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莉娜
[摘 要]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更多更好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以中职机械专业为例,对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内涵进行简要介绍,并提出一些互动性教学方式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列举互动性教学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机械基础课程;互动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063-01
在我国中职院校课程设置当中,机械基础属于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之一。互动性教学是现代教学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的教学体制改革要求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因此,互动性教学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具体的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从学生的自身角度出发。
一、互动式教学方式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首先,机械基础是中职院校机械专业的基础性课程,教学内容知识点较多,大多比较抽象,而中职院校的学生从自身基础角度来看,大部分文化和专业素质不高,对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的学习有着“先天”的不足,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对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如果学生对课程产生厌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而互动性教学方式的引入,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对新学科的兴趣,通过增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突出教学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其次,机械基础课程本身的特点决定了互动性教学方式必然要取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机械基础重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通常情况下,理论知识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而互动性教学则要求教师能够根据课程内容,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将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验的方式,使学生在参与操作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并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及时地与教师进行沟通,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
二、互动性教学方式在中职机械基础课程中的运用
(一)一对多的教学方式
所谓一对多,就是在老师讲解以后实施多人为一人解答问题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帮助对知识有疑问的学生解答问题,加深印象,更能检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便于老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进度,并对教学计划作出有针对性地调整,以适应教学主体的不同特征。老师在一对多教学模式中更多的是作为纽带,重点在于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熟练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二)模型教学
互动性教学方式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又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革新。因此,决不能草率地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更多的是要使传统教学与互动性教学碰撞出新的火花。在这里,以机械基础课程中“左右手法则”的正确运用为例。我们知道涡轮方向、蜗杆转动方向和蜗杆纹路转向三向中,只有已知其中两个方向,才能通过左右手法则确定第三个方向。很显然,教师在讲解这部分课程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模型教学与互动性教学结合起来,教师要把固有的实验模型进行简化,并放置在预先设定好的位置上,告知学生其中哪两项是已知的,求第三向,学生可以根据左右手法则判定出第三向,并结合模型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有对知识点的运用,又可以通过互动性的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从而自己动手验证自己的学习效果,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整个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程度。
(三)实践教学
为了使学生能够较为具体化地理解这些原理和机械构造等学习内容,采取实践教学势在必行。这种互动性的教学模式,可以将原本生硬、抽象的机械概念和机械原理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可以通过对机械设备的观察和操作较为轻松地学习这些内容,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老师这部分学习内容的授课难度。这种互动性教学模式实质上是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加入了知识点具象这一环节,老师在讲解的同时,学生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机械设备,从实际角度充分认知机械原理等知识,强化记忆,加深理解。
三、互动性教学运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第一,机械基础课程的学习难点较多,学生理解起来较为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运用互动性教学模式,老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制订教学计划,要把课堂教学与互动活动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第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征采取相应的互动形式。虽然互动性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但老师要把握好尺度,决不能把互动教学改成了谈笑风生。
第三,互动性教學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特征的基础上,做好教学计划,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并在课前告知学生,使学生了解每一节课所要掌握的内容。
互动性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机械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也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新,不断提出新思路、新想法,将互动性教学方式更好地运用到各个学科当中。
参考文献:
[1]胡冬宏.中职机械基础课程课堂互动性教学探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1(10):56.
[2]李文利.浅谈技工学校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J].职业,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