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教学中引导揣摩人物心理的策略

2018-05-14 09:27王芳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课堂实录公园病人

王芳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是重要的教授体裁。余映潮老师把小说教学分为四个层次:知识层次、理解层次、欣赏层次、探究层次。对于人物的揣摩属于第三层次——欣赏层次。在具体教学实施时,这几个层次可以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或者教师个人有选择性地、更线条明晰地组合与应用,而初中学生对于第一层次——情节的把握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如何让他们对小说这种独特的文学样式的理解,摆脱停留在传统情景故事的层面,更深入地走进文本的人物内心,挖掘文本的内涵,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面临的重要课题。

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分析小说体裁中的人物形象,首先得从揣摩内心开始。教师要做的是教授学生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策略,为学生搭建思维的桥梁,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本文将以泰格特的《窗》的教学为例,谈谈揣摩人物心理的一些策略方法。

《窗》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远窗病人听近窗病人描述窗外的美景时从羡慕到嫉妒、到恨,最后近窗病人病发,他见死不救。在近窗病人死后,他得到了靠窗的位置,发现外面只有一堵光秃秃的墙。初中学生的认知,是可以从远窗或者近窗病人的角度概括出文章的内容的。它最大的一个欣赏点便是近窗病人的“善”与远窗病人从正常到“恶”的心理畸变过程。如何仔细揣摩这篇文章呢?丁卫军和王益民两位特级教师(下面简称丁老师与王老师)都教授过这篇文章,他们首先对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了然于胸,用之熟练自如,而处理时有相似却也不尽相同之处。

一、追踪情节,理清人物心理变化层次

师:浏览书本上的相关内容,说说这个远窗病人是如何一步步变坏的。

生:远窗病人在与近窗病人聊天时候突然产生了这个想法:为什么近窗病人会得到这种机会?为什么自己没有这个机会?但是当远窗病人突然产生这个想法时,可能会惭愧。但他越发克制这种想法,这种想法就愈加强烈。

师:如果一步一步来的话,也就是,远窗病人先是很嫉妒:为什么近窗病人在窗口能够看到那么美丽的景色?第二,他见死不救。你们觉得这个概括,这个过程完整吗?

生:我觉得在最前面的时候他应该不是突然就嫉妒的,他首先对外面的景色非常喜欢,导致他对外面的景色向往和渴望。这种渴望越来越强烈,开始变得有点病态,最后就变成嫉妒了。

(以上内容摘自王益民《窗》课堂实录)

经由学生的概括,王老师与学生把远窗病人的心理变化过程分成了三个时期:病友期、嫉妒期、见死不救期。远窗病人的心理层次变化鲜明,更重要的是,课堂上,学生在初步认知的基础上,对这种粗线条研究的模式更容易接受与掌握。《父母的心》中那对贫穷的父母四次换儿过程中心理的变化,心情的跌宕,层次也非常鲜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根据心理变化对情节细化分层,也更有利于他们深入熟悉文本,对进一步探究人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设置语境、情境,在倾听与想象中走进人物内心

学生读完《窗》第五段。

师:大家读得很流畅,但是似乎少了那么一些味道。大家合上书,闭上眼睛听老师读一遍,边听边想象。用这样的句子说话。

PPT显示:

公园里有_____________,这是一座____________的公园。

(师读课文,读完,稍作停顿,静默。)

师: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

生:公园里有一泓湖水,这是一座清新美丽的公园。

生:公园里有漫游的野鸭、天鹅,孩子们在喂水禽,这是一座和谐的公园。

师:这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

生:公园里有手挽手的年轻的情侣,这是一座充满温情和浪漫的公园。

生:公园里有盛开的鲜花,五彩斑斓,这是一座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公园。

生:公园里有运动场,有球赛,这是一座充满生命活力的公园。

师:说得真好,这里还能看到隐约可见的闹市区,这是一座充满希望的公园。温情,生机勃勃,充满生命的活力,多么美好啊!这座公园是谁创造的呢?怎么会这么美?

生:这是靠窗病人想象出来的。说明这病人阅历丰富,见得多,他心里很美好,热爱生活,所以他描述得很美好。

(以上内容摘自丁卫军《窗》课堂实录)

对近窗病人的人物分析,简单恒一,本没有什么障碍。但语言是理性的呈现,在语言中能激发学生的想象,学生在想象中能更直观、有效地理解文本,這就是语言文字的魅力。设置语境这种方式与角色扮演的效果似乎相似,但角色扮演的要求是多个角色呈现,对这样整段陈述的文字并不适用,丁老师的这一设计便让语言直接镌刻在学生的心上。

设置一些情境对学生理解文本也有一定的帮助,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万物皆着我之色彩。以我之情,揣度对方内心,亦能洞悉对方的喜怒哀乐。”

师:远窗病人想对这种惭愧的想法进行克制,从惭愧到克制,他的内心有两个人在搏斗。最后形成了一个概念:坐在窗口,应该是理所当然的。他用了一个陈述句。王老师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患者是你,你会怎样?一定要实话实说。

生:可能会有一点嫉妒。

师:可能会有一点。这样远窗病人的这个想法合乎不合乎人性?班里只有一个三好学生的名额,结果被某一个同学拿走了。你各方面都比他优秀或者是跟他差不多,一定会产生嫉妒心理,会不会?

