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碳金融交易市场风险及防控研究的文献综述

2018-05-14 08:55邓翔
财讯 2018年16期
关键词:金融交易金融研究

邓翔

本文对中西方研究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及风险防控手段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指出了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议。

碳金融交易市场

风险 防控 文献综述

研究背景

人类面对气候变化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通过调整实体经济产业结构来创新清洁能源替代高耗能、高碳、高污染能源,达到节能减排目的。金融是经济的核心,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起到调节、引导和促进作用,碳金融的本质是基于碳排放交易的金融模式,以金融的方法来调整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节能减排,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伴随着碳排放权交易的出现,碳金融交易市场应运而生,利用碳排放权交易及碳金融方法能够引导和解决好中国乃至世界的产业结构、经济结构,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生活模式、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能源消耗占据能源消耗总量的80%以上,高耗能、高放排、高污染、低效率严重威胁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碳金融相关业务近年来在国际市场蓬勃发展,清洁发展机制CDM( CleanDevelopment Mechanism)、碳税、碳基金、碳排放权现货和期货交易等创新不断涌现,其中也包括中国经核证的减排量CCER (Chinese Certified EmissionReduction)。因此,中国急需探索建立与低碳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碳金融交易市场。近年来,国内在北京等7省市设立了碳交易所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但当前中国碳金融交易市场制度尚不完善。在这种发展背景下,中国碳金融交易市场的风险及其防控倍受到关注,且要求不管是政策制定者、市场监管者、还是投资者都需要进一步加深对碳交易和碳金融风险的认识和重视。鉴于此,本文对中西方研究碳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及风险防控手段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机,以期发现研究不足,并对未来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国内、外研究综述

(1)风险分类

国外研究学者及组织机构关于碳金融交易市场的风险分类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包含在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两大范畴之内。在《关于碳金融交易风险的研究》报告中,碳金融的交易风险被认为贯穿于项目准备、实施、评估、认可、二级市场、目标市场的整个过程中,并且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风险被分为政策风险、履约风险和价格风险(Larson.D.F.和Parks.P,1999).CDM风险被归类分为机构风险、商业风险和基准线估计风险三类(Dutschkea.M等.2004)。索尼娅?拉巴特(Sonia Labatt)和罗德尼?怀特(Rodney R.Wlute)(2010)将气候风险分为实体风险、监管风险和商业风险三类。在2011年的《关于碳市场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报告》中,世界银行指出了碳交易的系统性风险可能会发生,如在CDM林业碳汇项目中,自然风险和人为风险可能会导致碳逆转的情况出现,从而导致碳交易发生系统性风险。

国内研究学者一般认为碳金融交易市场存在市场、政策、操作和项目四大类风险,并普遍认为风险是可以计量和控制的。王留之等(2009)将碳金融风险分为金融衍生工具的操作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和碳金融的政治风险三类。王巧芳(2009)认为碳金融交易市场的风险主要应是项目、市场和政策三类风险。史晓琳(2010)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防范碳金融交易风险的问题。她认为项目风险和政策风险是商业银行在进行碳交易过程中新增加的风险,并区别于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即信用、市场、操作和流动性风险。魏一鸣(2010)将碳金融的风险定义为流动风险和市场风险。郑淑蓉等(2011)则认为碳金融的风险是碳市场风险和低碳技术风险。刘忐成(2012)将我国碳金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分为项目、市场、政策和政治四类风险类。杜莉等(2015)将市场风险定义为我国碳金融各类风险中最突出的交易风险,并认为要保证国内碳交易价格有序波动,有效监测和防范碳金融市场风险,应当通过对7个碳排放区域交易市场进行统一监管、统一配额、统一定价的方式,促进我国碳金融市场逐步发展成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市场。

