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四招”,领会古诗的艺术魅力

2018-05-14 10:03罗鹤军
阅读(高年级) 2018年3期
关键词:孤帆黑云孟浩然

罗鹤军

学习古诗时,我们有时会觉得这首诗很美,心灵受到触动,可是又说不出它具体好在哪里。罗老师教你们四个“妙招”,能让你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还能领悟到诗人丰富的情感、独特的表达方法。

让我们先来读一首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注意诗人视角的变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长江自古以来就是繁荣的黄金水道,可是李白此时眼里只能看见孟浩然的“孤帆”,足以显示李孟两人感情之醇厚。“孤帆远影”——诗人伫立在江边,目光追随“远影”,看到孟浩然所乘的小舟渐行渐远,变成了小黑点,最后消失在蓝天白云的尽头。“唯见长江”——友人远去了,然而李白还在凝望,这才注意到一江春水,在浩浩荡荡地流向水天交接之处。李白的视角显现出他和孟浩然的友谊之深。

在学习诗歌时,仅仅知道“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是不够的,还要联系诗歌内容欣赏比喻在表达情意上的妙处。请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 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黑云翻墨”,是指铺天盖地的黑云,仿佛打翻的墨水;“白雨跳珠”,则是说白雨如珍珠一样落在船篷之上。这两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云之黑、雨之急,写出了诗人那一刻独特的感受。

“卷地风来忽吹散”,意思是说雨势很快伴随一阵卷地而来的狂风有了改观。风停了,雨住了,“望湖楼下水如天”,这时雨过天晴,湖水映照着蓝天,水天一色,清清爽爽。人的心情也如初涨的湖水,或是刚洗过的蓝天般清澈了。

其实,诗人所写的这一场暴风骤雨也是一个隐喻:生活中难免会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面对变化,我們要学会欣赏,“水天一色”是一种美,“黑云翻墨”与“白雨跳珠”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呢?

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想象还原古诗的创作故事,推敲诗人观察、体验的心路历程,感受诗人内心细腻的情感波澜。《游园不值》这首诗大家应该耳熟能详:

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诗的前两句叙事:或许因为主人是怜惜园子里的苍苔吧,生怕我的屐齿踩坏了这一份宁静;轻轻地敲打,耐心地敲打,长时间地敲打,还是没有人前来开门。

我们知道那是主人外出了,诗人叶绍翁心里也应该知道这一点。然而他还说“应怜屐齿印苍苔”,其实是在刻意营造园子宁静的氛围,引人沉思,让人神往。诗人游园不值,吃了“闭门羹”,应该有点遗憾。不经意间抬头一看,一枝红杏悄然无声地伸出墙头,开得那么娇艳、自信。

第三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以否定的表达调整了叙述的节奏,转折令人称奇。“一枝”是诗人的亲眼所见,“满园”则是他的想象,“春色满园”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一个“关”,一个“出”,生命的张力显现,读起来也朗朗上口。春天的美好,就是这样被发现的。其实这也是诗人叶绍翁生命的自我发现与觉醒。

读诗的时候,我们还要关注文字背后的诗人,关注他的喜怒哀乐,体察他的一颗诗心。《春夜喜雨》这首诗“喜”在何处呢?贴着杜甫的一颗诗心去想,你会有更多丰富的感受与体验。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中,杜甫一直在写内心的感受与体验。春雨贵如油,“好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是很有好处的,杜甫关心民生国计的情怀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雨伴随着风“潜入”,在夜里悄悄地降临。因为是夜晚,所以是无声无息的,但是作者还是敏锐地捕捉到了。雨,“润”的是庄稼植物,“润”的也是作者一颗不安的心,“润”,让关心民生疾苦的诗人有了一丝丝欣慰。这无声的滋润胜过有声的问候。只有具有内在感受力的人才能感受得到“润物细无声”的精妙。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切景语皆情语,早晨起来在锦官城走一走,看见红花在春雨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娇艳、可爱。这两句不仅是写景,还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那一份惊喜。

猜你喜欢
孤帆黑云孟浩然
黑云白云
李白“孤帆一片日边来”当代歧释之新解
三峡大坝
临江仙·远望
春晓
春晓
男妖女妖知多少
华人头顶“黑云”
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