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赵鲁燕
[摘 要] 基于广西高等职业院校试点多层次生源应用型本科贯通的人才“立交桥”培养背景,针对当前高等院校应用本科中职升本、普高升本和专升本等多层次生源条件下的教育教学特点,提出核心素养引领下的机电专业电类课程集成改革思路,分析了当前多层次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教学存在的核心问题,初步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电类课程集成改革实施方案。
[关 键 词] 电类课程集成;多层次;应用本科;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4-0054-02
依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要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高等教育需要进行多平台、多层次应用本科培养课程教学体系的研究,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增加相关课程的深度和难度,构建衔接紧凑的阶梯式教学体系,进一步促进学生自身素养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提高,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多层次生源下应用型本科贯通的人才“立交桥”培养背景下,新的高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不断涌现。应用型本科普升本、中升本、专升本等多元化生源条件下,为适应多层次生源不同的学习需求,新型应用本科课程教学模式呼之欲出。核心素养是国内外课程改革的研究热点,各国注重促进学科课程的融合,发展学生综合能力,以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来推动和促进课程改革的发展成为重要方式。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知识经济、信息化时代面对复杂的、具有不确定性的现实生活情境时,运用所学的知识、观念、思想、方法解决真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1]。对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来说,核心素养主要包含沟通交流、运用技术、利用信息、团队合作、理解尊重和终身学习等方面,课程是培育核心素养的载体。
一、多层次生源背景下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教学体系是培养机电专业核心技能、专业核心素养的知识基础,目前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涉及课程主要包括电工与电子技术、机电传动控制、机电工程测试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PLC技术、电子认知实习、电子制作技能训练等理论及实践课程。机电结合是当前机械类专业培养的核心方向之一,现代智能制造技术基于机电一体化的培养架构,电类课程知识体系的搭建对学生专业核心创新能力与核心技能培养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电类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与行业、企業所需的工程实践结合紧密、实践性强;专业培养体系中的课程设置与内容安排循序渐进,内在联系相当丰富;单门课程存在理论内容较多、涉及面广、概念相对抽象等特点。课程实施过程受课时数、实验场所、教学仪器等方面的限制,电类课程存在实践技能训练与理论讲授脱节、单独课程授课存在知识冗余等问题。
当前,国内现行课程标准中普遍缺乏核心素养、能力等方面的内容,对电类课程的集成,应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素养作为方向,打破传统的课程教学大纲目标设定、内容设置、评价考核等机制。完善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标准,从内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对课程进行设计,尤其在能力维度实现明确具体、可操作的及能够用于评价的能力表现标准的思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为主线,安排学科知识内容。
电类课程集成应适应当前多层次生源应用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对电类课程进行有效集成,包括课程教学内容有效整合和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改革等。传统电类课程教学中多采用“线性”教学体系,遵循由元器件介绍到电路分析再到电路设计的设计思路,长期处于这种传统教育思维的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等问题。电类课程教学体系缺乏对各类教学资源的集成和共享,难以形成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云技术辅助开展教学、开发资源健全、集成度高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平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多层次应用本科机电专业电类课程集成改革的意义
(一)有利于促进多层次应用本科技术技能型人才核心素养培养
培养与一线行业、企业需求接轨的人才核心素养,各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集成了优秀课程资源的教学平台,可拉近课程和实践之间的距离,突出课程的教学预习、复习环节。
(二)引入信息化教学新方法来推进高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研究建设高效、高集成度的教学平台可以为课程集成改革提供必要的资源基础,将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围绕学生学习进程进行教学的新方式。慕课、微课这类先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方式使学生选择更合适的学习途径。
(三)提高电类课程实施效率,延伸电类课程的课堂教学
通过多形式的教学资源应用、知识迁移形式的改变,改变了传统理论授课内容多、实践内容少,实践环节受硬件和时间条件的限制等现状。利用教学课程集成平台上的慕课或微课资源,能够直观展示所需的教学内容,提高交互性,学生能够随时停止、回放、下载观看,直至达到学习目的为止。
(四)有利于促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核心能力
为课程标准内容设置提供新思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和素养为主线,更为合理地安排学科知识内容。有效解决学生缺乏问题解决能力、“重知识、轻能力”式教育、缺乏创造性思维等问题。
(五)有利于提高专业教师综合教学业务能力
传统教学观念的根深蒂固导致教师教学素养发展停滞不前成为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阻碍力量。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全体电类课程教师积极参与集成的整个过程,将课程实施与教学实际联系起来,增强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