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2018-05-14 17:05高国富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家庭农场农业发展农村

高国富

[摘 要]中国家庭农场发展中,对农户创办意愿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具有多样化特征。通过调查分析,影响因素来自个体、家庭、社会三个方向,制约因素主要来自于自有资金不足、缺乏创办意识、不懂科学经营,因此需要利用农资信贷支持、加强宣传推广、树立创办标杆等举措提升创办意愿。

[关键词]农村;农业发展;家庭农场;科学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非农就业人口比例显著提高,原有的农业劳动模式由于收益少、风险高、劳动环境差等原因,已经不适应发展需要。同时,近年来国家粮食进口产量逐年提高,粮食安全问题凸显,未来谁种地是必须思考的问题。家庭农场在土地流转政策下成为农业发展的新模式,通过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出提升农户创办意愿的对策,成为当前农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

1 中国家庭农场的发展与特点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小单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模式,于19世纪出现于美国并逐步成为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的农业经营模式。中国家庭农场雏形形成于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部分农户以承包或转包的方式取得大面积土地的经营权,被称作“种粮大户”。进入新世纪后,在城镇化与劳动力转移等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家庭农场在国家政策支持及市场经济推动下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截至2017年全国家庭农场数量已经超过87万户。家庭农场的特点体现在集约化、专业化及特有的规模等方面。通过对人力物力的合理配置有效解决了当前农业生产的兼业化与老龄化问题,有利于通过科学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及经济效益,经营规模兼具集体农场与小农经济的优点,成为当前最为合理的农业经营模式之一。

2 农村农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的影响因素

2.1 个体因素

调查农户创办意愿应当以个体为基础单位,同时创办与经营中家庭成员内往往存在主导者,因此个体因素对创办意愿具有基础性影响作用。经过实证分析,可以将个体因素归纳为性别、年龄、文化水平三项。第一,受到当前社会环境下农业生产力水平的影响,男性劳动力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并且男性改善经济状况的意愿相对女性更强烈,因此女性创办意愿仅为男性0.5倍。第二,30岁以下的低龄农户由于经验较少、资金不足,创办意愿仅为30-39岁农户的23%。而随着年龄增长,40岁以后农户的体力与精力逐渐下降,创办意愿也随之下降。第三,家庭农场的生产活动专业化、管理企业化,因此文化水平也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实证分析的回归系数计算,文化水平每提高一个层次,创办意愿将提高约0.4。

2.2 家庭因素

家庭农场的创办与经营中,农户以家庭作为主体,因此家庭总人口数量、劳动人口比重等劳动力指标对创办意愿具有影响。同时家庭年收入是农户创办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耕地则作为重要生产资料,因此与劳动力共同构成了家庭因素。第一,家庭人口的增加意味着创办力量的增长,因此家庭总人口数量与创办意愿成正比,每增加1人意愿随之增加约0.2。第二,家庭农场创办依靠劳动力,充足的劳动力意味着减少雇佣、节约成本,因此劳动力人口比重越大,创办意愿也就越强。

2.3 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对家庭农场创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及家庭农场的了解程度方面。调查中发现,农村地区对土地流转政策了解较少,政策解读不充分,部分农户担心在土地经营纷争中无法维护自身利益,进而影响到创办意愿。

3 提升农村农户创办家庭农场意愿的对策

3.1 提高农资信贷支持,营造创办环境

在年龄特征及家庭收入情况两项因素的分析中可以发现,资金是创办家庭农场的首要制约因素。生产资料的购买或租赁、劳动力雇佣、技术应用都需要大量资金作为支持,依靠农户自身资金力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提高农资信贷支持力度,成为营造创办环境的重要方式。政府部门是推動家庭农场农资信贷力度的主要力量,在实施中应当采取多级联动、鼓励金融机构放款、信贷与保险共同发展的具体措施。

3.2 加强土地流转宣传,培养创办意识

由于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因素,各地区农户对土地流转的了解程度存在差异,导致社会因素对农户创办意愿起到消极作用。因此,应当加强土地流转、家庭农场的宣传,以加深认知的方式逐步培养创办意识。具体实施中可以采取多媒介传播的方法。首先,农村地区的宣传栏仍然具有一定的传播效果,可以在栏内张贴相关知识、信息,在宣传资料的设计中应当结合农户理解能力,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其次,在宣传资料内公布热线电话,设立专业坐席为有意向的农户提供进一步解答。

3.3 完善示范农场建设,树立创办标杆

家庭农场在大部分农村地区依然属于新兴事物,受制于年龄因素及文化水平因素,部分农户缺乏经营方向与管理能力,加之保守思想的制约,不敢尝试创新。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示范农场的建设出发,树立标杆对周边地区形成辐射,帮助农户开阔视野。示范农场的建设应当把握标准化、市场化、特色化的原则。对示范农场的选择制定严格标准,使其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和展示效果,组织农户参观学习。注重对青年家庭农场主的培养,以标杆带动区域形成集群效应,利用具有地区特色的产品打造品牌,从而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方式。

4 结语

农户在创办家庭农场时会提前考虑后期经营中的各种困难,因此各级政府应当注重公共服务体系的优化,为家庭农场的经营创造保障条件。利用科学技术推广、知识技能培训等方式为家庭农场的创办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兰勇,周孟亮,易朝辉.我国家庭农场金融支持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2015(06).

[2] 肖卫东,杜志雄.家庭农场发展的荷兰样本:经营特征与制度实践[J].中国农村经济,2015(02).

[3] 朱启臻,胡鹏辉,许汉泽.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J].农业经济问题,2014(07).

[4] 黄宗智.“家庭农场”是中国农业的发展出路吗?[J].开放时代,2014(02).

猜你喜欢
家庭农场农业发展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沂源县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对策
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下参与主体目标取向及社会效益分析
家庭农场法律属性探析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汝南县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浅议水利现代化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