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声

2018-05-14 09:05
新班主任 2018年9期
关键词:分数女儿目标

由于高考是以分数高低来论成败的,所以一直以来,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孩子的分数都十分重视,分数成了指挥棒。实际上,一个人的成功与分数并不一定成正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如果把人比作树,参天的大树在一些重要的建设中确实有重大的作用,是顶梁柱。但是做不了大树,做一棵小灌木也是很好的。孩子将来做不了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当工人、服务员之类的也未尝不可。

曾经有一篇文章《做一个在路边鼓掌的人》引起很多人的共鸣,文中孩子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才华横溢,而自己的女儿成绩却很一般。班里总共有50个人,每次考试,女儿的排名都是23号。久而久之,她便有了“23号”的外号。父母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虽然成绩一般,但班上所有同学都喜欢她,在教师问“你最欣赏班里的哪位同学”时,全班同学都选了她。文中的班主任感叹道:“你这个女儿,虽说成绩一般,可为人实在很优秀啊!”孩子认真地告诉母亲:“妈妈,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可见,并不是分数高的孩子才优秀。

如果我们的孩子说:“妈妈,我不想做一棵参天大树,我想做一棵小灌木。”请你赞同他的观点:“做一棵小灌木也挺好的!”

(湖北省当阳市东门小学 江丽华)

我女儿从小学到初一成绩一直不错,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也考得很好,她便有些骄傲,之后有一段时间明显看出学习状态比较松散,没有那么踏实认真,父母的劝告也听不进去。直到初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成绩大幅度下滑,她才意识到出了问题。我并没有责骂她,只是让她吃一堑长一智,赶紧端正态度,努力赶上去。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她学习的确很认真,遗憾的是期中考试并没有如她所愿回到之前的排名,反而又下滑了一截。受此挫败,她的自信受到了挑战,她很难受地对我说,恐怕再也赶不上去了。

如果此时我对她采取斥骂的方式,恐怕孩子真的会对自己失望并就此沉沦下去了。孩子并不是不希望自己考好,只是当她的努力看不到成果时,会逐渐失去自信。我一方面告訴她学习竞争激烈,同学们都在力争上游,她之前的松懈不可能靠短短的一段时间努力就能弥补,但只要她持续不断地努力,一定能达成目标。另一方面,我告诉她:你是我们最宝贝的女儿,无论成绩好坏,我们都爱你,看到你在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我们就会很欣慰。感受到父母对她毫无保留的爱和支持之后,女儿的决心更坚定了,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终于在后来的考试中稳步上升,实现了她自己制订的目标。

当读到志超的案例时,我仿佛看到了那时彷徨无助的女儿。孩子遇到问题,渴望理解、需要帮助,可是作为家长,并没有设身处地考虑孩子的心情,没有与孩子推心置腹地沟通,了解他遇到的困难,没有在孩子孤独无助时给予鼓励与帮助,反倒是一味地责骂孩子,孩子怎么能获得前进的动力呢?孩子所面临的学习压力是非常大的,家长和老师都应该认识到这一点,要不断地鼓励孩子,把孩子从挫折感中拉出来,向孩子传递信任,给孩子战胜困难的勇气。

(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实验小学 徐 艳)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我们应在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起点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合理地进行目标预设,准确给予评价,科学地进行教育引导。

一方面,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进行目标预设。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他们对什么感兴趣,有哪方面特殊爱好和特长,需要弥补哪些方面,都要做到心中有数。如,孩子性格内向,不善交际,不够大胆主动,我们就要注重培养孩子积极勇敢的个性和人格;如果孩子做事马虎,经常丢三落四,我们就要在培养孩子的胆大心细上下功夫。

另一方面,根据学生的能力起点因材施教。学生不是机器零件,他们是活生生的人,存在个体差异。如果对他们实施“圈养”,实行单调乏味的、统一的、强行的教育,他们就会如笼中的小鸟失去自由;如果对他们肆意“放养”,完全放任自流,他们就会像脱缰的野马,失去前进的方向。对于那些学习自觉性较高,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我们可以放手让他们自己合作讨论,探究知识,从而学有所得;对于那些学习起点低,学习主动性不强的学生,我们则应适当放低要求,实施分层教学,注重个别辅导,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在原有的基础逐渐进步和提高;对少数成绩不好、存在品行问题的学生,则应倾注慈母般的关爱,对他们不放弃,不拒绝,不歧视,捕捉其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给他们合适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促使他们不断进步,不断转变,不断提高自己。

(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实验学校 钟乐江)

作为家长,怎样才能给孩子适度的期望,让孩子轻装上阵、健康发展呢?

首先,家长要了解孩子,根据孩子实际情况设定期望目标。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的差异,孩子在知识基础、能力水平、自我监控、学习成绩等方面都会表现得不一样。家长在对孩子予以期望时,不能一味地攀比,为孩子设定过高的、不切合实际的目标,而是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找准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为孩子量身定制难易适中的学习目标。

其次,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制定目标。很多时候,家长一厢情愿地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些理想或意愿并不是孩子所需要的,孩子内心难以产生相应的实现动机,更不会有行动上的努力。家长要让孩子参与目标的设定,让孩子对目标有一定的理解和实现可能性的预估,从而自行决定是否将其作为目标。只有孩子预估通过努力能达到的目标才能转化为孩子的内在动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在行动上付诸实践和努力。

第三,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时向孩子做出积极的反馈,让孩子知道结果和期望目标的差距,这有利于孩子做到知己知彼,从而调整或变更达成目标的路径或方式。家长在对孩子学习表现及其结果做出反馈之后,还应该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如引导孩子分析问题,查找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或方法等,而不是袖手旁观,更不是在孩子失败的时候指责和批评。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只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让孩子产生失败感、畏惧感,不利于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 王方全)

责任编辑 陈建军

猜你喜欢
分数女儿目标
一种快速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把握物理难点,分数更上一步
和女儿的日常
……的近似分数的若干美妙性质
奇妙分数与特殊数列自动生成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
女儿爱上了串门
我给女儿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