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胜红 何玲
摘 要:随着终身体育理念的渗透与融合,高校对于体育活动的开展愈加重视,这也成为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方式与路径。通过学生自我效能感地培养与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能够让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更为强烈,对于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大有裨益。也正是因为此,本文就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的培养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 自我效能感 体育活动开展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a)-0219-02
自我效能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社会心理学与动机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其主要指的是人们对于自己的行为及能力所进行的判断,从而对自我产生的认知。大学生体育教学过程中通过自我效能感的应用,则可以很好地对学生的体育自我感觉予以培养,能够让学生对于自我的体育能力产生正确认知,有助于学生体育活动的更好参与,以及多样化体育活动的更好开展。通过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也更有助于学生体育信心的建立,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促进具有重要作用。
1 自我效能对大学生体育学习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这一重要理论概念,并将期待区分为结果期待与效能期待两种,二者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影响行为的先行因素就是自我效能。无论是学生的任务选择、努力程度,还是其体育学习的坚持性都会受到自我效能的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目标的设置、所付出的努力、坚持时间以及失败后恢复能力都取决于效能信念。大学生自我效能比较高,也会更加自信自身学习能力,经常会对适合自身能力水平与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进行选择,即便遭遇挫折,也会付出许多努力,运用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直面困难,具有较高的坚持性,能够发现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进步,进而实现其自我效能的提升;通过自我效能的不断提升,又会对学生体育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学生所设置的学习目标更具有挑战性,并处于良性循环之中,持续实现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提升。也正是因为自我效能对于大学生体育学习及活动开展的重要性,在高校体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对其进行研究就显得极为重要。
2 大学生体育开展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当今社会中,人们普遍比较注重文化知识内容的学习,容易忽视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仍然认为文化知识才是重中之重,只有具备文化知识才能在社会立足,才能实现自身发展。虽然,我国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强化突出学生综合素质,确保学生身心取得健康发展。但是,体育活动的开展只是在口头上,并未落实到具体体育教学工作中去。有关教学管理人员未高度重视起来,甚至针对体育教师而言,自身未高度重视起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作用,常常以非重点为借口,将体育课程知识的教学时间,用于开展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
第二,现阶段,全国的高考对体育考试的重视度不够。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并没有特别重视体育学习。在学生中,高考分数比较高,但是体育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占有一定比重。有关人士专门针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开展了一次统计调查,根据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在学习成绩总积点分排名班级前25%的大一学生中,体育成绩排在班级后50%的学生所占的比例高达38%,由于受到体育成绩比较差的影响,这些学生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的评选资格被取消。
除此之外,不单单是学生自身体育基础比较薄弱,不够重视学习活动,学校体育学习场地以及体育学科的师资力量方面也有一定的原因。在开展体育课班级编制的过程中,编班工作的开展未严格根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来进行,该教学原则的落实更无从说起,只是单单对学生进行平均分配,即便体育教学付出再多努力,也只是基础好的学生成绩提升比较快,体育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很难实现自身学习成绩能力的提升,整体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不明显。
第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甚至可以将体育专门学科理解成为“不存在任何价值”的学科。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来说,大学体育学习成绩的优良与否,主要取决于遗传因素、自身营养情况以及有关体育基础。除此之外,在全国范围内,无论是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甚至是在大学阶段,学生体育课的学习形式都是相同的,不会随着学生学习阶段的变化,其学习形式发生相应的变化。并且测试项目也是相同的,未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以及自身技能的提升而发生改变。同一项运动技能,在小学阶段开展教学活动,在初中、高中阶段再次开展教学活动,甚至到了大学阶段,仍然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很难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对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造成了嚴重负面影响。
