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须深扎的诗树

2018-05-14 10:27蒋涌
星星·诗歌理论 2018年1期

蒋涌

李自国是当代著名诗人,《星星》诗刊副主编,在卓有成就的编务及“树人”之余,李自国勤于创作,才气纵横。已有海量作品登载于《人民文学》《人民日报》《解放军报》《诗刊》等数十家国内最具权威性的报刊;已出版的个人诗集和诗论集有《第三只眼睛》《告诉世界》《场》《大海的诞生》《遥向你的花季》《水洗的歌谣》《深埋记忆的挽歌》《生命之盐》《西村诗话》《行走的森林》等12部;他的诗作,在全国各类赛事和评选中,一度如黑马争先,并被收入美国、新加坡和国内40多种选集。

在李自国的《告诉世界》序文中,四川文坛的泰斗马识途曾写下:“有些后起之秀,寒窗累月,呕心沥血,写出并不坏的作品来,却东投西送,无处受用,稿件如泥牛入海,渺无消息,最好不过收到一封油印的退稿信。其中未必没有伯乐发现而呻吟在盐车之下的千里马。”李自国在自贡市文联的顶头上司魏明伦则在序文中侃侃而谈:“李自国欣逢改革开放盛世,得天独厚,一面继承傅仇的森林热恋,一面追求比前辈更加深沉的森林思辨”,魏明伦对比傅仇与李自国的诗风异同,率直发声:“就内涵而言,《黑森林梦幻曲》显然超越《伐木声声》,将大森林升华为全人类的精神载体,升华为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国。古有‘花痴,今有‘林痴,傅仇泉下英灵不昧,必会引李自国为同侪,理解青年的诗风,支持青年的探索。”

在悠长的岁月里,李自国颇像是一棵寂寞于掌声和喝彩之外的孤松,朝朝暮暮枝揽光霞接良禽,已见风骨嶙峋地挺拔于异质成材的中国诗林。

为森林喊“痛”

李自国这个“林痴”,首先是个“诗痴”,他视诗歌为生命,以写诗为使命。即令在人来人往、车来车去的街头,他依旧陷入醉诗的状况,甚至有人笑话,他一度为构思诗歌头撞过路边的水泥电杆。

李自国出生在一个契诃夫笔下那类心灵善良、生活清寒的乡村医生的家庭,家中兄妹的多和人生磨难的多,导致他的父母腾不出精力来规范他的个性,从而赐予了他宽裕空间去放牧异想天开。他曾经这样描写过自己的父亲:“唯一的嗜好是酒。他生性刚烈,脾气暴躁,发怒后的‘敌人是家里的家具,但扔出去不到五分钟又捡回来。靠他可怜的薪水和母亲的手工活,养大了我们兄妹六个,这在那个年头已经是惊人的创举。”十四岁那年,李自国辍学后离家出走,乘上一条江轮到雷波森工局下属的林场伐木、开山放炮、架桥铺路,亲身体验到要炼成一个“谦卑的人”需要多少“伟大的压力”。漂泊归来,又在家乡附近的龙贯山、青山岭林场务工,直到1978年考入宜宾卫校就学。这一段路不好走的不平凡经历,为李自国热爱的诗歌创作染上一色抹不掉的森林绿。

在李自国笔下,一首首森林诗欢悦罕见,隐痛难掩。他在《黑森林梦幻曲》的开卷诗《新鲜的世界就此展开》中,以颤栗琴弦发出咏叹:

“一年的故事从手上开始了/刺柏与指端连在一起/信念与藤条缠绕一起/日夜变幻出山神之造型/这是护林仔的民谣/行至一株株茶树/荡起姐妹们的倦美/仿佛经历太多夜露朝花/捕云捉月都茫茫……”

这样的诗,字行间有生的努力、梦的朦胧、美的渴望,也有前程莫测的忐忑和幻灭逆袭的余悸,多少带一些想高歌又放不开嗓门的压抑,想追寻又不知何去何从的迷惘,这恰好折射出光霞万丈的晴空下却挥拂不去刀斧狂伐的沉痛记忆,绕梁音韵中亦飘出了几分酸涩,几分困惑,几分不死心的祈愿,从而使后续篇什都笼罩着一味剪不断理还乱的愁绪,与抓不住放不开的苍凉。

