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
在教育過程中,若不及时总结反思,也就无法获得经验,从而完善细节。要经常抬起头来看看前面的路,看看走过的路。对过去的自己进行一次认真的评价,在已有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工作目标,调整后面发展的路径,寻找新的方向,让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回想每次从高一着手新班级的建设,在班级制度方面从来都是另起炉灶,给人的感受就是“时时零起步,处处没深度”。
过去所带的班级,可能有非常成熟的规章制度、活动方案(远足拓展、成人仪式)等各种曾经凝聚着心血的思路设计,若能在使用的同时,做一个备份,待到来年面对同一问题时,在已有基础上修改完善,既能有效减负,也能深化发展。何乐而不为呢?
好的文章千千万,可是经常是读过之后就忘得干干净净,更不用说还能转述只言片语了。
针对这种典型的“健忘症”,必须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数据库”,将那些有用的资料素材分门别类收集整理。还有一点很重要,“资料素材”用起来才是自己的,若闲置不用,相当于收藏了一堆垃圾,那么不要也罢。
一件发生过的事件,为什么没能为类似的事件提供借鉴的经验?那是因为没有明确地从过去的故事中寻找可以借鉴的经验。
当别人评价我们是“有经验的班主任”时,那我们的经验又是什么呢?说不出来,因为总结经验的时候太少了。我们应该把处理过的事件梳理一下、概括一下,总结并记录下来,这样才有可能为今后触类旁通做有效的经验沉淀,才有可能成为一名货真价实的“有经验的班主任”。
一个好故事可以让受众产生共鸣,比长篇大论地讲道理要有效。
记得一次期中考试前的诚信教育班会,我的设想是用“狼来了”的故事告诉学生要讲诚信。当时我忽略了一个细节,就是学生对这个故事太熟悉了,结果当我讲到“放羊娃第二次喊‘狼来了”的时候,下面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听我讲。我心里“咯噔”一下:不好,再继续讲下去已经没有意义了。当时我的脑中飞快一转,突然问道:“你们知道第二次喊后的结果吗?”几个学生接口说:“农夫上山后发现又被骗了。”这时我大声说道:“不对!”很快地,所有学生都疑惑地看着我。“结果是没有一个农夫再上山了。”学生们更疑惑了。“放羊娃第一次骗人的时候就失去了诚信,如今的社会,一次失信往往就会带来别人对你永久的不信任。所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了诚信。”听到这里,所有学生都若有所思。这次班会课效果很好,我这个“灵机一动”的故事也成为我教育学生的一个经典故事。
积累故事,也是积累典型的教育案例。若能做到二度反思,则可以对自身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进行滋养,从而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作为一名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目标绝不是那些证书奖状。只会教书,不会积累,到了最后很可能什么都没有留下,再丰富的经验若只是停留在脑海之中,也仅仅就是一些不成熟的念头罢了。若能把过往的一些“家底”拿出来整理一番,就有希望开辟一条自身专业发展的大道,就有希望形成个性化的教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