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亚帅
冲突它是具有双面性的,冲突应该是适度的积极的,合理的处理冲突能加强各部门的交流协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共同目标的实现。由于内部审计的作用是解决企业内部的消极因素带来的问题,因此各相关者之间都可能发生矛盾,于是本文在分析了内部审计之间存在冲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内部审计冲突种类以及该怎样应对冲突的一些理论依据,并对这些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明。以此提出解决方案,即在冲突处理的过程中,要通过学习建立组织之间的共同目标和发展方向,还要建立应对冲突的发展机制,比如为了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化解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可以建立相应的沟通机构和培训机构。
内部审计 潜在冲突 组织层面
引言
内部审计无法彻底避免冲突的问题,其产生的冲突已经与内部审计这类工作融为一体。内部审计所产生的潜在的冲突复杂多样,其表现形式大致为各部门之间的冲突,如与高管间的冲突,与有关职能部门间的冲突,这些部门一旦成为被审计部门,可能会形成与内审部门直接的冲突。当前的文献已经对潜在冲突的划分和类型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大多数的学者选择从解决方案进行研究,结果主要综合起来是从强化内审部门职员的沟通能力与协调能力入手,強化职员执业的素质和素养,通过进行内部审计外包的方式,找寻解决冲突的办法。学者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冲突的类型,冲突的影响因素,冲突的划分及解决对策,对于内审冲突的综合研究还没有一个科学且系统的框架,国外著名学者罗宾斯曾提出“冲突三要素”这样一个观念,本文在此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将该观念结合内部审计的冲突,并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类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
内部审计潜在冲突的划分
(1)内部审计在确认与咨询方面的冲突 - 内部审计在职能上的冲突
作为抑制组织内不利因素的一种机制,内部审计有两个主要功能: 确认和咨询。确认主要是找不利因素,而咨询主要是帮助找出不利因素的原因。 内部审计咨询有两种情况。 一是作为审计建议的推进机制,协助审计部门和有关部门落实审计建议。由于此咨询基于确认,因此通常称为后续咨询。 另一种情况与确认无关,这是一个作为独立项目进行的咨询,以回应内部单位的要求。确认和协商存在潜在的冲突,主要在三个方面体现出来。首先,内部审计资源的两个相互竞争的要求造成了两者之间的冲突。其次,磋商会导致确认独立性的损害。有关于后续咨询的方面,即使不影响完成过的确认业务,但询问具体事项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具体事项后,内部审计部门的影子力量得到加强。 后来,如果内部审计部门想再次确认这件事情,这相当于一定程度的自我反省。是无意义的,使得独立性会受到严重的损害。
(2)不同的领导者之间的需求存在冲突 - 内部审计要求之间的冲突
国际投资协会主张内部审计部门应该是“一个仆人和两个主人”的形式。在行政管理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应向CEO提供报告。关键问题是两位领导可能对内部审计有不同的产品要求。在正常情况下,审计委员会可能会更加重视内部审计确认产品,这些确认主要集中在组织的最高管理层。重要的内部控制作为组织绩效评估的主要财务和非财务指标。这些确认方面的业务,它为审计委员会履行自己的职责提供了非常准确的决策信息。
(3)内部审计的自然冲突之一: 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
内部审计只是组织中的一个部门,它只是承担组织中的一部分职能,但是他可能存在与其他部门中的冲突部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部审计无论发现了什么问题,该问题肯定与某相关部门有关系,可能是由于某相关部门管理上的疏忽,内部审计发现问题一定要找到,并指出有关部门工作的不足之处,这无疑给有关部门肯定了问题,这将导致内部审计部门与有关部门发生冲突,并会引起有关部门的不满。第二,内部审计部门发现问题时,必须提出相应的管理制度。使得该管理制度并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尽管该管理制度能够很好的解决出现的问题,但是由于内部审计部门与出现问题的部门是两个单独的部门,有关部门不一定接受内部审计部门提供的新管理体系。问题是依然存在的,并没有得到解决。这主要是内部审计部门与该部门认同上的差异造成的。三是,如果内部审计部门想用一定的方法干预有问题的部门,并要纠正有关部门,由于内部审计部门不太熟悉该部门的运行情况,可能会导致制定的部门章程并不一定适合该相关部门,也有可能在整改的过程中会影响到该部门的工作进展程度,使得该部门不愿接受新的整改章程,这使得该部门不愿积极配合内部审计部门。以上讨论是这些职能部门不被视为审计部门,如果他们被视为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与该单位之间就会出现冲突,因此,它们只能被看作被审计单位。
(4)内部审计冲突的性质二 - 与被审计单位发生冲突
内审应对不利因素与被审部门有直接关系。内部审计部门发现问题并解释说,被审计单位在管理或运营程序方面存在问题,内部审计部门必须指出这些问题。实际上,内部审计部门认为这一发现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措施,但被审计部门认为如何掩盖问题是对自身的激励。