《来不及回忆的森林呵》一诗,是李自国初试锋芒的作品之一,其情感饱满、思辨深透:

“天空和树一起伐倒了/星星掉下来/林涛的歌谣掉下来/树脸的刀疤像裂开的嘴唇/嘲笑倒下的父亲依然是树/依然像树发芽像月光生满树根/他不愿再作父亲的墓碑了……”

在另一首诗歌《葬礼,在深山里举行》中,李自国唱出了悲不可抑的挽歌:

“他是在百伐战争中/被一群野蛮和愚昧伐倒的/想以叶落归根的创举/覆盖岁月的荒凉人心的空白/唤醒这部世世代代遗传的生物链上/还在拆散还在毁灭它的人们……/那场造林运动送走那么多历史过客/竟夺走了一颗高贵的头颅飞翔的灵魂……/于是,山洞的杉皮屋倾斜了/鹫鹰破译了一双双鹰翅扇动的眼神/于是,经雀鸟国会反复商定/葬礼,在年年三月十二日举行”。

三月十二日,是中国法定的植树节,李自国在这一天极乐生悲,为“百伐”中阵亡的人们和树们唱起了挽歌,其初衷当然是祈愿悲剧不再重演,绿色的生机伴随空间的无涯和时间的无限得以永恒,诗人视角的穿透力和捕捉题材的敏锐力,令人叹服。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创作了一个使人触目惊心的词语“百伐”,极易唤醒人们拯救林运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为城市品“味”

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盐都人,李自国不单先行一步地注视、发掘和弘扬文化,并且他的书写具有刷新纪录的广度、深度、精度与美度,至今属于自贡诗人中的佼佼者。他在挖掘盐都的历史的同时,亦把自己诗行介入其中植入其中,使自己作品因凸显盐粒、盐质而珍贵,并成为盐都文化脉络的承续者和传播者。

《天车》一诗,他以先锋派诗风速写盐场:“每年采卤归来,总要将不幸/醉倒杯里。将日子打磨成水/重又闪现的波光/复活古老的光荣与粗唇”,寥寥几笔便鮮活地勾勒出了古盐都盛衰起落的千载沧桑。李自国的诗行,不似众多的盐都乏善可陈的泛泛诗流,他们毫不掩饰自己不加节制的虚吹,以致把一个城市漫画式地变形为虚骄、虚荣与虚浮。李自国诗章的主题则宛如歌曲《梦驼铃》中的咏叹:“风沙挥不去映在历史的血痕,风沙挥不去苍白海棠血泪”,它每每使人惊愕过后,意犹未尽,掩卷沉思。例如,他在《盐,古朴而新鲜》中别具一格地写下:

“将那些有关盐的书籍/随意翻开/会碰见一群古朴的人/手把盐罐/在书中反复触动的文字上面/挂着一年一月/朝自流井方向移来//他高喊着我的乳名/身着褴褛的绵长衣衫/妻子抱着月亮/流落在外/将近一个朝代/他把那口老井的地理和方位/告诉我多年/我坐在采卤天车下/流泪 或者勇往直前/我不是倾心他开采的一切/周身疲软的骨头/因盐而坚硬 自命不凡……”

李自国的书写深邃而动人,他不屑于效仿那类得意忘形的势利眼,把一部盐都史瘦身为盐商史,把现实拜金扭曲为历史拜金,那些人遣词造句的嗜好和习惯是选择珠光宝气的奢华富贵,反而折射出其内心世界俗不可耐的一贫如洗,只好把可怜巴巴的乞求目光投向一扇扇朱红豪门。

李自国数度凭吊古盐场,他笔下的《自流井》字里行间既有血热,亦有悲怆:

“在百年前,在中国最大的产盐场,生衍不息/曾祖父因你发家又败家/跳井又逃井的故事/耗尽数万两银子也不见底的故事呵/穷尽长夜的睡眠之后/千米深的古井/又成为一种绳的象征……”

他的诗句,还原了盐都的古朴底色,把百年风云际会和世代命运浓缩为直笔书写的沉雄文笔,他所闻不光是那类铜板串或银元堆相互碰撞的脆响,还有功亏一篑的挫折和徒劳无益的付出,无疑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筚路蓝缕的奋斗和百折不挠的血性。

