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田径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认识

2018-05-14 17:20黄程
当代体育科技 2018年11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员

黄程

摘 要:众所周知,专项能力与竞技运动成绩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专项能力一直是运动训练实践中教练员和科研人员高度关注的问题,是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热点与重点问题,是教练员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词汇之一。本文归纳了田径运动员训练研究中的负荷控制不当问题,指出了田径运动训练中影响运动成绩进一步提高的关键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从教练员、运动员到体制问题等,讨论了我国运动员运动成绩不能继续提高、不能冲击世界水平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运动训练的科学研究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田径 运动员 专项能力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04(b)-0038-02

目前我国的田径项目已有一定的水平,多项竞技项目获得世界排名,然而,我国在进一步冲击世界先进水平的问题上,却迟迟未得到解决,教练员的个人经验水平大多较高,但是利用科学的训练指标进行训练程度较低。本文立足于训练实践,结合科学训练理论,旨在把握现代运动训练的前进方向,指出运动训练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的运动训练冲击世界水平提供帮助。田径运动训练研究是我国运动训练的重要研究内容,过去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的负荷影响、疲劳的弊端以及超量恢复所带来的身体机能的改变,然而没有具体的科学训练指标的大强度的、凭借教练员训练经验的运动训练是否最有益于运动员的健康发展和运动成绩的提高?鉴于运动训练的工作将对今后我国竞技项目冲击世界水平以及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健康发展的现实应用意义,作者就运动训练负荷控制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综述。

1 田径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训练误区

1.1 违背运动训练原则

运动训练的九大训练原则,通常情况下教练员都可以将四种原则贯彻到运动训练实践中:“在运动员运动动机下降,主客观努力程度不够时,适时使用动机激励原则;为了提高教学与训练效果,使运动员更直观、形象地进行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科学使用直观教练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提高运动素质的需要,正确安排竞技需要原则;每一个运动员都是独立的个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心理因素、性格差异、训练动机、健康状况等多方面的差异,促使教练员必须使用区别对待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运动训练和教育。”然而,紧紧把握系统训练原则、对训练过程和计划进行及时有效控制的原则、按照竞技能力发展规律的周期安排原则、控制负荷量和强度的适宜负荷原则、适宜恢复原则这五大训练原则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运动训练效果的大小。

1.2 一般能力与专项能力训练的错位

贯穿多年的系统和科学的训练,是获得优异成绩的保证和基础。在运动员的初级训练阶段,过早地运用成年人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专项训练比例强度过大,过早专项化,这种错位违背了人体生理发育规律,破坏力系统训练原则,造成运动员无法冲击世界水平。

1.3 正确区分高原现象和速度障碍

1.3.1 高原现象的概念和特征

必须要指出,高原现象是指运动员在专项提高阶段会出现竞技能力停滞不前甚至后退的現象,这是运动训练过程当中必然要出现的客观规律。高原时期的运动员,只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负荷量和强度的安排,适时恢复,调整状态,加强训练动机,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会逐渐得到提高。

1.3.2 速度障碍的概念和特征

速度障碍是指运动速度达到一定水平后会出现停滞不前或倒退的现象,这里不仅有人体的机能发育和生理发育,还有运动员的身体状态是否处于疲劳、教练员的训练方法手段是否科学合理。身体素质的训练,需要正确地看待客观规律,科学把握运动训练的方向。

1.3.3 科学判断,正确区分,及时采取正确措施

教练员要能够科学正确地判断运动员出现运动成绩停滞不前问题的原因是由于高原现象还是速度障碍,如果是自身训练方法出现问题导致运动员出现过度疲,则需要修改训练计划,才能保证运动员健康有效地发展竞技能力,不断突破成绩。

2 田径项目落后可改善的因素

2.1 教练员的基本理论和经验

教练员对运动员的生理特点和有关训练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不够,急于求成。根据布律格曼的研究报告,跳远起跳时地面的垂直反作用力为运动员体重的10倍,三级跳为20倍,越野跑时地面对身体的垂直反作用力大小取决于跑步的速度,3m/s时反作用力为体重的1.4倍,5m/s时反作用力是体重的1.7倍,如果训练中参与工作的神经肌肉系统没有受到与比赛强度相似的刺激,或者超过这个强度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教练员能够以科学的训练理论作为基础,以多年的训练实践经验作为支撑,指导运动训练过程将会更加科学有效,才能够保证运动员全面健康发展。

2.2 运动员自身主观感受

运动员过于依赖和服从教练,对自己身体的认识不够,如果运动员能够懂得运动训练过程中的训练与反馈的规律,每天能够在训练后写下训练日记,清晰地描述自身的训练后的真实感受,然后交给教练员,这样教练员就能更好地理解运动员的疲劳状况,及时修改训练计划。教练员和运动员如果能共同学习训练与反馈的规律,则为整个训练过程打下良好的反馈基础,教练员就可以结合科学的训练理论与运动的实践亲身感受,来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由于每个运动员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教练员如果仅仅依靠日常的训练来观察运动员的状态、疲劳程度,是不充分的、不够全面的。

2.3 训练体制的层层递进

教练员管理体制和竞赛制度,分段输送体制和以专项成绩作为评价基层教练员水平的做法导致部分教练员急功近利,现实生活中的部分教师为了自身的名誉和发展,往往不顾运动训练的科学规律,造成运动员在训练后对身体造成损伤,这种体制如果不能进行改进,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就很难提高,想要冲击世界水平就更难。

3 田径运动训练发展趋势

3.1 科技的支持会产生新的训练器材和训练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各种身体素质训练的科学仪器越来越精准、越来越多样化,运动员的专项能力会随之逐渐得到提高,比如游泳运动项目运动员泳衣材料的制作,田径项目运动员起跑器的改进、钉鞋的结构和材料的更科学设计等,人类突破自身水平的程度将会更大程度上依赖科技的支持。

3.2 监测身体生理生化指标来控制负荷强度更科学

血红蛋白、血尿素、血睾酮等生理生化指标,在运动训练中能够更明显地观测到运动员的运动疲劳程度,更科学地指导运动训练。人体系统繁多庞大,未来定会有更多的科学有效的监测指标服务于运动训练,使运动员的身体状况测试和训练内容及过程更加精细、科学、全面。

3.3 各阶段各种不同能力的训练时间比例分配更科学

田径运动训练的负荷控制更加量化,如果能够通过总结和完善运动员运动训练规律,针对不同专项、不同性别、不同身体与心理素质等建立科学的训练动态数学模型,结合训练理论与实践,田径运动训练水平将更进一步提高。

3.4 各运动项目的一般专项能力和专项能力的比例更清晰

过去的田径运动训练中,教练员往往因为未能够科学地控制好一般专项能力和专项能力的比例和时间的合理分配,导致运动训练效果大打折扣或者不明显,出现运动员的伤病或者达不到提高身体心理素质的量和强度,甚至疲劳过度。未来田径运动训练的专项训练比例将会更加科学清晰,训练指标逐渐量化。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试论“专项能力”的训练——对我国体能类项目训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探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1):10-13,33.

[2] 陈丹,何淑娟,陈娟.体育院校学生田径专项能力培养调查与分析——以上海体育学院为例[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六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3:6.

[3] 赵金花.田径快速力量性项群优秀运动员专项能力特征模型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J].体育博览,2011(16):165.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全国田径冠军赛
趣味田径在职高田径课中应用的优劣势分析
计数:田径小能手
动物田径大赛
马虎的运动员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最后剩下谁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