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华
[摘 要] 德育是中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实现德育的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完善德育方法将信息化教育手段与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提高德育水平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关 键 词] 中职;德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5-0263-01
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比较单调,缺乏多样化,课程内容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德育课程兴趣缺失,影响德育的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工作提供了创新的手段,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所以教师要重视信息化手段在德育中的作用,并且积极进入课堂,从而推动德育工作的发展。
一、信息化手段在中职德育中的重要性
(一)对学生的重要性
信息化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21世纪可以说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中职院校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热情都非常浓厚,以信息化手段作为中职院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并且融入教学过程中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另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还能够让学生拥有创新思维,网络上的一些思维方式和创新尝试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十分重要。
(二)对教师的重要性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中职院校德育,能够让教师拥有互相交流的机会和可能性,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在网络平台上得以传播,教师的教学思维也能够更好地更新和重构。利用互联网平台的教学资源库进行德育的准备工作能够很好地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也打破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阻碍,以社交软件作为师生即时沟通的工具,德育工作真正实现了常态化的发展目标。
(三)对校方的重要性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开放性和互动性都更加突出,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如果能与信息化手段融会贯通,将能够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在信息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的21世纪,利用网络化的手段进行德育工作,丰富了德育工作的内容,也使其形式更加新颖,不断增强了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质量。
二、信息化手段在中职德育中的运用
(一)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素质评价
在过去的德育工作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一般都是集中在学年结束的时候进行,其评价标准通常也都是教师的一家之言,这对发展德育工作而言十分不利,利用信息化平台进行评价之后,这种问题得到了完美的解决。首先,能够让教师更加了解学生。利用具有特色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避免了过去纸质评价表单一死板的问题。另外,在网络平台上构建学生个人的素质档案,便于对学生进行管理和分析,对教师的德育工作而言是一个新的推动力量。其次,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综合素质评价便于学生认识自我并且不断地提升自我。信息化的素质评价方法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占一部分,而学生之间的互评和学生的自我评价同样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学生在这种完善的评价体系之下能够对自己的情况产生客观的感受,根据自己的优缺点不断完善自我。
(二)丰富德育方法,提升德育质量
(1)利用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中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微课教学实际上就是利用视频的形式将教师讲授知识点的过程记录下来,供学生观看。其特征在于每个视频的知识点明确、信息传达较为精准,所有的知识内容都被梳理清楚,重点难点一目了然,学生在观看微课的时候能够直观地接收到教师传达的德育观点。(2)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制作德育工作的宣传片为方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道德品质。德育工作绝不是只进行理论教育就能完成的,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同样重要。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在动手能力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可以利用好这种优势,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工作小组,讓他们自主立意拍摄一些德育视频,在动手的过程中将产生更加深刻的认知,同时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能够得到锻炼。(3)主题班会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重要方式,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趋向确定班级活动的主题,让学生在班会上畅所欲言发表自己对一些社会热点的看法,在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道德素养自然而然就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了。(4)现在QQ和微信这些社交软件基本上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学生往往也能熟练应用,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新的信息化手段构建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也以此为介质去了解和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保证德育工作真正地落实到位。
整体来说,中职院校德育工作在未来的发展中势必会与信息化手段进行完美的结合,不断地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利用信息化、网络化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都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新方法。
参考文献:
[1]于洋洲.中职德育课学习与学生就业关系探究[J].职业,2018(1).
[2]刘明文.刍议互联网+下中职德育工作的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8(13).
[3]邬宪伟,张勤.中职德育工作的突破与传承[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