3 大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的培养模式优化路径
3.1 成败经验模式应用
第一,注重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发掘学生自身体育学习优势的同时,应当将其优势发挥出来,并实现自身发展,激发起学生记忆深处的成功体验,实现学生体育学习心理的改进与优化。
第二,在开展大学生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所取得的任何进步,教师都应当及时发现,对学生给予鼓励与肯定,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起到积极的强化作用,增强学生自尊心,将学生体育学习的进取心与自豪感充分激发出来。
第三,应当强化开展低、小、多、巧教学模式的建设工作。所谓的“低”指的是起点低,应当将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与最近发展区的临界点作为起点,通过努力,学生就能取得进步;所谓的“小”指的是步子小,教学进度的设置应当做到适可而止;所谓的“多”指的是练习时间应当多,应当注重对多元共存体育教学机制的建设,将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应当发挥一定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所谓的“巧”指的是巧反馈,并对考试的影响作用进行淡化。教师应当把学生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巧妙地转化为有形的事实。与此同时,在对有关成绩评定机制进行制定的过程中,应当确保其灵活性与多样性。
第四,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对体育学习成败缘由进行分析。体育教师应当对归因理论开展认真研究工作,强化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第五,在开展大学体育教学工作时,教师应当对学生的尊重需求进行满足,对大学生人格尊严进行尊重的同时,也应当尊重其体育权利。教育人与培养人的基础就是对学生独立人格进行高度尊重,尊重学生独立人格也有助于对健康的心理进行培养。
3.2 替代经验模式应用
第一,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最为直接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人物,同时,也是学生自身比较的对象,对于大学体育教学来说也不例外,身教胜于言传。在開展体育教学时,体育教师应当具备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从教师的自我教育程度中,使学生能够对教育别人的能力进行发现,并将其转化为自我效能;与此同时,为了加快促进权威效应的生成,大学体育教师应当积累、转化并传播自身教育教学教研工作成果。
第二,关于同学激励作用方面,主要分为两种,即非同班同学激励与同班同学激励。非同班同学激励主要是针对体育交流活动而言,利用班级、年级、学院间各类比赛与成立体育社团等方式方法,对于优秀的体育学习者进行发现并结交,进而促进生生互动效应的生成;同班同学激励指的是对同班同学体育学习成绩优良的事例与经验进行收集、整理,使学生在借鉴的同时并进行学习。
3.3 情绪生理模式应用
第一,为了实现学生体育学习自我效能的提升,应当注重对学生紧张情绪与负面情绪进行疏导,将部分心理放松的内容引入到教学中来,对学生心理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第二,体育学习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体育能力比较差的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应当对比慢精神进行弘扬,帮助学生克服过度自卑等不稳定情绪。对于具有良好体育基础的学生而言,利用比慢精神,能够避免学生产生浮躁、自高自大心理。
第三,在进行大学体育学习时,应当将大自然熏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注重在大自然中开展体育活动,在提升学生学习技能的同时,能够实现学生情趣的提升。
3.4 言语激励模式应用
在人的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中,人们就会生成相关的满足感,进而实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在开展大学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心理氛围进行创设,使其处于自由、民主、和谐的状态之中,使学生能够放下全部心理负担,体验到自身价值,轻松投入到学习中去,轻松愉悦的心情会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力。在进行大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不断增加对学生鼓励与表扬的次数和频率,对于学生所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教师都应当善于发现,并对学生予以赞美。不应当只是通过运动成绩,来对学生的好坏程度做出评定,应当鼓励并肯定学生学习中的任何进步行为。应当科学合理分析学生的成败归因,将所取得的成功归因于学生自身的能力与勤奋程度,将失败归因于机遇、运气等外部因素。
4 结语
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应用与培养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也是体育教学开展所必须重视的重要促进手段,是推动学生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路径。教师更加需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予以开展,让学生的体育参与积极性更好地得到提高,让学生的体育活动开展更为有效,让学生的终身体育理念得以培养,让学生的体育信心逐渐建立。
参考文献
[1] 吴本连,李向朝.身体自我效能、锻炼态度对大学生体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2):122-126.
[2] 徐成龙,黄飞.身体意象与学习满意度的关系:自我效能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9):1359-1362.
[3] 洪晓彬,胡月.体育专业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6):143-145.
[4] 瞿惠芳.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7):117-118.
[5] 姜奉奇.论大学生体适能自我效能感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