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俊
案 例
小敏(化名),女性,25岁,自幼性格内向,做事踏实、学习成绩好。7年前上高中时患了精神分裂症。家长及时将其带至XX精神卫生机构住院治疗。三个月后,患者症状完全缓解,继续维持治疗并且参加疾病管理的康复训练,一年后恢复高中学习。之后患者一直坚持按要求服药。精神情绪状态良好,顺利完成高中、大学学习。2年前大学毕业,之后进入某知名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工作繁忙而顺利。一年前开始因工作忙碌而有时漏服药物,起初小敏并没有感觉漏服药物有任何不适,反而感觉更加轻松愉快。小敏开始想到自己已经维持用药多年,而且情况非常好,今后应该靠着自己的毅力调整精神健康,而不是长期依赖药物。随后小敏开始正式停药。然而在小敏停药的三个月后,开始出现睡眠障碍,情绪烦躁易怒,敏感多疑,一周后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全面复发。
我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一名精神心理医生,有幸与森田疗法结缘是1999年我被导师崔玉华教授派到日本,师从日本森田疗法第一人的大原健士郎教授学习。之后数年在崔玉华教授的带领下,在强迫症门诊、病房、强迫症心工坊治疗中,不断实践着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的创始人是森田正马(1874-1938),身为医生同时也是神经症患者的他既站在医学的高度,又有患者的亲身体验。
强迫症患者特点
A高疑病性素质
精神内向性,以自我为中心,偏重于内省,特别关注躯体和精神方面的不快、异常、疾病等感觉,并为此而忧虑和担心。
B生的欲望和死的恐怖过于强烈
生的欲望是积极方面的精神动力:不想得病,不想死;想活得更好;希望得到别人肯定等。与此相反,死的恐惧是一种消极的精神动力:害怕得病;怕被人瞧不起;怕失败、挫折。强迫症患者想过高于常人的生活,但由于疑病体验使精神能量朝向自己,导致对死的恐惧情绪增加,并开始围绕着死的恐惧在行动(如怕得病就整天关注身体不适,经常看病,查不到病不甘心;怕丢面子就关注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等),最终导致强迫症。
C完美性格
追求十全十美、理想化,过于强调规则和应该等。
发病机制
疑病性素质+思想矛盾+精神交互作用 = 强迫症的形成。
最重要的是疑病性素质,对症状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的是精神交互作用,而思想矛盾是促使精神交互作用发生、持续下去的动力学机制。
1精神交互作用
是一种恶性循环。患者在疑病基础上产生某种感觉,由于注意力的集中使感觉更加敏感,敏感和注意力集中恶性循环,从而形成症状。
2思想矛盾
是“應该如此”的想法与“就是如此”的事实之间的矛盾。强迫症患者总是错误地认为凭着合理、合乎逻辑的理性就能够解决不合情理的情感方面的问题。
例如,有人很害怕由于不卫生导致疾病,所以吃的东西多清洗几次,这很常见。但患者认为这是不正常的,不应该这样(思想矛盾),于是想排除这种反复清洗的“毛病”。洗过了就觉得自己不应该这么洗,于是想少洗,可是洗少了又不放心,怕万一没洗干净得病怎么办(疑病素质)?这样一来反而越发注意到自己手洗得不够干净,就越发不安心(精神交互作用),总是注意自己是不是没洗干净,而对这件事以外的事情很少关注(注意固着),导致强迫症产生。患者总是按照自己的道理和感觉去不断地分析和判断,于是掉入一个病态的循环模式,越想越怕,越想越不明白。
患者需要做的
接受不安;理解症状;不问过去;不问情绪,重视行动;顺其自然,为所当为;陶冶性格。
1不安常住
人要活着,总会有不安。期望越大,不安就越多,不安是必然存在的。越想摆脱就越感觉不安,越抗争不安更加剧。所以顺其自然、继续做自己该做的事、接受不安的存在,随着时间流逝不安逐渐会减少。
2症状不过是情绪变化的一种表现
强迫症的症状只不过是情绪和压力的变化,把正常心身状态的变化视为病态,之后陷入不断的分析和恶性循环。所以首先要容忍症状,然后采取健康的生活态度。用意志的力量无论如何也是不能控制情绪及症状的。
3不问过去
森田疗法与精神分析疗法最大的不同是不追溯过去,而是重视现实生活。通过现实生活去获得体验性认识,启发患者“从现在开始”“让现实生活充满活力”“像健康人一样生活就会变得健康”,回到现实中去追求健康人的生活态度。
4不问情绪,重视行动
人的情绪不可能由自己的力量所左右,而行动可由自己的意志所支配。所以强调通过改变行动,促使情绪恢复,用“顺其自然”“事实唯真”“照健康人那样做,便成为健康人”等原则来治疗。
5顺其自然,为所当为
接受既成的事实,勇于面对现实包括事业的挫折、生活的不幸、疾病的痛苦、性格的缺陷等等,都要顺从地接受下来,而不能回避、否认或抵抗。但顺其自然不是放任自流,更不是自暴自弃,而是要为所当为—就是要带着痛苦,做应当做的事情。
6性格修养
努力发扬性格的长处,避免短处,逐步陶冶性格,改变过于追求完美的特点。
总结
森田疗法眼中的强迫症,就是一些有高疑病素质的人,因为一些小的意外事件而产生精神矛盾,在不断的精神交互作用下恶性循环陷入思维陷阱,最终导致强迫症。所以建议强迫症患者积极地投入到现实生活中,按照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的原则积极行动,不问情绪、不问过去,积极地过好每一天,陶冶自己的完美性格,最终走出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