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与美丽河南建设

2018-05-14 12:45赵松淼
新丝路(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态观马克思主义

赵松淼

摘 要:建设美丽河南核心内容是提升环境保护意识,大力治理河南的生态环境,转变传统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建立符合河南省情的绿色低碳的发展的路径。美丽河南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借鉴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缓解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发展之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美丽河南

美丽河南的概念来源于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的概念,是河南省委落实党中央关于搭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型,提升环境质量,开创绿色发展之路的要求而提出的,所谓美丽河南建设确切是指在河南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转变传统依赖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和环境的代价作为基础,积极的推进河南的生产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使得河南在能够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建设高度的河南生态文明,使得河南的生态环境更加美丽。美丽河南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对马克思生态观所强调的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进行充分的认识,将人的发展、经济发展置于自然环境大的背景下,从而降低经济发展对于生态的影响,实现人对自然的保护,良性循环的经济、生态文明发展路径。

一、美丽河南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河南是我国农业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曾经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和灿烂的文化,农业在河南的产业发展结构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直到现在仍然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这些都是河南经济发展的优势。但河南同样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面临一些现实的困境,导致河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过渡开发自然资源、环境污染等现象,严重影响到了河南的生态环境,这些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

首先是河南人均自然资源的不足,河南是我国的人口大省,2016年常住人口9532.42人,农村和城市人口基本相当,各占据半壁江山,河南庞大的人口基数是的河南的人均资源禀赋较低,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以及经济发展的需求这些都加剧了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在这种庞大的资源需求下,河南的能源供应极度的不合理,其中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需要比重偏高,煤炭资源的使用不同其他绿色能源的使用,煤炭资源开发的难度较大,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也尤为严重,大量开采地下煤矿,极易破坏地面的植被和土地,因此在采煤区经常出现地面塌陷以及环境污染现象,土地、水等被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修复较为困难,特别是小规模的煤矿的存在,对环境的破坏则更为严重,同时大量煤炭的使用排放出的二氧化硫等空气污染物较难处理。此外河南一段时间内还大量存在规模较小的水泥厂,这些水泥厂随意开山劈石,进行水泥的生产,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被破坏的山体植被脆弱,丧失自身的生态修复能力,生产中扬起的粉尘也肆意的排放到空气中,这些都造成了河南生态环境的问题。

其次是河南环境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人均资源禀赋的不足,造成曾经河南的一些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的发展,过渡开发资源资源的现象,对自然无限度的索取,增加了自然生态系统的负担,也是的河南民众生活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其中河南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根据环保部门的数据2016年河南同山东、山西等同样是我国空气污染的重灾区,PM2.5年均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一倍以上,严重的雾霾天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水资源的污染是河南面临的另外一个重污染,河南水污染一方面来源于农药和化肥的过渡使用,河南是农业大省,但是大部分河南农村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则较低,在缺乏科学技术指导下,河南一些地区的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的使用农药进行除虫、除草作业,这些农药使用远远超出了空气和土地的稀释能力,农药残留在农作物和土地中,对地下水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另一方面由于河南的人口数量庞大,对地下水的需要量的极大,虽然近年河南很多地区通过使用黄河水和南水北调水资源,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地下水资源开采的依赖,但在日益增加的需求下,地下水的开采造成低下水位降低,水资源面临枯竭的现状。

最后河南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相对于农业中的过渡使用农药和化肥,工业中过渡高消耗、高污染产业的存在,河南产业结构中绿色无污染的第三产业发展则较慢。河南产业结构长期以来主要是依靠第一和第二产业,这些产业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很难摆脱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尤其是第二产业的发展。河南工业结构长期以来存在不合理,水泥、钢铁、化工等这些能源高消耗的产业在河南的工业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在长期的依靠能源的工业发展模式中,自然资源乱采乱伐、乱排乱放现象十分严重,虽然近年来河南地方政府也认识到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但调整速度还较慢,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较难短时间解决。

二、美丽河南建设所采取的现实路径分析

造成河南环境问题,制约美丽河南建设的根源在于河南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体,人类的生存发展完全依赖于自然,人通过实践活动作用于自然,但人的实践活动应该以遵守自然规律作为基础,人类没有办法改变自然规律的存在,违反自然规律的人的实践活动必然会遭到自然的惩罚,现在面临的生态污染、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都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违背自然规律,造成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对于每一次改造自然的“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美丽河南建设必须解决的难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首先是大力普及环保知识,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重塑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人的实践活动需要遵守自然规律,并不是要否定人的能动性,而是强调人需要在遵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自然资源的开发,不能超出自然允许的范围,从而破坏了自然本身的生态平衡,因此需要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明确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调整传统的依赖过渡自然资源的使用作为代价,降低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的同时,将人對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

其次改变人类的实践方式,人类实践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人类的各项经济活动都是实践活动的方式,转变传统的人类实践活动的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的方式,提升绿色经济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改变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减少高污染、高投入、低产能等行业发展,河南地方政府在近年陆续关停了部分小火电、小煤窑、小水泥工业,这些行业共有的特征都是高消耗、高污染的行业。但在河南的地方经济产业结构中还存在其他一些类似的行业,需要河南省政府和地方政府花大力气、下大决心去治理,只有下决心改变这种经济发展的方式,才能还河南青山绿水,实现绿色发展之类。

最后是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对于已经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地方政府应该切实背负起治理的责任,加强对于污染源的控制,实现多举措并举的环境治理方式,调整产业发展结构,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是在源头上治理,才外还需要加大环境监测的力度,能够尽早的发现环境污染问题,以来新的科技手段准确的判断污染物的来源以及相应治理方式,降低污染物对于民众生活、生产的影响,将环境污染的影响降到最低。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美丽河南建设的首要任务,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为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民众能够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李良玉.美丽河南建设背景下河南省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问题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4,(9)

[2]田文富.“美丽河南”建设的保障机制与技术路径[J].学习论坛,2015,(5)

[3]孙晨舒.关于推进建设美丽河南的几点思考[J].农村.农业.农民(B版),2014,(10)

猜你喜欢
生态观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生态观在时尚首饰中的设计应用研究
论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中的生态观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