(2)风险的控制

国外学者高度重视碳交易市场中风险的控制研究,不仅研究的角度和层面比较广泛,多数学者还提出了防控碳金融交易市场风险的思路和建议。如拉巴特(Labatt)和怀特(White)(2007)二人通过研究发现,碳金融发展与能源密集型产业、气候变化等存在密切关系,经济部门可依据这些关系制定决策参考。罗伯茨(Roberts)和苏蓬(Thumim)(2006)在比较了欧盟ETS和碳税收两种方案后,指出碳交易实际上已经成为降低C02排放量的一项重要方法。还有一些学者重点研究了碳排放的交易价格与碳配额的关系,如通过建立恰当的模型与机制,卡莫纳(Carmona)(2009)得到了碳配额的最优价格。谢瓦力尔(Chevallier)(2009)运用数量经济学方法,计算出了影响碳配额价格波动的动态因素,从而为碳配额价格的确定及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卡尔马丁(KarlMartin)(2005)等认为碳期货和期权等低碳金融衍生产品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国内学者多从政府或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提出防控风险的建议。要增强我国碳金融发展的抗风险能力,提升改善市场环境和效率(裴辉儒,2015),需要政府与金融机构双管齐下(杜莉等,2014)。由政府在宏观层面对碳金融发展及风险防控进行规制和监管,通过税收、信贷担保、加大资本投入等方式支持低碳经济发展(钟晓韵,2017),但地方政府应遏制违背低碳经济发展规律的投资冲动,对金融机构开展指导与监督,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吕林根,2015)。金融机构在发展低碳金融业务时会面临各种新的风险,应通过设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构建风险管理组织框架、设计和实施风险管理技术、建立风险管理责任追究机制,提升碳金融交易主体及监管部门的风险识别与防控能力(吕林根,2015)。目前,在金融机构中商业银行是中国以清洁發展机制(CDM)下的碳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张晨等,2015),在参与碳金融业务时,商业银行面临诸多风险,且风险因子之间具有业务共生性和复杂相关性,故在发展碳金融业务过程中商业银行应明晰产业政策,制定符合标准和政策的信贷管理指南,创新银行业信贷业务模式,拓展碳信贷领域(戴小凤,2014);要仔细审查企业低碳技术、低碳产业的可操作性与风险指标,加强对低碳信贷风险控制的研究和防范(赵越,2016);加强与政府合作,争取政策扶持,培养专业人才,加大碳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力度,满足市场需求(王晓玲,2014)。但以间接金融为主导的碳金融市场,其参与主体略显单一,一定程度导致了市场基础能力建设薄弱,业务发展迟缓,因此应积极发展碳交易市场多层次交易体系(寻心乐,2017)。在政府与金融机构以外的研究中,贾振虎(2017)提出了企业风险防范等方面的应对策略。王定祥(2013)认为我国应深化对碳金融理论的认识,加快构建碳金融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和风险控制指标、评价、预警与管理体系。

总结及评述

综合国内外对碳金融交易市场风险的研究,可以看出,尽管国内外学者们对碳金融交易市场风险方面的探索已经较为广泛和深入,但研究仍然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国内研究中缺乏对区域性碳金融交易市场的风险进行量化分析研究,特别是缺少关于实际的交易价格与风险关系的研究。因此,首先应对碳金融交易市场、价格、制度等各方面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系统性讨论;其次应阐释碳金融交易市场的风险因素,以及影响这些因素的因子等,并回答风险因素如何对碳金融市场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再次应对碳金融产品创新的模式和依据,以及市场监管进行深入的研究。目前,我国碳金融交易市场监管尚缺乏有效的制度与执行力度,不利于我国碳金融交易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出科学的监管制度扭转当前我国的监管形势和现状显得尤为迫切,这不仅有利于我国碳金融的发展,更有利于提高我国碳金融的国际竞争力和提升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国际形象。

另外,从研究方法来看,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注重于定性分析,为数不多的实证分析中,大部分是参照总量数据进行验证假说,在国内研究中,由于缺乏近几年才建立运营的区域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交易数据,因此对各省市和地区的实证分析研究少之又少。

此外,从已有相关研究的研究成果来看,我国碳金融交易市场风险和管控问题,仍未能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方案,从现有研究成果中较难提取出帮助我国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统一的碳排放市场的可操作性措施建议。

由此可见,现有研究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欠缺,恰恰为研究留下了研究空间和研究必要。所以,以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研究中国的碳金融交易市场的风险和控制具有特别的理论价值、实践指导价值和学术价值。

[1]索尼娅?拉巴特,罗德尼?怀特.《碳金融一一碳减排良方还是金融陷阱》[M],王震等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王留之,宋阳.略论我国碳交易的金融创新及其风险防范[J].现代财经.2009 (6); 30-34.

[3]李丽,董必俊.区域碳金融发展水平与影响因素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8 (1):60-65.

猜你喜欢
金融交易金融研究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金融交易规模波动的宏观组合效应分析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跨境人民币资金流动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基础交易与金融交易划分的思路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