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清
摘 要:本文基于2016年我国38个工业行业发展水平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我国工业发展水平进行探索分析。结果显示,我国工业行业在经济效益与技术水平发展方面呈现出明显差异,专用设备制造业等工业行业在经济效益与技术发展两方面都表现出明显优势。
关键词:工业;技术水平;经济效益
文章编号:1004-7026(2018)05-0097-01 中国图书分类号:F426 文献标志码:A
1 指标介绍与方法说明
1.1 指标介绍
我们主要从两方面对工业行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别为技术发展水平与经济效益。其中,技术发展水平指标包括R&D人员数目、R&D经费、R&D项目数、专利申请件数、发明专利与有效发明专利数目,即本文以行业在科研上的投入与产出作为行业技术发展水平的代表。经济效益指标包含产成品、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利润总额以及平均用工人数8个指标。
1.2 方法说明
因子分析法是对协方差阵的逼近,然后采用降维思想,以少数综合因子代表样本中变量,从而解释已有数据集合。具体为首先将指标向量化,然后通过相关系数矩阵来判断变量之间的相关性[2]。当变量间相关程度较高时,便可以用因子分析法,并用累计贡献率来选择因子个数,在最终所选择的因子中,最大化的保留原始数据的方差。
2 实证分析
文章首先根据KMO值与Bartlett检验判断了数据是否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 KMO值为0.76,Bartlett结果显示sig值为0,结果表明本文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然后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工业行业的14个指标数据进行了降维。在结果中,第一个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45.136%,第二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40.632%,两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85.768%,即两个主因子共解释了样本85.798%的信息,结果具有代表性。
在得出主因子之后,本文采取方差最大化的方法进行因子旋转,结果显示主因子F1代表经济效益,即F1代表了产成品、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以及利润总额、平均用工人数。这其中产成品、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总额是对各个行业的经营成果的反映。第二个主因子代表了行业技术发展水平,说明了各个工业行业科研经费的投入与科研成果的情况。我们用公式表示主因子与原变量之间的关系(式1、2)。
F1=0.914产成品+0.971主营业务收入+0.96主营业务成本+0.883利润总额+0.895平均用工人数
(1)
F2=0.981R&D人员数目+0.959R&D经费+0.942专利申请件数+0.968发明专利数目+0.957有效发明专利数目
(2)
接下来本文根据上述两个公式计算出各个工业行业的因子得分,首先我们对各工业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在主成分2中,得分最高的行业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36),远高于其他产业。在排名前十的行业中,主要为化工行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以及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这些行业在技术研究上的投入较高,并且具有较多的专利成果,而金属加工行业、服装制造业、石油加工行业的得分较低。这是因为我国工业行业中,生产设备的研发与改进主要依赖于高新技术制造业,从而其余产业在技术改进上的投入以及专利数目相对较低。然后我们对主成分1上各行业的得分进行分析研究。在主成分1中得分最高的行业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业得分与其相近,均高于2分,这说明这两个行业的经营规模以及经济效益较高,对经济发展有较强的直接推动作用。值得我们注意的行业为在两方面得分都比较高的行业,包含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与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些行业是属于我国高新技术制造业范畴的,因此在技术发展水平上与经济效益方面都有较高的得分,也可得出这些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对自身以及其余行业的发展都有较大作用。
3 建议
通过对我国38个工业行业进行分析,本文认为在工业行业中,政府应选择优势行业优先进行发展,例如专用设备制造业与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两个行业技术与高新技术制造业,拥有较高的技术发展水平,同时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对经济发展以及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都很明顯。
参考文献:
[1]林海明,张文霖.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的异同和SPSS软件[J].统计研究,2005(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