多,民国舟山群岛渔场文献主要集中在嵊泗、岱山以及定海,嵊泗渔业最发达,依次递减。关于岱山和定海的渔业调查报告比嵊泗列岛的少了很多。如《定海县渔业调查报告》、《岱山水产之调查》、《岱山渔区调查》、《岱山渔业调查报告》等。这这些文献无一不反映了当时舟山的渔业状况,为我们展现的也不仅仅是当时有何种渔业及渔民如何捕捞鱼类,其更深处展现的正是渔民生活和渔业文化。
3.1.2 舟山渔业变迁价值。民国舟山以近海渔业为主导,远洋渔业很少,主要原因就是生产技术的传统落后。渔船种类虽多,但大体上也就二类渔船,对船渔船和钓船渔船,顾名思义对船渔船一般有两艘渔船组成,以网具为辅助;而钓船渔船其所放均为钓具。当时渔船上所需渔夫少则两人,至多不过十人,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合作团体。船体系木制,驾驶借助风力与人力,而现在舟山沿岸渔场捕捞生产运行情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生了很大变化。渔船总数增加是必然,渔船由小型渔船转变成了大型渔船平均每艘船吨位计 15.41t/艘,渔船以燃料为动力,可见变化甚多。舟山作为我国著名的渔场,海洋渔业发展历史较长,一直以来依托天然的海域环境使渔业较为发达,但同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渔业状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研究民国的渔船渔具对于我们了解渔业变迁还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3.2 当代意义
3.2.1 调查方法。在民国舟山渔业文献中占据重要位置的是渔业调查报告,而这些调查报告所使用的调查方法,对于我们现代来说也是极具价值的。其使用的调查方法多样,其中主要的方法有田野调查法、实验调查法、实地调查法。
首先是田野调查法,这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民国舟山渔业调查由于水产业务繁难,建设经费有限,草拟渔业试验场及海洋调查所进行计划分期。其次,实验调查法也称试验调查法,就是实验者按照一定实验假设、通过改变某些实验环境的时间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极其发展规律的调查。当时政府会特命渔场设渔业指导所前往详细调查,设立渔业试验场,以期使实验的环境和设施尽善尽美。《墨鱼渔业试验报告》、《研究嵊山墨鱼繁殖实验报告》等调查报告就是通过实验调查法完成的。这两篇报告以墨鱼为实验对象,选定实验环境(试验地),以一定的试验方法,观察当时的海洋状况,最终得出鱼获情况、雌雄比例、试验结果等。另外,使用较多的还有一种是实地调查法,这是为了调查某种社会现象,然后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实地考察,并搜集大量资料统计分析,从而探讨这一社会现象。如《苏省外海应否征收渔业临时营业税之商榷》、《发展嵊泗列岛渔业之注意点》、《嵊泗渔村经济改善方策之诌议》、《岱山制鲞实习记》、《记岱山大黄鱼加工业》等文献就是调查者对调查对象的所有环境因素进行观察,通过这些步骤获取调查资料的方法。调查者多为渔业方面的政府工作人员或者从事渔业研究的学者等。
3.2.2 调查态度。民国时期每一篇舟山渔业调查报告都是科学详尽的,无论是用于当时渔业发展建设亦或是对于我们展开研究都是极具价值的文献资料。这些文献材料的出现离不开当时从事调查研究的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当时为了使调查更加精确,政府都会特命渔场附设之渔业指导所前往详细调查,设立渔业试验场,以及渔业重要地点酌设渔业指导所,以谋本渔场渔业发展,与水界富源的开拓。按试验场依照拟定进行计划,须置总务、渔业工程研究、渔业试验、渔业推广四部,并设海洋调查所,分海洋水产生物、编辑调查三部。每次開展调查都会联络友邦渔业界,组织渔业调查团,计划之完善,机构之完美,可见一斑。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调查者也是以虚心求教的态度接触实际,进入各个岛屿,各个渔村,深入实际,每天记录完整的调查日志,合理安排调查时间和调查进度,向群众了解实情。这些都离不开吃苦耐劳的态度。调查是艰辛的,然结果是可观的,这些调查态度赋予调查报告更为厚重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嵊泗海洋文化研究会.北界村的背影——民国嵊泗文献汇辑[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2] 吴敏.民国时期江苏沿海地区海洋渔业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8.
[3] 李志民.近代青岛海洋渔业的变迁[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