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建议

2018-05-14 12:12连聪香
今日财富 2018年30期
关键词:林农区位护林员

连聪香

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深化,林农的经济需求同社会生态需求的矛盾日益激化,特别是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保护日显重要。2015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提出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改革试点工作,坚持政府主导、自愿公开、区位优先原则,赎买的重点是重点生态区位人工商品林中的成过熟林,并在全省确立了7个试点县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工作,福建省武平县即试点县之一。

一、武平县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赎买概况

武平县于2009年率先在全国开展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工作,对将近4万亩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以租赁的方式进行赎买,给予林农每年每亩16.75元的租金,并形成长效的补偿资金投入制度。2015年列为全省7个首批试点县后,武平县进一步将县城及乡镇饮用水源林、汀江流域、国省道高速公路一重山等列为赎买重点,通过赎买、租赁、置换、入股等多种改革方式保护重点生态区位。自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武平县完成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面积24548亩,其中赎买面积5496亩,租赁面积19052亩,支付赎买资金766.2182万元,赎买林权均已变更。

二、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存在的问题

武平县自从2009年开始探索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赎买政策,特别是赎买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生态效益明显提高。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赎买价格较低,林农参与意愿不高

按照武平县现在执行的标准,采取赎买形式的只有1500元/亩、1000元/亩两档(不含林地补偿费),采取租赁形式的租金標准为16.75元/亩.年,而按照武平县现有的市场行情,杉木每立方米的林木收购价均价在850元,马尾松每立方米的林木收购价均价在400元,赎买的价格远远不能达到林农预期的经济效益,难以打动林农。

(二)赎买后林木的管护存在诸多问题

一是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后,林木所有权与林地所有权分离,林农对于林地上的林木没有了收益权,对林地的管护也没有以前的积极性。二是乡镇聘请了专业的“护林员”,但是工资待遇都不高,导致工作积极性不够,工作流于形式,而且村干部也不够重视,导致监管不到位,个别存在发现违法行为不报告,甚至包庇违法行为的现象。三是林木盗伐、侵占林地破案率较低,很多违法犯罪分子存在侥幸心理。

(三)收储资金来源单一,政府财政负担重

目前,武平县在赎买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主要依靠财政支出,每年的赎买计划都已经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在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的情况下,由地方财政补齐不足部分。但是单靠政府财政支出明显无法满足大规模和长期的赎买资金需求,特别是随着生态建设的不断推进,重点生态区位的占比也逐年增大,由于受资金限制,赎买工作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不利于商品林赎买政策的长期实施。

(四)农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但广大的农村地区受小农思想的影响,大部分只关注眼前利益,对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比较薄弱,为了经济利益盗砍林木的现象比较严重。正因为缺少生态保护意识,在赎买过程中,林农更注重的是赎买价格是否达到预期,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存在着不理解。

三、完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政策的建议

(一)科学确定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赎买价格

对商品林的赎买是一次性买断林农对商品林的林木收益,所以应充分考虑林农的经济效益,优化价格制定机制,减少林农损失,缩小赎买价格与商品林经营收益的差距。对普通的阔叶树种,可不按龄组测算,但对杉木、马尾松等经济效益较高的树种,在对林木进行评估时应充分考虑龄组进行评估测算。评估时应根据市场行情,适当提高赎买价格。

(二)加强对赎买后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管护

3.2.1明确四至界址。对赎买后的商品林进行现场区划界定,明确四至界址,并在界址旁设立明显标识。通过设置重点区位商品林政策说明栏,重点区位生态林严禁破坏等标志,确定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独特”地位,既有宣传作用,还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又可以达到划分界限的目的。

3.2.2加强护林队伍建设。将赎买后的商品林纳入生态公益林护林员的管护范围,聘请专职护林员负责上山巡查和日常监管,做好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盗砍、违法占用林地的巡查、制止等工作。要完善护林队伍的聘请机制,对目前存在的挂名、工作不到位的护林员要及时清退,增聘情况熟悉、责任心强、有基本的护林常识的护林员,从护林员的设置、选聘、考核等方面进行健全和完善管护机制,建立专业的护林队伍,可实行公司化运作,加强对护林员的考核监督机制。适当提高护林员的工资,调动护林员的工作积极性,管护费用可从林地中林木收益、经营利润等方面给予补助。

(三)多元筹资,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赎买是一项长期性、公益性的生态投资政策,资金投入大、周转时间长、运行管护风险大,单靠政府财政资金投入显然不是长久之计。建议除了各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外,还需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缓解地方财政负担。一是可通过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项目,获得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赎买和管护的政策性贷款和贴息项目。二是对已赎买的商品林进行多样化经营。充分利用重点生态区位的生态优势和丰富的林木资源,发展林下种植苗木、中草药、林下养禽、养蜂等林下经济,通过森林景观旅游带动发展“农家乐”、“森林人家”为主的生态旅游,把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生态环境的恢复建设结合起来,提高赎买商品林的经济效益,积极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三是推行生态补偿机制。对铁路、高速公路等长距离穿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或其他大型的占用山林的开发型项目征收生态补偿费,将生态补偿费纳入企业的生产成本,由项目企业承担。

(四)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

对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赎买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创新举措,关系到人类的切身利益和生态安全,除了政府主导推动外,更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参与。一是要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宣传栏等传统媒介开展宣传,同时也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有条件的可建设生态文明宣教基地并免费为市民开放,通过展馆展示保护生态的重要性和为保护生态采取的措施以及重点生态区位的分布,营造全民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二是加大林区法律宣讲教育力度。树立典型,对积极配合赎买工作的林农进行正面宣传,同时,以案说法,深入浅出,把生态宣传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提高林农综合素质,强化道德约束,达到人人护生态的效果。

(五)加大林区执法力度

通过地方法规规范政府行为,明确赎买的对象和程序,加强对已经赎买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管理,对在赎买过程中采取弄虚作假、欺骗等非法手段违规出让的,出让行为无效,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在赎买价值评估时弄虚作假的将追究责任人的责任,在赎买时为一己私利以非正常高价赎买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加大林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侵占和盗伐赎买后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违法犯罪行为。(作者单位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林农区位护林员
江西继续为2.3万余名生态护林员购买意外保险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护林员巡山路上“偶遇”猕猴
浅析生态护林员政策在助推扶贫攻坚的作用
光影视界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连锁餐饮企业区位选择
林下经济发展及对林农影响分析
林农的林下经济
林农合作组织的合作联盟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