(以上内容摘自王益民《窗》课堂实录)

设身处地,文中有“我”的呈现,直观地剖析了人物心中善恶。

三、扣住关键词,揣摩人物内心情感变化

人物心理关键词,从《甜甜的泥土》中的“照例”到《社戏》中的“远远向船尾跑去了”,从《二十年后》的“右眉梢有一块雪白的疤痕” 到《孔乙己》中的“偷”“摸”,从正面到侧面,从外貌到动作,不胜枚举。人物的一步一态,都是内心的直接反映。

首先,最容易揣摩人物内心的是直接描写心理的词汇,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即可,如《窗》中形容远窗病人“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惭愧”中“惭愧”一词,直接表现出远窗病人为自己心生嫉妒而不耻的正义想法。

其次,是在动作、神态、外貌等直接描写中呈现的词汇:

师:下面分组读,一到三组读近窗病人病情发作直至死亡的状况,剩下的同学读远窗病人的表现。

(生分组读。)

师:再请大家自己边读边圈画,你在读的过程中关注了哪些词语。说说理由。

(生自主朗读批注。)

生:我说的是近窗病人,大声咳嗽,呼吸急促,两手摸索,还有“一声接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至最后的呼吸声也停止了”,这里写出了近窗病人病情发作时痛苦的惨状。

生:这些词语,写出近窗病人的痛苦,从侧面来表现远窗病人的冷漠。

师:你来读读第10小节。读出那种挣扎时的痛苦和无助。注意省略号。

生:我说的是远窗病人。“纹丝不动”,“仍然盯着”。可见他的冷酷,内心的黑暗。

(以上内容摘自丁卫军《窗》课堂实录)

丁老师在朗读中让学生发现关键词,从中读出深长的意味。

再次,是在隐晦的间接描写中寻找关键词:

师:他看到的是一堵墙,来比较一下这两句话,再说说这句话里面倾注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以上内容摘自王益民《窗》课堂实录)

王老师运用了比较阅读法,让学生在取舍之间发现关键词的内涵,“光秃秃”这个词的存在与否,与远窗病人的情感、文章的主旨有着莫大的关系。这一词与前文近窗病人所描述的美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对比中体现人性之真善与荒芜苍凉的差别。这种比较发现方法适用性广,大到文学不同派别间的差别,小到一篇文章句读的不同,这与语文“新课标”中“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与创造性阅读能力”相符合,让学生能够多角度拓展思维空间。

四、关注标点、语气,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复杂情感

文字是理性思想的体现,而标点恰好又弥补了文字在情感上表现不足的缺陷。学生对小说的揣摩,在文字中得其深意,在标点中得其神韵。《故乡》中闰土的一声“老爷!……”,没有“!”“……”也能表现“我”与闰土之间的隔阂,但有了这两个符号,闰土这二十年的沧桑与无奈,前文闰土的欢、单纯与现在的传统、自卑对比就鲜明了,于是读时更显沉重。在《窗》中也有类似文字:

PPT显示:

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

(生读。)

师:似乎平淡了,这是一个问句,注意揣摩这个时候人物的内心。为什么不该,言外之意是什么?

生:本该就是我。

师:你尝试着读一读。

(生讀。)

师:哦,真不错。你要表达的是怎样的心情?

生:愤愤不平,愤怒。

(以上内容摘自丁卫军《窗》课堂实录)

只是一个简单的问句,但在朗读中反复揣摩,更能体会远窗病人的心理畸变。正如郭沫若所说:“标点好像一个人的五官,不能因为它不是字就看得无足轻重。”细微之处更显精妙,反复揣摩标点的意蕴,所表达的语气,对揣摩人物的内心,也尤为重要。

人物是小说的灵魂,作家通过小说里的人物,展现一种人生,一种人性,一个时代。作为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时更真切地关注人物内心,揣摩人物心理,这对解读人物形象的完整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了解这些策略的基础上,更应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这样,小说里的人物在每一位学生眼中,才更有生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常青藤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课堂实录公园病人
积极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谁是病人
在公园里玩
课堂教学实录对教师的成长之我见
开车去公园
合情引导,便能水到渠成
设计主问题,课堂更简洁
病人膏育
还能活多久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