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云飞
政府投资来源于财政,来源于全体纳税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如何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本着对人民负责,对事业负责的精神,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有必要从多个方面加强监督与管理,特别是会计核算的问题,一定要结合当前的问题进行对策分析,切实做好核算的工作。
政府投资 会计核算 对策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内容及现行核算方式
按照国家财政部的要求,实行独立核算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应该对基本建设投资项目独立设置账目,编制财务报表,形成单独的基建财务报表,由行政事业单位为建设主体的,均应按照财政部1995年10月颁布的《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2002年9月颁布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进行各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以达到准确无误的计量工程成本,核算费用,正确地对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计价。
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作为代甲方的业主单位,在进行基本建设项目的会计核算时,一般采用基建与行政账分设并立账套的做法,即一个单位分别设行政账套和基本建设账套,各部门各地区在实施建设项目时均独立设置一套基建账薄,形成系统上下、部门内外都设基建账,结算方式也五花八门。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基于这样的会计核算模式,显然无法全面掌握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投资绩效评估、资产清算等事项。因此,部分地区的财政部门设置专门的政府性投资项目会计管理中心,或称核算中心,笔者觉得非常适合目前的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管理的需求,可以借鉴推广。
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管理的意义
各级政府性投资项目会计管理中心,依据财政部颁发的《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履行建设单位的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职能,全面、准确、完整的反映建设单位财务状况,及时的提供优质高效的会计信息。
(1)集中核算降低政府投资成本
通过专门的政府投资项目会计管理机构,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进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加强项目财政资金支出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概算和年度预算,对财政项目资金活动实行全过程监管,规范支出程序,规范变更手续,杜绝建设单位挤占、挪用、截留项目资金及寻租腐败的机会;规范工程款项支出审核,超标准、超限额项目资金不允许列支,加强了政府投资资金的管理效率,降低了政府的投资成本。
(2)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通过对于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财务进行会计集中核算,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管理平台“蓄水池”功能,统筹安排项目资金,灵活利用间歇性财政资金,将进度慢的项目资金调剂给进度快的项目使用,使政府统筹财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的能力大大增强。管理平台及时向财政部门上报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结余情况,并按照财政部门的统一安排,配合财政部门做好项目建设资金调剂工作,既保证了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需求,又有效解决政府财力和建设需求的矛盾,有效地提高了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核算不真实,严重影响工程成本计量、费用核算和新增固定资产的真实计价,容易造成工程管理无序化、财政资源浪费等现象。
(1)会计核算问题
在会计核算方面,《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执行不严格,混合核算或核算不实。有的科目设置不合理,资金的拨付仅通过“拨人经费”和“暂付款”科目来反映,很难分清项目的资金来源状况,如果负责实施的建设项目较多,更无法对每个项目的成本分别进行核算和管理。一些业主单位的财务人员职责仅仅是简单地支付工程款项,而对项目预算、合同协议、资金计划等内容不了解,在项目投资控制和概算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点,导致成本核算不清。特别是有些建设项目资金来源渠道多,既有国债资金、中央专项基金、省级配套资金又有本市财政拨款和单位自筹等地方配套资金,在资金拨付时,有时资金流转程序不规范,没有拨付到建设单位而是直接把资金拨付到施工单位;或是以其他方式作为投资的,相关部门履行拨款的手续又不严谨,如没有给建设单位履行拨款手续或提供投资资料,建设单位就无法取得入账的原始凭证,无法进行账务处理。建设单位对这部分形成的投资,常会由于对工程情况不了解,以及无人账依据,导致会计核算建设成本不完整、不真实,造成对项目总投资核算不清。
(2)资金拨付问题
在资金拨付方面,有些会计中心或建设项目部缺乏内部控制制度,计量支付等制度执行不严格。政府投资项目资金往往无偿拨付和使用,对自行扩大建设规模、提高建设标准、增加建设内容等现象缺乏有效的外在管理和制约措施,不少项目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工期一再推迟;有些单位管理费用没有严格实行“总额控制,据实列支”的要求,超支严重,挤占了建设成本;有的单位按计提金额列支,虚增了建设成本;工程价款未按进度支付,建设资金被转移、挤占、挪用、截留,甚至购置车辆、建办公楼、发放补贴、奖金等;有些单位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工程款结算票据不合规的问题。
(3)终身责任问题
在项目建成后的终身责任制方面,建设方往往存在认识误区,认为只要拨付完全部工程款,便已经完成业主责任,导致一些工程已交付使用多年,仍未对形成固定资产进行相关账务结转,对形成的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清楚,不知道应办理资产交付使用手续,甚至不知道该向谁移交。那些没有单独核算的单位,更是资金用完或是往来款项冲销完毕就算完成任务,根本未对形成的固定资产进行登记和管理。有的项目虽已办理竣工验收,但由于账务核算不规范或未对项目总投资进行完整核算,未按规定结转项目成本,导致竣工决算及交付使用资产的相关手续不能及时办理,形成的资产账下未完整、有效的反映新增资产,时间久了无帐可查,易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加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会计核算的对策
(1)加大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的会计监督
政府性投资项目会计核算部门要利用自身的核算管理地位和信息优势,督促国有建设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并加大对于建设单位的会计监督。建设单位应加强制度的建设,根据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及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等规范的要求,结合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可操作性的各项目制度及相关审批流程,并严格按制度执行。由于政府性投资项目投入资源多、占用资金大、建设工期长、涉及环节多,多种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单位易成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的“高危区”,因此加大对于建设单位的监督检查和违规处罚力度显得非常的必要。政府性投资项目会计管理中心要利用自身掌握的会计信息,对建设单位资金的收支情况,使用情况以及财务核算情况进行定期的分析和评估,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他部门对于建设单位的监督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2)强化建设资金监管,把好监督审核关
政府投资项目会计管理中心对基本建设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反映控制和监督审核把关,监督建设资金用于经批准的建设项目,实行专款专用,不允许挤占和挪用。建设资金筹集、调度、使用实行规范化管理。在支出监管方面,以工程项目概算和年度预算计划控制为核心,依据工程招投标文件、合同、跟踪审计单、竣工决算单等审核支付预付款、进度款和结算款,严格执行工程价款结算办法,将大额工程款支付列入单位的“三重一大”讨论范围,大型设备和大宗的建筑材料统一纳入政府采购计划,以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着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杜绝超预算、超计划用款。监督建设单位及时编制政府投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并报财政部门审批,以正确核定新增固定资产价值,反映竣工项目建设成果。
(3)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加强项目的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
财政部门下属的政府投资项目会计管理机构要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的资金管理和会计核算工作。会计管理中心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进行账套设置、账务处理和报表编制等工作,根据建设单位需要和各项目自身特点,进一步调整、细化项目明细科目,使得财务数据能够更加详尽真实,以满足上级部门、建设单位、相关部门及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数据信息的需求。另外提升会计核算功能,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对各建设单位及中心整体运行情况进行财务分析,重点分析政府投资项目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以供领导决策。
[1]熊强.投资公司BT项目会计核算及其调整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2]熊军.关于政府性城市建设投资项目会计核算的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209.
[3]王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建設单位会计集中核算管理探析[J].会计师,2013(17):67-68.
[4]付国栋.规范和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会计核算之浅见[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24):19-20.
[5]张文娟.关于政府性城市建设投资项目会计核算的探讨[J].企业家天地,2011(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