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敏
[摘 要] 当前我国跨境电商在人才需求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口,这就为中职院校未来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方向。论述了跨境电商对人才能力的要求,然后在对当前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关 键 词] 就业导向;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212-01
当前我国大力推行“一带一路”倡议,这为我国以及周边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跨境电商由于成本低下且能够有效克服外需低迷的状况而受到我国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并取得了极大的发展成果。但是由于跨境电商起步较晚,且市场容量较大,这就造成了当前我国跨境电商行业仍然具有很大的人才缺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对跨境电商的高速发展产生了影响。
一、跨境电商对人才的能力要求
2015年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健康
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对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利用“互联网+外贸”的模式来实现跨境电商的发展。目前我国跨境电商按照交易模式分类主要有三种,分别是B2C、B2B以及C2C,其中B指的是Business,C指的是Customer。其中跨境电商模式中的B2B是指产品制造商通过一些线上平台对一些中间商进行产品的宣传以及信息推广,但是其他环节都与一般外贸
相同,需要在线下进行操作,这就要求跨境电商企业员工不仅要熟悉外贸的一般流程与规则,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电商平台运营技能。而B2C以及C2C则是生产商或者零售商通过线上平台直接向消费者进行产品推广和销售,其价格谈判、订单生成、订单物流跟踪以及支付等流程都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来完成。不难看出,相较于B2B的跨境电商模式,B2C以及C2C对“互联网+外
贸”模式的应用程度更深,将大多数环节通过线上平台来进行处理极大地节省了线下成本,并且直接面向消费者,大大缩短了供应链,具有订单分散、订单量多、采购周期短等特点,这就对B2C以及C2C模式跨境电商操作人员在线上订单处理、线上谈判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当前我国跨境电商人才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大多数中职院校已经认识到仅仅依靠当前现有的专业设置以及教学模式无法满足跨境电商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为了紧抓“一带一路”倡议所带来的发展机遇,大多数职业高校已经开展了对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现有的
中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直接開设跨境电商专业
部分中职院校在对跨境电子商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
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对专业知识体系以及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重点加强对学生进行互联网知识、对外经济贸易、对外英语、国外文化及法律等方面的课程教学,这种模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在专业课程设计上存在着较大的难度。
(二)在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程设置中加入其他课程
为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培养出符合跨境电商市场需求的人才,部分中职院校选择了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中融入电子商务课程、在电子商务专业教学中融入国际贸易以及对外英语课程的方法来进行跨境电商人才的培养。
三、完善中职院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
(一)以就业为导向,实现教学模式创新
跨境电商对人才技能的高要求就决定了仅靠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因此,中职院校在以后的培养中,要以就业为导向,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积极探索教学新模式,比如实行“导师负责+团队创业”机制,鼓励学生自发组成跨境电商创业团队,并由学校指定的老师进行指导,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借助创业实践来提高学生对所学技能的掌握程度。
(二)立足岗位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对跨境电商企业进行走访、调研,深入了解跨境电商市场人才需求发展方向,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组织教学骨干根据行业调研结果对相关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通过严格落实教学任务来培养真正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的人才。
(三)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生校外实践
宁波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城市,已经于2017年9月份获批建立“一带一路”建设综合实验区,这位当地中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跨境电商企业是人才的需求方和接收方,在未来的发展中要立足当地发展实际,与一些跨国电商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建立实训基地、邀请企业管理人员来校授课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跨境电商的理解,并通过实习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总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首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管理学、国际贸易学以及网络工程学科共同交叉的专业领域,需要对教学体系进行创新;其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校外实践;最后还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宁波地区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枢纽城市,在电商人才培养上主要对接的是东南亚地区,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重点培养适应浙江电商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姜慧,殷惠光,徐孝昶.高校个性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3):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