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体系重构设想

2018-05-14 12:45丁德惠
新丝路(下旬)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实践体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

摘 要:在高等教育领域,应用型日益成为分类办学、分类管理的重要构成,并且在理工类专业得到很好的实施和验证,培养出一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理清本专业应用型人才定位,辨别与精英模式汉语言文学培养方案的差异和区别,构建“听—说—读—写—综合”四专一综的实践体系,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关键词:应用型;汉语言文学;实践体系;“道”;“术”

应用型高等教育的改革使分类办学、分类管理的高教管理模式不断彰显,众多高等学校纷纷以工科专业为主要方向进行试点和探索。为什么以工科专业为突破点?主要在于工科专业是“术”的专业,是标准化体系的人才培养;另外工科专业的器物性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应用型培养模式的实现。在标准化和器物性上,汉语言文学专业无法与工科专业媲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体系和措施尚且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而言,应用型办学理念如何与本专业结合、融合,如何实现应用型转向,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难题。

何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在一定的理论规范指导下,从事非学术研究性工作,其任务是将抽象的理论符号转换成具体的操作构思或产品构型,将知识应用于实践”[1],即能够把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运用到应用实际中的人才。归根结底,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应用”二字,正如有论者所言:“应用型人才的核心是‘用,本质是学以致用,‘用的基础是掌握知识与能力,‘用的对象是社会实践,‘用的目的是满足社会需求,推动社会进步。”[2]一个“用”字对于汉语言文学来说却不是一件容易实现的事,特别是如何通过功能性、实践性训练来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基础和人文素质?

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迁移来看,精英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高级专门人才”[3](58),另有针对教师行业的特殊性,要求“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汉语言文学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其他教育工作者”[3](59),而应用型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的是“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4](86)。看起来,两者的文字表述近乎相似,但实质上两者出现较大的差别,首先是知识构成上从“一定的文艺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汉语言文学知识”转换为“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看似知识面拓宽,但要求却下降;其次是工作取向上从“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转变为“从事与汉语言文字运用相关工作”,更加突出地显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就业取向;最后是人才定位上从“汉语言高级专门人才”转变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在“专”与“博”上选择了面向市场、面向就业的“博”,不免有滑向“杂而不精”的可能,同时也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可能。

在应用型模式下,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把文学基础和人文素质作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重构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保留原有模式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精华,遵循应用型目标重新设计和优化,突出功能性和实践性。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上,不少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做了有益的尝试,在原有精英模式下调整知识体系和学分学时分配的构成,增加应用型知识和技术,如秘书知识和实务,融入交叉学科知识,如管理学、社会学。但从实施情况来看,笔者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还未真正开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之门,原因是多数高校通过削减学分学时的方式来实现应用型知识、技术和交叉学科知识的融入,而汉语言文学本专业应用型知识、技术的开发却是差强人意。

以盐城某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其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秘书人才,故此人才培养方案增设秘书学、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课程,所列秘书学、管理学及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的学分达36分,约占总学分1/5,课内实践和集中实践学分10.5,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增强了本专业的应用型知识和实践性。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总学分呈下降趋势,但应用型知识或技术并未体现到人才培养方案,仅有《基础写作》单独增设0.5学分8学时的课内实践、《秘书写作》和《新闻采访与写作》两门各1学分16学时和0.5学分8学时的课内实践,以及“读书报告”、“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集中实践环节,总计17学分。从学分构成来看,实践学分约占总学分的1/10,意在说明应用型理念和知识已经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但数据的假象却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培养的悖论。

在應用型知识的重构中,多数高等学校的首要做法是删除边缘课程或消减部分边缘课程的学分,保持核心课程的学分学时,保证其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在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下,核心课程的保留保持了原有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但这种保留也使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固定的封闭体系。封闭的体系是不允许也不可能让汉语言文学专业增加体系之外的应用型知识和技术。毋庸置疑这是精英主义的一贯思维和模式。写作课程成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型理念的主要环节,而文学课程、语言课程却未能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有效且易行的应用型知识或技术。在某种意义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封闭的固有的知识体系与应用型知识、技术相互抵触、格格不入。这也意味着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并未真正融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并未真正得到实施,相反造成人才培养质量的滑落。

