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斌 史博 王颐
摘 要: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近期微信公共平台刊文中反映的体育教学职能缺位等问题及带来的困惑进行反思,提出凝聚价值共识,形成有效制度引领,树立体育课程自信,加强体育教师教育、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路径等对策和建议,不让“将学校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成为一句口号。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危机 解惑路径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b)-0128-02
近期,微信公共平台出现的文章《体育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体育课,危机四伏》(100万人在围观)、《中国体育课的悲哀》等等,引起广大读者的关注,并且得到大量转载。据统计,《体育课,危机四伏》一文出现(100万人在围观)局面,文章谈及备受关注学生体质下降问题,为什么学生体质越来越差?质问长达14年的体育教学过程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学生的运动技能为什么终无所获?面对规避风险及重智轻体功利化教学倾向,体育课教学如何有效复位?最后提出体育课教学应该是什么样子。文中谈及问题尖锐且似有悲哉感叹之意!深深触及到我们体育工作者的神经。笔者围绕上述问题,以体育教学职能缺位外界表达——问题反思——问题解惑为研究路径,通过对体育教学中暴漏的问题进行梳理,结合实践提出有效对策与建议,旨在最终促进体育课堂教学职能的回归。
1 目前体育教学职能缺位的社会危机表达与思考
1.1 青少年体质下降:检视学校体育使命
目前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受到社会关注,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等一系列文件。然而也有学者指出“青少年体质下降是伪命题”,其论据主要从体质的涵义、体质测试严谨性出发,指出国家提出青少年体质下降是缺乏科学实验依据的。但纵观全文,文章中仅仅批判性指出青少年体质下降缺乏有效实验证据,青少年体质到底下降与否并未提供足够证据,因此标题改为“青少年体质下降有待验证”更为贴切!关于青少年体质下降存在多种学说,有“传统文化说”“独生子女说”“营养说”“应试教育说”“生活环境说”“体育思想说”“学校体育说”,可见青少年体质下降是一社会问题,需要引起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作为社会问题的最后一道防线难辞其咎,其中体育教学系统内部优化是关键。杨文轩2013年指出目前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不够清晰,检查评价措施不够有力,安全事故规则不清,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够强,体能类较大强度身体训练较少。面对2020年青少年体质实现“触底反弹”的政府承诺,学校体育改革向纵深推进已刻不容缓。然而何为有生命力的改革?势必是全盘考虑的,深入人心的,不是停留于理论呈现而是注重于实践应用的。改革不是对传统的否定,而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目前,学校体育改革的问题是基层改革的动力不足,缺乏改革力量的培育。
1.2 體育教学实然地位边缘化:检视学校体育法规
我国传统重智轻体思想以及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外加部分学校师资条件的不足,导致学校体育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地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处理薄弱,同样禁锢着学校体育的发展,很多学校出现消极应付。微信公共平台文章中出现“不出汗、不脏衣、不喘气、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不长跑”和“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的“三五七不”温柔体育课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面对规避风险及重智轻体功利化教学倾向,体育课教学该如何落位?在师资条件、硬件设施一时难以保障的情况下,软实力建设、制度保障显得尤为重要。现存的体育教学制度无论是在制度执行、制度完善以及社会适应上均体现出诸多问题。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方案虽已修改完毕,但仍需进一步完善,但不能改革过于频繁,否则是违反教育规律的。比如,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缺失一直是我国体育教学工作的硬伤,地方体育课程指导方案(自主性课程指导方案)难以形成有效的引领等等。
1.3 学生运动技能终无所获:检视体育教学改革有效性
运动技术是体育课堂教学的操作性知识,无运动技能体育课“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部分人接受长达十四年的体育学习,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后,对运动技能竟一无所获,这引起了我们太多反思!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学内容蜻蜓点水、低级重复是我们要解决的核心问题。通过访谈得知,在工作岗位中,活跃于单位比赛场上的多为40、50岁以上的人,很多年轻人反而由于运动技能缺乏而无法上场,这需要引起我们的思考。近二十年的体育教学是否出现了问题呢?这段时期正好处于我国素质教育推进期,体育教学改革期。究其原因,这到底是传统与现代的博弈停滞,毕竟任何变革都会受到传统观念的约束,还是体育教学改革内容仍然需要不断完善?
