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鲁生
去年,在全国文代会上结识了著名民艺家陈礼忠,作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一线艺术家代表,作为寿山石雕刻技艺传承人,他师承冯久和大师,有良好的传统功底,又不断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他汲取不同艺术样式的创作体验,取得了在寿山石雕艺术方面的创新突破。作为福建当前最年轻的一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礼忠擅长观察和发现不为他人所重视的石种的独特之美,善于将传统石雕技法与现代艺术创作相结合,勇于在题材和技法上推陈出新,他提出的“石无贵贱”理念,而言外之意是他量材为用的雕刻理念,也促使寿山石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出多元的路径。
陈礼忠出生于1968年,尊师重道是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在近似父子的师徒关系中,他学习到老一辈艺术家身上谦逊的人格、技艺和审美的境界和对待艺术的执着。陈礼忠有很强的开拓精神,他不仅继承了寿山石优秀的传统技法,同时也把现代雕塑表现形式以及民间传统的木雕、玉雕等雕刻技法运用到他的石雕艺术之中,他的创新在于用传统雕刻追求塑作的表现风格,彰显体量丰满,拓展了寿山石雕刻的艺术语言。同时,陈礼忠善于提升传统题材,拓展物象表现,显现出当代艺术观念,创作了一些具有时代气息与美学追求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石雕艺术风格。
陈礼忠擅刻寿山石的花卉、禽鸟、动物,尤其精于鹰与荷叶的题材。创作中他重视深入生活体验,在对石雕工艺自然美的探索中,他坚持“要到大自然中感知生活,而不只是呆在工作室埋首创作”。为了克服时间、空间与审美意志上的矛盾,除了坚持外出采风之外,他还自己养鹰、亲植荷花,以此来观察、熟悉、了解大自然的细微变化。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感受生活之美,“在骤然遭遇不利的自然环境时,也能够从深层次的角度去辨识其有价值的一切东西,从中获得了一种审美性的愉悦。我认为,这是一种人生不可缺少的奋进理念”。正是这种美学观念,使得陈礼忠对于自然之美、生活之乐有了真切的认知,对于自己的工艺创作也就有了真实的感悟。
交流中,陈礼忠一直在阐述他的石材观:“石因艺显,石无贵贱。”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那些闻名世界的雕塑艺术精品,很多也是汉白玉、大理石、花岗岩这些普通材质雕刻而成,一件浓缩了时代精神文化内涵和精湛工艺的作品,才能成为人类不朽的文化遗产。陈礼忠在创作中摒弃“唯石材论”,最大限度的尊重石材的自然美,在他眼中每一块寿山石都是独一无二的,工艺创作应该在尊重自然美的同时把它的美挖掘出来。虽然寿山石材由于质地和其稀缺程度被人为划分成各种种类,但是该种材质上的划分并不能代表寿山石雕的艺术价值。真正的艺术经典,并不是以其本身材料的质地或者稀缺性而被世人认可,而是因为“其创意、其靈感、其技巧、其神韵,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创作实践中,陈礼忠也是这样做的,他用老岭石等普通寿山石品种雕刻作品,进而在作品中传达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创作出诸多以艺术而非材质取胜的作品,从这个方面讲,陈礼忠是有工艺自信的。
“就材加工、量材为用”是中国传统工艺造物的灵魂,也是陈礼忠石雕技艺的精妙所在。“相石”是对雕刻师的第一道考验,民间行话有“一相抵九工”之说。面对颜色、材质并不出众的普通寿山石品种,如何相石,进而因材施艺对陈礼忠提出更高的要求。观看他的作品大气而不落俗,主要源于对普通石材的巧妙挖掘,在题材创新、作品构图、造型设计、巧色处理方面独有心得。比如《残荷听雨》是用老岭石雕刻而成,原石主体的黄色部分雕刻成枯残的荷叶和枯瘦的莲蓬,内部小面积的白色设计成凋零的花瓣和掉落的莲子,特别是巧妙利用黑色雕刻成一只两眼圆睁,精神饱满的翠鸟,与略显苍凉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让作品具有了鲜活灵动的生命力。又如《出水芙蓉》用黑红相间的高山石雕刻而成,作者用凝重的黑色勾勒出池塘轮廓,池塘边缘雕刻成波浪起伏的水波纹,给人一种水波荡漾的动态美,池塘内部大面积镂空雕,把石材中仅有的红色雕刻成青艳的莲花,达到动静结合的效果。近年来,陈礼忠大胆尝试使用寿山石之外的其他石材来创作,同样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陈礼忠的工艺创作富有人文情怀,从他的作品可以看到自然之美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融合。“秋荷”系列是他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首先从技法上讲,他通过对自然界认真的观测,对蓬花、荷叶做了大面积的镂空,这在过去寿山石雕刻作品中,是从来没有过的。从作品意境看,往往是枯叶、孤鸟、残藕,两三个意向勾勒出一幅深秋枯荷意象,秋天的荷塘包含着自然界的荣枯法则,在枯萎的荷叶荷梗下面,不仅有白玉般的莲藕,而且孕育着来年新荷生命的种子,残荷的萧瑟里给人带来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