内部审计潜在冲突的对策
(1)培养和树立正确的冲突观
在一个企业中,如果部门之间的关系很好很融洽,这样的话矛盾和冲突就被掩盖了,问题就不能够表现出来,更不可能得到解决,反而更加的对公司的管理不利,对公司的发展有很大的安全隐患。而且组织里面的冲突是有双面性的,正常的冲突,不同的部门如果处理得当会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但是不同的部门冲突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造成组织工作的混乱,造成公司管理水平的下降,应该尽量的去避免对冲突处理不得当的发生。其实管理层、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三个部门应该是一致的,管理层通过发现、评测和控制风险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的。这三者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使得各部门间的冲突能够处理得当,为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定打下了良好基础。
(2)建立跨部门沟通机制
按接触假说理论来说,不同部门成员之间的联系,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关系,容易使意见达成一致,更有利于交流互助,有利于降低冲突发生的机率。所以,不同部门之间沟通机制的建立,比如角色互换、不同部门间的沟通和交流以及信息方面的交流都有助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冲突的发生。审计方面的沟通贯穿了内部审计的各各环节之中,针对于被监管部门对内部审计工作感到抵触心里的状态,可以让被监管部门的相关管理层参与到审计目标的制定或者参与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过程中以及将通过审计工作的所有发现包括对被监管部门的肯定都要及时向被审计部门报告,以此与被监管部门取得更好的联系。
(3)建立企业的共同愿景
不同部門之间产生冲突的很大原因在于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高于一切部门利益的共同组织目标和共同使命。不同部门之间要建立共同的愿景,就要加强组织间的交流和学习,还要加强各部门间的团队协作意识。被审计部门应该意识到内部审计部门对它来说是一种促进和协作的关系,而并非是敌对的态度,最终结果都是为了促进企业共同目标的实现。并且自己在从事审计工作时要保持时时刻刻为他人服务的心态,而并非要把自己看作监督人员来监督、评判别人的工作进展。同时也不能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应该听取别人的意见,看看被审计部门有没有什么新的见解,否则的话会给它们造成很大的压力,严重的话被审计部门的员工会产生抵触的心里情绪。
(4)建立培训机制培训机制
内部审计部门的员工可以到其他被监管的部门去培训,这样的话不仅可以加强个部门间的交流,而且审计部门对被审计单位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感知,同时可以减少因语言理解方面等而产生的偏差,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也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熟悉程度,避免因沟通障碍而产生的分歧。增进了审计部门和被审计部门的联系,使得双方能够更好的理解对方的工作。这改变了双方的态度和行为,增强了组织间的协作意识。
结论
冲突它是具有双面性的,冲突应该是适度的积极的,合理的处理冲突能加强各部门的交流协作,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共同目标的实现。在冲突处理的过程中,要通过学习建立组织之间的共同目标和发展方向,还要建立应对冲突的发展机制,比如为了加强各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化解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可以建立相应的沟通机构和培训机构,为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落实。能够深刻的意识到内部审计和被审计部门之间的冲突,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是内部审计制度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在分析了内部审计之间存在冲突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内部审计冲突种类以及该怎样应对冲突的一些理论依据,并对这些理论依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明。从本文的研究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到,内部审计与被审计部门存在冲突是必然的,这是内部审计的一个负面因素。有些是针对一些特殊的冲突而采取的一些针对性的方案。
[1]郑石桥. 内部审计潜在冲突及其应对:理论框架和例证分析[J].会计之友,2017(12):129-132.
[2]王旭辉,时现,魏瑾. 化解内部审计潜在冲突的方法[J]. 审计研究,2011(01):63-68.
[3]冯均科. 内部审计发展:边缘化还是回归?[J].审计研究,2013(02):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