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杰 李孜旭
扶贫是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是目前全国上下重点关注的话题s努力地方向。但是在扶贫中,很多的贫困人口因为自身条件和所处环境较差,或是被自身的懒汉思想所困,亦或是遭受意外,致使这些人本身不具备持续性的创造财富的能力或意愿,如果再没有相应的防范返贫机制,这部分人很容易在扶贫后再返贫。故此,在扶贫的同对应当加强防范返贫的措施研究,如此才可以让贫困人口真正脱贫。
贫困 脱贫 返贫
背景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而扶贫对于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中共十五大首次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的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到来,这是检验全党全国努力地最好标准。为了更好更快的达到这一奋斗目标,自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扶贫脱贫工作,并且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走访湖南湘西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划时代的扶贫概念。2013-2017年这五年间,全国农村累计脱贫5564万人,近乎相当于英国的人口数量。这种成绩是可喜的、骄人的。但是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00年的10.2%下降到2017年的3.1%。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首席经濟学家万喆曾在《国际经济评论》(2016年第6期)的《新形势下中国贫困新趋势和解决路径探究》一文中提到,农村的返贫率通常较高,其中2009年贫困人口中就有62%为返贫人口。就目前而言,脱贫再返贫仍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正如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所言,最后的30%的贫困人口是最难脱贫的,因为老年人、病人、残疾人等特殊贫困群众越往后比例会越高。
返贫原因的思考
(l)孤寡老人、残障人士。这部分人群是脱贫攻坚行动中,最难帮扶的一群人,也是脱贫后最容易返贫的一类人。首先,由于其本身年龄、身体因素决定了其不能通过自己的劳动(在相对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解决自己的温饱。如果他们有着家人帮着照料,那么脱贫后通过家人的辛勤与努力,其自然不会返贫;如果他们孤身一人或者亲人亦是同样的问题,那么其在失去贫困救济金与政府补贴后会立马再次陷入贫困。故此这部分贫闲人群在一定程度上是最难保证其在脱贫后不返贫的人群。
(2)外部环境困苦。“要想富,先修路”,这说明富裕在自身努力的同时也离不开好的外界条件的配合。比如,交通便利地区可以由工商界和当地政府共同实行相关策略,通过就地帮扶农产品、建厂、开展旅游开发等方法,这是实现脱贫的好方法。但是同样情况下,没有好的交通环境或者没有良好的经济环境,想要维持这样子一个状态是不易的,因此会导致部分返贫情况的发生。
(3)思想未脱贫人群。思想未脱贫并不代表着这群人不愿意脱贫,而是说他们的思想觉悟比较低,有一种懒汉思维,希望依赖他人搭一搭便车,而不是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脱贫致富。哪怕政府、企业帮这群人安排了工作,他们仍旧会在不久的未来,因为这种或者那种等等各种因素而放弃工作,重新回到以前贫困生活。
(4)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主要是指一些突发的不好的导致了不好结果的事件。比如,某家人平平常常的日子,却因为家人身患重大疾病,为了治病而拖垮整个家庭的;或者是因为交通意外事故等,导致家人重伤未亡等等。诸如此类的意外事故使得家庭遭受巨大打击使得原本普通的家庭编的贫困。
防范返贫的方法
考虑到上述情况的存在,应采取釜底抽薪之法,从根本解决返贫的可能,真正的巩固扶贫成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
(1)健全社会养老与帮扶机制。对于鳏寡孤独者,基本没有亲人或者亲人也是自身条件极度有限,家庭赡养能力极低。这类人是扶贫防止返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想要让他们真正的远离贫困,真正有效的办法之一便是由政府牵头、企业与志愿者加入共同从资金、陪护等方面给与他们全面的帮助,但是这种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需要识别出真正无法靠着劳动的养活自己的人群。
(2)整体搬迁村落。对于交通极其不便利的地区,应当考虑实行异地搬迁的扶贫政策。正如前文所考虑的,交通不便利的情况,外部资助是有限的并不能真正打开脱贫的局面。因为交通的不便且政府与工商界不能无穷尽的援助,所以外界的资助并不能源源不断的输入,而且如果在这些地区建设道路等,难度很大不易操作且回报较低。故此,异地搬迁扶贫是个好的选择。
(3)推进教育扶贫。在目前而言,不少贫困人口存在懒汉思想,渴望“搭上福利的便车”,从宏观来看,大部分贫穷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高,拥有懒汉思想的人受教育程度也是普遍不高。在目前高度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社会中,受教育程度不高意味着可获得的劳动岗位变少了,而且额意味着思想觉悟的不高。故此,想要让贫困人口更好的额就业、摆脱懒汉思想就必须要深入推进教育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4)大病保险制度。这一项目覆盖面极度广的基础医疗保险制度是中国独创的,也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在2012年就被提出并且实施了。此制度,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推广,主要预防的是居民因重大疾病而产生的高额医疗费用。
总结
深究返贫的原因与寻找预防返贫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集中高效的扶贫。当然真正的导致返贫的因素可能并不止这些,解决返贫的方法也不止上述列的,必然还有本文未考虑到的内容。故此,想要真正的消除贫困,实现全面小康,不是一个人、某一群体努力就可以的,这需要接下来几年中全党全国的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1]王嘉毅,封清云,张金.教育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J].教育研究,2016, 37(07)
[2]宫留记.政府主导下市场化扶贫机制的构建与创新模式研究一一基于精准扶贫视角[J].中国软科学,2016(05)
[3]张永丽,卢晓.贫困性质转变下多维贫困及原因的识别一一以甘肃省皋兰县六合村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