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安全教育型微课研究综述

2018-05-14 16:20张熙妍陈梅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文献微课研究

张熙妍 陈梅

[摘 要]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引起了教育领域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微课应用于常规教学中。而安全型微课研究近年来也迅速开展。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安全型微课相关学术文献和学位论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国内公开发表的安全教育型微课相关文献进行统计,探析了安全教育型微课的研究现状与研究热点,并结合现状提出了几点启示,期望对今后的安全教育型微课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内容分析法;安全教育;微课;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9-0066-02

一、前言

近年來,随着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课堂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以互联网为传播基质,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获取知识需求的目标,微型课程应运而生。微课是一种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方式的可视化教学资源,具有主题突出、形式新颖、短小精悍、针对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1]。

安全教育是主要以口头传授、电视节目、专题教育片和标语横幅宣传为教育手段的学科[2],是否也适合利用微课进行教学?目前我国安全教育型微课领域的研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安全教育型微课的发展前景如何?

针对以上诸多疑问,本研究试从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安全教育型微课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等相关文献入手,通过统计分析,以期清晰地了解我国安全型微课领域研究的现状、特点、动态和趋势,为业内研究者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源于中国知网数据库,以主题为“安全”并含“微课”进行检索,搜索到与之相关的文献是从2014年开始的,共有97篇文献。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相关处理,最终选定了56篇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其中学术论文55篇,硕士学位论文1篇。

本研究采取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以各种文献外部特征为研究对象,从定量的角度对文献发表的年份、数量、来源、作者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类;以文献的研究内容为出发点,从定性的角度厘清安全教育型微课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发展趋势。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定量分析

1.发文量分析

从文献的发表时间可以看出,安全型教育微课是从2014年开始展开研究,从2014年发表5篇,2015年8篇,2016年12篇,2017年31篇,发文量是2014年发表的6倍多,2018年虽然只收录了4篇,但这只是前4个月的数据,按此推算2018年相关文献数量应会产生新高。

由此可看出,安全型教育微课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研究的数量呈逐年提高的态势。这表明现阶段我国安全型教育微课研究逐步热化,安全型教育微课的开发和应用已是时代潮流。

2.来源期刊统计

本研究所统计的56篇文献分布在47本期刊上,其中《教育现代化》《新课程研究》以及《课程教育研究》各发表3篇,《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江西化工》和《农产品加工》各家期刊分别发表了2篇,其他41家期刊都是发表1篇。

由刊物的发表文献可知,安全型教育微课不仅在教育类期刊得到相关研究,而且在工业类、实验室研究、医学类、农业类、食品安全类等相关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与研究。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在微课建设取得长足进展的同时,关于安全型微课领域的研究深入程度还有待加强。

3.分布区域统计表

根据本次研究文献进行地区分布统计,目前对安全教育型微课的研究分布地区覆盖面较为广泛。其中,华东地区所占百分比最高,华南、华中地区所占百分比不相上下,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对安全型微课的研究相对来说较低。

(二)定性分析

1.文献研究方向分析

本研究所选取的56篇文献,关于安全教育型微课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安全教育型微课的应用研究所占比例最大,达33篇,占文献总数59%;其次是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设计研究,达13篇,占文献总数23.2%;再次是安全教育型微课的开发研究,达6篇,占文献总数10.7%;还有其他7.1%是对传统模式安全教育方式与微课支持下的安全教育方式的对比研究、对微课运用到安全教育领域的可行性研究以及综述性研究。通过分析归类文献,发现对安全教育型微课的理论综合研究和评价反思研究相对欠缺,几乎没有。

2.安全教育型微课理论综合研究

安全教育型微课的理论综合研究在样本文献中并没有体现,但是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发现在2014年胡铁生,黄明燕发表的《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提出“安全教育型微课是指以让学生真正掌握应对安全事故的技能为目标,以养成应对安全事件的习惯为出发点,进行安全教育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课程资源。[3]”此文献对安全教育型微课的界定是本研究样本中首次提出的也是本研究样本中唯一的界定。

3.安全教育型微课设计研究

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设计研究所占研究样本比例的第二位。在设计研究的范畴中,涉及中小学安全教育型微课设计有2篇;高等教育中实验室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设计有4篇;高等教育中微课支持下安全教育学科知识的设计有6篇;涉及微课支持下企业职工的安全教育有1篇。如李雅晶《基于泛在学习理念的食品类科普性微课程设计》,刘增华、黄俊生《卤代烃实验室安全系列微课设计与制作》,黄美铃、黄俊生《烹饪实验室安全教育微课设计与制作》等。

4.安全教育型微课的开发研究

安全教育型微课的开发研究所占样本比例的10.7%,仅有6篇文献。在开发的范畴中,涉及基础教育的有2篇、高等教育的有3篇,还有1篇是关于基于海船船员的安全培训课程微课的开发研究。

5.安全教育型微课的应用研究

通过研究样本的文献进行分析,安全教育型微课的应用研究所占比例最大。其中涉及高等教育的安全教育型微课的应用最多,达25篇文献,如李远丽、陈建红《微课在“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中的应用探究》,李静、侍伟、黄超、闪乐《微课在公共安全管理教学中的应用》,许力文《微课在电气控制线路安装与检修安全教育中的应用》,宋香梅、周密《微课在信息安全专业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等。涉及基础教育应用的有6篇文献。有2篇涉及微课支持下企业职工的安全培训。

6.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评价反思研究

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评价反思研究在样本文献中并没有体现,说明对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评价还没有具体的评价体系以及对安全教育型微课的反思并没有具体的研究。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計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中国知网中安全教育型微课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梳理了目前研究的现状和焦点。通过对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的分析可知,对“安全教育型微课”进行深入系统研究较少,通过此次的分析研究得到了如下启示。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依然有研究者对微课的概念不够明确,“安全教育型微课”的概念要从时间、内容、手段、载体、形式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更明确的界定。通过本次文献分析,对安全教育型微课的应用领域涉及面广泛但是深入度不够,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领域、医学领域、工业领域等方面都有涉及,但是都研究得比较泛泛,没有具体的针对性。在目前的微课学习中,大多是孤立地看视频,而得不到学习结果反馈,无从知晓学习的效果,评价体系缺乏,与完善的学习评价体系形成还有很远的距离。

五、结语

由于时间精力和笔者个人能力的局限,本研究目前存在许多不足,一是尽管笔者通过文献检索中国知网关于安全教育型微课文献,但这可能无法代表目前国内安全教育型微课研究的发展现状,可能出现以偏概全的状况;二是在对安全教育型微课研究内容的分析中不够全面和深入。但是对笔者而言,此次的研究只是一个起点,在今后的学习中会对安全教育型微课有更多的关注,希望此次研究对关注安全教育型微课的研究者有所借鉴。

参考文献:

[1]胡世清,文春龙.我国微课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6(8).

[2]黄俊生.以微课为媒介构建实验室安全教育体系的可行性及其初步实践[J].农产品加工,2017(16):76-77,80.

[3]胡铁生,黄明燕.安全教育型微课的设计与制作:以美国《枪击事件生存指南》微课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11):34-36.

猜你喜欢
文献微课研究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