在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管理体制、切块分割等等因素造成应用型理念、知识并未得到很好的实施。在部分应用型高校中,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人数相对较少,仅仅满足于维持现有专业和课程的开设,没有更多的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应用型知识和技术的生成和转化中。许多高校实行了切块分割的工作量分配制度,其优势无疑是有效控制成本、提高管理效能,但同时也客观上造成教师满足工作量的完成,甚至只要达到工作量就推辞工作任务,教学中自然也是满足于任务的完成。在教学建设中引入了科研项目的管理方式,以项目为载体推行教学建设、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旨在促进优势资源的建设,但项目总归是有限的,能够覆盖30%的课程已属不易,何谈全部课程和环节呢?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型知识和技术与精英模式知识体系的融合,阻碍了应用型知识和技术的实施。

那么汉语言文学专业究竟如何能够实现应用型知识和技术的转型呢?笔者以为借鉴外语教学的听说读写模式建立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听说读写模式,未尝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实现应用型知识和技术的可选之途。

在“听”的能力训练方面,恐怕多数人认为以汉语言为母语的大学生无需做专门的汉语听力方面的锻炼了。其实不然,尽管中小学阶段学生已然进行过多样形式的听力训练,但不能以此否定大学生的锻炼要求,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听力目标和要求不同于中小学的汉语听力训练,无论是听力速度、生僻字词还是理解程度等等都有更高的目标和要求;另一方面,在听力内容的选择上也区别于以往,挑选古代、现代、当代三个时期优异文学作品和文艺理论作品,涵盖诗歌、戏剧、小说、话剧等文学体裁以及文学理论;再者,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应把会议原声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听力训练的内容之一,提升学生实践应用中的听力能力和概括能力。

在“说”的能力训练方面,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来说,除了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更重要的在于说话的艺术性、思辨性。前者可以通过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概论等语言类课程的学习和锻炼,达到设定的目标和要求,并以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作为衡量、考核的标准;后者则主要是通过“演讲与口才”等课程和方圆剧社、朗读协会等社团组织实现语言表现的训练和实践,所选内容有《雷雨》、《茶馆》、《哈姆雷特》、《等待戈多》、《雨巷》、《致橡树》等等,按学期分内容进行锻炼说话技巧。

在“读”的能力训练方面,首要目标是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知识素养;其次是按学期指定阅读内容,涵盖文学作品类、文学理论类和哲学社会类三大类著作,覆盖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再次是实行阅读和笔记兼顾的方式,要求在阅读的基础上摘录经典片段,撰写阅读感受和心得;最后是创新考核方式,实现阶段性考核和终期性考核相结合方式,即每学年考核一次,第七学期进行终期性考核,其中阅读数量和笔记数量是考核的重点依据之一。

在“写”的能力训练方面,建立以基础写作为核心、应用写作为辅助的写作训练体系,包括基础写作、秘书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写作课程和写作实践,涉及文学、公文、新闻、学术四类文体,要求完成五十篇文章。另外,通过与报社、电台、电视台建立实践合作,通过写稿、组稿、编稿等形式加强写作实践和训练。

在综合能力训练方面,以“名篇雅韵”朗诵竞赛、方圆剧社为平台,构建朗诵、欣赏、写作于一体的综合训练体系,涵盖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体裁,其中“名篇雅韵”朗诵竞赛每年举办一次,方圆剧社、朗读协会等每学期举行两次大型活动,进行戏剧、话剧、小说等选编、改写,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综合性训练项目均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综合性的实践训练。

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实践锻炼,笔者以为可能是“道”和“术”的区隔或矛盾,精英模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侧重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强调研究能力的训练,是“道”行的追求和探索;应用型模式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探索纵深结合和互补,在纵向诉求上突显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横向訴求上顺应国际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强化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锻炼。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既想获得“术”的突围和成功,又不舍弃固有“道”的主旨,两者之间势必相互抵牾,致使应用型理念下汉语言文学专业在专业建设、实践训练等方面形成“道”和“术”的悖论。

参考文献:

[1]潘懋元、石慧霞.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历史探源[J].江苏高教,2009(1):7-10

[2]吴中江、黄成亮.应用型人才内涵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66-70

[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年颁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丁德惠(1976--),江苏东台人,讲师,研究方向:传播学、媒介文化。

猜你喜欢
实践体系汉语言文学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谈中职德育课程实践内容体系的建构
面向复杂工程问题的计算机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试析汉语言文学教学如何提高实效性
课后延续教学模式在单片机课程中的应用
探析汉语言文学中国学文化的魅力
民族院校机电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