1.4 大学生体质不升反降:检视高校体育教学混沌状态
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体育大学联合撰写的《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正式发布,《报告》显示大学生800、1000m整体测试成绩并不如前,因为大学体育基本上是放养。2002年,国家虽然颁布了《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等文件,各高校分别呈现出多种教学方式,有些高校采取三自主教学、有些是俱乐部教学、有些是大一学生体能补偿教育,大二是三自主教学,无论何种教学方式,如何保障教学质量以及做到大中小学有效衔接是我们要做的。上海市提出“小学体育兴趣化、初中体育多样化、高中体育专项化、大学体育个性化”一体化体育课程改革,但是各阶段内涵是什么,达到目标是什么?如何有效实施操作还需要我们深入探讨。
2 体育教学问题解惑路径探讨
2.1 凝聚价值共识
价值具有主体性的向度,各类主体对政策所凝聚的价值观念持一致态度。毛泽东、曼德拉、习近平、普京、奥巴马等世界名人,均与体育有着深刻渊源。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体育课程教给学生的不仅是运动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健全人格的管理,体育的最伟大思想不是对身体本身的培养,而是通过身体对整个人的教育,因此体育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只有这样,方能彰显体育的生命力。“清华第一堂体育课”成为解读清华精神,形成入学教育特色的一种传统和荣誉。因其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使得清华大学博大精深的文化理念中重视体育崇尚体育。然而普通高校因师资条件等因素影响,体育教学仍然处于实然化边缘地位。随着全面健身战略的提出,体育成为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我们体育工作者需要以此为契机,通过自身努力体现体育的价值。
2.2 形成有效制度引領
制度决定效率,体育教学亦是如此,“国家的体育要求与现实差距”将会因“制度兴体”“制度育人”思想的不确立而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近20年,我国虽然颁布了一系列的学校体育制度,但制度遵守、完善、保障程度如何还有待探讨,检视20年来的体育教学改革可谓步履维艰,其中制度认同是一个主要的问题。制度变迁应该根据当前社会特点以及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改革与发展。虽然《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等政策法规的出台代表着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制度的重大进步,但学校组织内部“至上而下”的制度特征并没有根本转变[1]。新时期的学校体育制度改革应该是自下而上的,充分听取一线教师意见,否则会造成基层教师负面情绪的蔓延。
2.3 树立体育课程自信
沙漠树木,枝叶未必繁茂,但根基却不可动摇,终得一片天地。体育课若不清晰自己的立足之根,就不会迎来自己的发展空间。体育课程自信是建立在体育教师用正确的理念、方法和教学手段应用基础之上的。体育的本质属性是以身体运动为中心,体育教学只有突出其学科特性,坚持“体质达标”“运动技能达标”,在此“双达标”的基础之上实现多元化的目标整合,才能焕发出蓬勃生机,摆脱弱势的边缘地位。
2.4 加强体育教师教育
早期专家吴蕴瑞先生曾经指出:“体育教授之成功,非赖教学设备条件之良好而赖教师之知识、品行、实践经验及技术等。”由此可见教师的重要性。体育教师专业化是当今时代发展需求,然而目前体育教师职前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求明显脱节,职后教育明显缺失。专业化的教师培养首先需要进一步优化教师教育类课程,增加体育教学教法课程。体育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在于“体育教育”,因此,支撑这个学科的(课程)理应是体育教育学(课程)[2]。目前国内300余所开办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真正构建起完善的“体育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还很少。
2.5 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路径
长期以来,学校体育作为承担解决青少年体质问题的重要场所,但是我们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学校体育的发展是存在天花板效应的,在有限的教学时间、教学资源内,学校体育难以承担起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大旗。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才应是最终发展趋势。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发展不仅仅是学校作为一个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应该通过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优势资源弥补社会体育指导不足等举措或形式,尽力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3]。只有三者形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才能从根本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
3 结语
无论学校体育课程如何改革,其最终目的均为体质增强、技能提高、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审视我国体育课堂教学的现状,学校体育发展存在着指导思想迷失、实然地位边缘化等问题。没有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体育教学职能缺位的思考,国家“将学校体育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设计将成为一句口号。要实现从承诺向现实的转化,既要体育“有人”[4],又要体育有“形”,既关乎体育认识,又关乎实事求是,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是学校体育科学发展的“牛鼻子”。
参考文献
[1] 孙波.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高校体育教学制度创新阻抑因素透视[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85-90.
[2] 王健,季浏.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8(32):70-73.
[3] 黄爱峰,王健.学校体育发展的10大问题省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95-300.
[4] 马卫平.体育与人:一种体育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