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初探

2018-05-14 08:55刘晓佳
财讯 2018年13期
关键词:名胜区风景景区

刘晓佳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旅游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文化要素影响力日益见长,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休市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景区,规划面积为135平方公里,景观分为人文和自然景观。本文通过梳理绵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文化旅游品牌的相关建议。

绵山风景名胜区

文化旅游 品牌建设

绵山风景名区,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景区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绵山风景名胜区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文化底蕴深厚,共有14个大景点,360余个小景点。近年来,绵山风景名胜区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化旅游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并不高,这严重制约了景区的长远发展。因此,本文对绵山风景名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绵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和优势

(1)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是当代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经阶段。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用文化品牌推动旅游产业发展,进入“第三代竞争”期间的旅游产业发展,应以品牌为焦点。当下,旅游文化品牌竞争日渐激烈,旅游景区必须有自己的品牌,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能有效实现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旅游品牌重点依赖于文化特征及其相对稳定性。绵山风景名胜区虽然是一个景区,但也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积淀,发展文化旅游品牌可以很好的保存其历史文化传统,从而得到更好发展。

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可以提高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文化旅游品牌具有独特的市场影响力,能够为景区带来利润,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文化旅游品牌建设将人才开发、文化资源保护、技术创新等紧密结合,共同发挥品牌优势,能提高景区竞争力。

(2)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优势

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仙境绵山,是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寒食节)的发源地,主推净禅双修,是革命遗址、寺庙、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的聚集地,是享受文化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交通区位优越。绵山风景名区位于介休市西南的绵山镇,毗邻介休火车站,北距省会太原137公里,南至临汾135公里,处于山西省南北交通枢纽地带。

开发模式先进。绵山风景名胜区很早就实行了“3权分离”的发展模式,即将经营权、管理权和所有权相分离,为景区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绵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问题

(1)文化旅游品牌缺失

品牌意识淡薄。绵山风景名胜区尽管文化旅游资源相对丰富,但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环境分析和市场细分不到位,没有从品牌经营的角度认识到品牌对景区发展的战略意义,没有形成统一的旅游文化品牌建设的战略规划。

产品相对匮乏。尽管绵山风景名胜区的文化旅游资源品质较高,但其产品开发一直遵循资源导向原则,导致产品种类单一,只有观光度假旅游产品一种类型。而且产品的创新程度低,缺乏新意,同质化程度严重,无法满足游客个性化的旅游需求。

(2)景区设计缺乏人性化

景区小型交通不便利。绵山风景名胜区已经形成的交通模式,面对巨大的客流压力捉襟见肘。观光巴士数量不足,从景区到各类交通集散点车程较长;景区接送车管理不善,没有注明发车时间和停车地点,给游客造成很大不便。

游览线路设计不合理。从进入景区到离开景区,只能原路返回,不仅使游客疲惫不堪,也使景区损失了盈利的好机会。线路设计不合适也反映在单个景点,例如位于东南端的景点水涛沟,只有一条纵向延伸很长的旅程,到水帘洞后突然停止,因此,游客必须花费1.5-2小时在单向路上,完全相同的景观使游客重复审美。

(3)营销宣传力度不够

宣传语设计特色不明显。绵山风景名胜区虽已发展多年,但并未形成特色鲜明、朗朗上口的宣传语,纵使“无峰不奇,无水不秀,无洞不幽,无道不险”,但却没有定位精准、能够震撼人心的宣传口号。

营销策略不完善。传统的营销策略要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四方面入手,但绵山风景名胜区的产品策略和促销策略存在很大问题,例如产品单一且游览路线设计不合理,没有展开节事促销和媒体促销等。

绵山风景名胜区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建议

(1)增强文化旅游品牌意识

文化是绵山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支柱和灵魂,而高识别度和传播度的文化旅游品牌则是其长久发展的重要保证。应增强文化旅游品牌意识,精准定位,尽快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品牌。

(2)积极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景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牢牢把握旅游市场发展动向及游客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开发度假、休闲、观光、康养等多种类型的文化旅游产品,加大旅游产品开发的创新力度。

(3)构建文化旅游营销策略

采用渠道营销、借势营销、节事营销、智慧旅游营销、新媒体营销、传统媒体营销、影视营销、整合营销等多种营销策略,加大对景区的宣传力度和相应的广告投入,同时加强人员口碑营销和公共关系营销。

(4)加強景区综合管理

包括环境卫生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安全保卫管理和现场督导管理等前台系统的管理,以及设施设备管理、市场营销管理、效益开发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经营战略管理等后台系统的管理。

(5)提高景区服务水平

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硬件”包括对标识牌、旅游厕所等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完善;“软件”包括建立旅游服务质量监察制度、游客投诉处理系统及对服务人员的定期培训等。

[1]王春兰.基于旅游文化的江南古镇品牌建设分析[J].当代经济,2018(02):126-128.

[2]张琰琳.襄阳诸葛亮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的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06):139-140.

[3]李海锋.旅游经济——民族文化旅游品牌在产业融合视角下的建设[J].商,2016(27):296.

[4]刘倩.绵山文化旅游品牌建设研究[Jl商界论坛,2016(26):296:173-174.

[5]李西香.旅游目的地品牌建设研究一以“好客山东”旅游品牌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09(17).

猜你喜欢
名胜区风景景区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随手一弄就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