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飞
[摘 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实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已经成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对电工电子实训室一体化建设问题进行讨论。
[关 键 词] 一体化;电工电子;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205-01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含义就是将理论课、实训课以及实验课结合到一起来开展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加大教学力度,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在实际教学的时候,适当加强对他们的技能训练,使他们能够在训练课程中提高对知识的掌握能力。
一、一体化实训教学体系内涵
在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
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以“培养技能与学习知识相结合”为目的,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与对实验现象的理解当中,对理论知识得到更好的理解。一体化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能力。在坚持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上,需要对各个学科进行结合,运用交叉教学的方式,以期达到理论知识与实验知识得到有效结合的目的,进而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一体化教学方式需要以培育综合型人才为目的,按照“研究型课程体系”以及“开放性教学方式”来进行对学生的培养教育。研究型课程体系需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中的研究性,让学生能够对学习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合理运用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新型的实验课程方案需要围绕学生进行,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目标,将理论与实验、教学与研究、校园与社会合理地结合到一起,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强,整体素质良好等各方面都比较突出的人才。与此同时,还需要重视开放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将学校内外的可用资源提供给学生,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一体化实训教学策略
(一)建设研究型的实验课程体系
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基本课程与专业课程结合到一起,重视系列化、综合性以及设计性的相关实验。不但要对纵向知识加以重视,还要对横向知识进行详细讲解。还需要特别重视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实验内容,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挑选,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得到大幅提升。
(二)建设开放型的教学模式
1.实验时间的开放
校内的实验室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开放,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挑选空闲的时间来对实验室里的各种设备与操作技术进行详细了解。学校可以创建一个实验室预约网站,让学生自己预约,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因学生过多而导致的设备以及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出现。
2.实验内容的开放
实验内容的开放主要是在综合实验模块以及研究创新型实验模块上呈现出的。实验的具体内容需要划分为必须做与选择做这两种。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对实验项目的难度进行分级,让学生按照自身条件进行选择,那些难度较大的实验项目,可以选择分组来做,这样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促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学习实验知识。
三、电工电子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条件
(一)专业基础设施是电工电子一体化实验室建设的前提
建设电工电子一体化实验室,需要有专业的实验室。要确保实验室内的一些设备能够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不断开发设备的新功能,提升实验质量。还需要派遣相关人员对实验设备的生产厂商进行考察,确保入校的设备能够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合理地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把各方面的教学内容实行一体化措施;将各方面教学形式更改为一体化方式;将教学的条件进行一体化设置等,实现真正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二)实践教学环境的设置是电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保障
在倡导将教育过程作为基艾实际职业状况的情境,并能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工作”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都需要在真實的职业环境中去实现。让学生在这一环境中,通过与学生以及老师的交流,圆满地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对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掌握更多的知识。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效果,因此,学校应该建设一个一体化的教育场所,给学生提供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
总之,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在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研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方面都收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值得学校方面普遍应用。
参考文献:
[1]涂建,黄贞辉,黄真娟.浅谈工科类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4(3):96-99.
[2]田玉瑛.自主学习条件下开放型实训室建设可行性研究:以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电工电子实训室为例[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17(5):63-66.
[3]王惠祥,唐培林.建设数字化电工教学实训室的工作思路[J].山东工业技术,2015(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