为人生追“梦”

常人信奉“民以食為天”,作为诗人李自国似乎趋向于“人以诗为天”,诗行是他的命根子,音韵是他的佐酒菜,诗集则是酝酿美梦的头枕和温床。

李自国一直在种梦、追梦,认真追溯一下李自国的诗歌地图和平生足迹,可以将他划为诗人中的三毛,他的“橄榄树”是永远在追寻又永远缥缈于天际的诗境。他是四川诗坛的“守望哨”和“守夜人”,他睁着眼睛数星星,闭着眼睛做好梦,请读他的《熟悉一个城市要耗掉几片月光》:“ 你如一片月光/ 斜斜地插在我的脸上/ 我的胎记 指纹 血型/被你一遍遍照耀了/我守望过的始祖鸟/又在你白茫茫的头顶翱翔/ 岁月是一枚熟透的苹果/掉在地上的耳朵/拾起一片退缩的海洋/ 远古的夕阳在群楼间传呼什么/爬满虫迹的纪元//接受了多少少年天子的闯荡/ 你是我青春的模样吗/ 在视野与奇想之间/釜溪河畔 古盐井里跳出的/那只井底之蛙/还有什么要相信/还有什么要思想//啊 自贡我的灵魂/在你抚问过的身子上复活了/这匹流亡北平的野马/发现世界原是一个墓场/当月裹住我 你的世纪/会泻下我驰过的仰望吗”这首想象力奇崛的诗歌,为虚无缥缈而快乐,为快乐而虚无缥缈,有欢悦亦有惆怅,极富李自国特色。也许,李自国做食人间烟火的事情未必件件靠谱,作不食人间烟火的诗歌则件件靠谱。假使谁要立论“写诗的人过分浪漫”,其支撑论点的论据找李自国讨要,大抵不会落空。

《南方的重量》是李自国初出茅庐时期的作品,好像受了某个“诗魔”的影响,诗风不输先锋派的先锋,现代派的现代:“有表妹细的秤杆量过/有苏堤长的秤杆量过/有小巷深的秤杆量过/量出我杏花春雨的美丽忧伤/南方是一首唐诗的重量……”为了称出唐诗的重量,李自国曾专程到浔阳江头去寻找那位歌女弹过琵琶的客船,到寒山寺去听夜半撞钟的鸣声,到西湖断桥上去等候花朵一般的表妹,真诗人的性情就像浪迹天涯的三毛,去为构思梦一样美的诗句乐此不疲地豪掷脚步和散银。

在《独步荒野》中,李自国激情潮汐,诗句如奔马扬蹄状:“期待已久的驰骋/超然独立的英雄血性/还有什么胜负可言/漂泊者无尽的旅途/靠如此的顿首与沉着/心,已长出烈马长鬃/该将什么坚守又将什么放弃/跨上梦寐的夕阳吧”。末尾之句,使人联想俄罗斯桂冠诗人莱蒙托夫成名诗《帆》中的经典三叹:“到遥远的异地它寻找什么?它把什么抛在故乡?”“它不是在寻找幸福,也不是在幸福中逃亡!”“不安分的帆儿却渴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蕴藏!”莱蒙托夫的诗歌具有惊涛骇浪中把握心理平衡的超凡定力,李自国的诗歌却有“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的超拔淡然,前者是渴望冲向风暴去领教和驾驭宿命,后者是出笼鸟般痛快展翼的心灵释放。

曾供职《诗刊》编辑部的著名诗评家朱先树为李自国诗集《水洗的歌谣》作序时指出:“李自国诗歌创作总的说来,自觉意识是强烈的,不固守而积极进取。生活和体验本身是丰富多样的,可贵在他能从自我实际出发,不断发现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美丽的诗篇。我以为他的下一步的努力,则应把创作力作,拿出‘拳头产品当主要任务了。诗的数量对于一个诗人来说是重要的,但如果有几首或几组能给人印象更深刻,让人能记住,甚或能在读者中广泛流传,那么一个真正的诗人形象就可以突现于诗坛了。”历经二十余年的努力,李自国显然没有辜负朱先树这一番殷切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