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宾
[摘 要] 高校辅导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把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每一项工作都作为显性或隐性的职业观教育行为。通过分析与梳理辅导员各工作环节,研究与探索在辅导员工作环节中实施职业观教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并对工作中积累的案例进行研究与分析,从而为高校辅导员实施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模式构建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职业观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2-0031-01
一、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是辅导员的重要职责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肩负着大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工作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第五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中要求:“为学生提供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以及相关服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学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1]辅导员能否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摆正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地位、明确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目标、更新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容、改进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方法、优化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环境等是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至关环节。
我国职业观教育实践起步较晚,西方理论可以作为借鉴,本土化的理论研究滞后。职业观教育虽然引起了教育部门和学者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对高校职业观教育进行了研究,但系统性和深度普遍不够,缺乏合理科学的学科定位,对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机制、教育评估等都还有待于深入探讨,实现理论的创新。职业观教育要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进行融合与创新,建立适合中国本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与实践体系。
二、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目标与原则
开展大学生职业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树立远大的职业理想或者创业志向,合理的规划职业生涯,增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关注大学生的多种职业选择和创业发展的可能性,满足大学生提高学习层次和长远发展的需求,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大学生职业观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大学生树立远大职业理想、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帮助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以及成长成才等具有重大意义。职业观教育从学生的职业发展出发,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研究范式、方法更加科学;关注学生主体,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提升人的精神生活境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和内容的社会化,极大地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当代中国人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它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职业观的价值导向和目标导向,对纠正当代大学生职业观的偏离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辅导员有必要在教育管理的整个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选择、形成正确的职业观。
三、辅导员开展大学生职业观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大学生职业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大学生的职业观与其自身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紧密相连,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又依赖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环境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今中国人民的主流价值观,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凝结的思想精华,大学生的职业观是在核心价值观的滋养下产生的。因此,构建大学生职业观教育体系时,一定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导向,以培养“四有人才”作为职业观教育的价值导向。
“要使辅导员真正成为开展职业指导的骨干力量,高校还需在明确工作职责、加强培养培训、建立工作模式、健全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狠下功夫。”[2]大学生肩负着国家繁荣富强的职责和使命,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他们无论是在年龄上,还是在知识储备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同时,他们既承担着前辈的殷切期望,又担负着为下一代树立榜样的光荣使命。国家的繁荣富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不仅需要高精尖的技术人才,更需要勇于牺牲自我、无私奉献、甘心投身于艰苦卓绝的建设中去的人才。因此,当代大学生要建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进而形成正确积极的职业觀,以个人的从事的职业为载体,为祖国的建设、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17-09-21.
[2]马晶.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价值观培养现状分析[J].教书育人,2010(3):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