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丽
促进家校合作是班主任的必修课。然而,在合作中,面对同样的问题,班主任的做法千差万别。不同的做法,必然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同一年级的两个班发生了一样的事——学生偷拿别人东西。
面对拿东西的孩子,A班主任耐心地询问孩子情况,孩子很委屈地说:“我很想吃这些零食,可是妈妈说零食不好,不能吃,也不给我买,看他们吃得很香,于是就……”A班主任一听,觉得孩子挺委屈,于是去商店买了零食给孩子,并告诉孩子以后想吃什么跟家长说,不能随便动别人的东西,这样是不对的。事后,A班主任严肃批评了家长,并抱怨家长不顾孩子的感受。
后来,听说妈妈回家把孩子狠狠揍了一顿,以后每周都给孩子带很多吃的,但孩子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并没有改掉。当老师再询问孩子原因的时候,他再也说不出什么合理的理由了。家长很苦恼,也很无奈,所以每次见到班主任都觉得很不好意思,能躲就躲。
B班的学生偷偷拿了别人的陀螺,事发后,B班主任也先找孩子谈话,跟孩子讲偷拿别人东西的危害。之后B班主任同样联系了家长,说明情况后,和家长一起分析:孩子出现这种情况,一是对‘偷这个概念不明确;二是我们对孩子的关注不够。建议家长给孩子讲一些关于不随意拿别人东西的故事,从侧面引导、教育孩子,但要淡化“偷拿”的概念,淡化事情本身,不要一直拿这件事批评孩子。同时承诺,老师也会保护好孩子的隐私,以后家校一起多关注孩子的需求,不让这类事情再发生。
B班的孩子后来再也没有偷别人的东西,并且家长和班主任成了朋友。
两位老师在处理同一件事情的时候,方法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为什么A班的问题没有解决?而B班却相对圆满呢?回顾整个处理过程,不难发现,A班主任甚至比B班主任做得还要多。但这里有一个细节:B班主任在与家长沟通时,更多的是给家长分析原因,告诉家长具体的方法,而不只是埋怨,这才是有效的沟通。
学校要开民族趣味运动会了,开幕式上,每个班将代表不同的民族进场。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许多班都通过与家委会协商统一购买服装,可是在准备服装的过程中,A班和B班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有个别家长不愿意买服装。班主任陷入两难:不能强制性要求家长买,但服装不统一又影响效果,怎么办?
面对这种情况,A班家委会会长非常负责,自掏腰包为没买服装的孩子买了服装。开幕式时,全班整齐有力,皆大欢喜。事后,班主任自掏腰包将钱转给了会长,并对会长说,这是那两个孩子的家长后来补交的钱。问题就这样愉快地解决了。
B班的一个家长也不愿买服装。科任老师曾建议班主任跟这个孩子的家长谈一谈,但B班主任果断决定:这事不应该由老师跟家长谈。如果孩子特别想参加,就要自己去解决,想办法说服家长。就这样,到了开幕式的前一天,这个女孩着急了,求爸爸到学校找老师。爸爸见女儿反应这样强烈,十分后悔没有买服装,便找到班主任解决这个问题。但已经来不及买服装了。就这样放弃?爸爸看着女儿那么想参加,于心不忍。最后,他和班主任一起想到了一个好办法:结合班级所代表的民族特色和所表演的舞蹈主题,给孩子准备一个漂亮的果盘来庆祝丰收,弥补孩子没有服装的缺憾。就这样,在第二天的开幕式现场,这个没有演出服装的女孩身穿洁白的校服,手里端着一个艳丽的果盘,里面装着班级所代表的民族最典型的物产——玉米和火龙果,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效果很好。
案例中的两位班主任都是善良的。她们无论做什么,都把孩子的发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让每个孩子站在了舞台中央。不过,不同的处理方式,效果却是完全不同的。
A班主任悄无声息地为两个孩子垫付了费用,却把功劳归于家委会。这样做,无疑树立了家委会的威信。那两个被垫付服装费的家长,也许会从心里产生些许不好意思,可能在之后的班级活动中会变得积极主动一些。但也或许没那么乐观:以后每次出现问题,少许不明事理的家长很有可能会养成把问题往班主任或家委会身上推的习惯,而班主任的默不作声,没有及时给家长带来正面的引导,可能会导致这样的习惯蔓延。
B班主任把难题还给了家长自己,且把解铃的机会给了孩子,让孩子来说服家长,让家长最终为自己之前可能不太明智的决定进行补救。这样,不仅让孩子学会了解决难题,也让家长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同时珍惜老师给孩子提供的机会。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处理方式,告诉我们:引领家长,而不是替代家长!
孩子进入三年级,常和家长顶嘴,对家长指手画脚,听不进教导……亲子关系面临严重挑战,但家长往往毫无办法。
A班主任是这样做的:把孩子叫到办公室进行说教,然后再和家長沟通教育方式;B班主任则以此精心设计了一场家长会。
家长会一开始,B班主任就送给孩子和家长一份神秘的“礼物”——亲子照。为了搜集这些照片,B班主任花了两周的课余时间。在观看时,大家很安静,没有一个人说话。家长和孩子聚精会神地欣赏着,幸福地微笑着。
接下来是家长孩子互猜游戏,以此了解家长和孩子彼此的了解程度。
这期间发生了许多小故事。当问起“爸爸最欢做什么”这个问题时,一个孩子不假思索地说:“看手机。”当时,台上的爸爸面红耳赤,非常尴尬。当问到一个妈妈:“你的孩子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她回答:“玩游戏。”孩子却很委屈地说是看书。就这样,在一次次问答中,家长和孩子的心灵不断被冲击着。
接下来的环节是现场测评“你觉得自己和孩子是朋友吗”?半分钟后,觉得是朋友的家长和孩子同时站起来。当时有的家长和孩子“刷”地一下子同时站了起来,有的互相看看,犹豫了一下慢慢站了起来,还有一对父子,爸爸一下子站起来了,儿子却扭扭捏捏不肯站。
最后,亲子共同制订一起相处的约定。现场很活跃,父母和孩子手牵着手,头贴着头,小声商量着,并且把这些约定写在纸片上。
妈妈说:平时,我对孩子的关心不够,方式粗暴,以后我会争取用合理的方法来引导。
孩子说:我以后不会再不耐烦,争取不生气,好好听妈妈的话。
……
也许,这些话无数次从爸爸妈妈嘴里蹦出过,但没有很好地执行。而在家长会上,在温馨的教室里,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域,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自然和谐。孩子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变得那么懂事贴心,现场有不少家长的眼眶湿润了。
面对同样的问题,A班主任采用的方法是说教、沟通,收效甚微,而B班主任设计活动,化教育于无形。所以,家校沟通不能光靠沟通,也许一个活动、一个仪式,胜过千言万语。
面对同样的家校合作问题,不同的班主任做法不同,效果也大不一样。家校合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课程,需要我们用心钻研。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郑中国际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