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鑫
[摘 要] 焊接是一种重要的连接技术,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取代它广泛地应用于金属材料的连接。通过焊接实训的模块化教学,探索个性化焊工的培养途径。有针对性地强化焊接操作技能。
[关 键 词] 焊接实训;模块化教学;针对性强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3-0177-01
一、焊接实训应用模块化教学的优点
(一)灵活的教学安排
模块的选择建立根据企业需要来建立。
(二)有效的教学组织,实训时间紧凑
(三)透明的个性化实习进程
如果学生该模块实训不及格,那么必须经过强化训练,直至合格方可进入下一模块的实训。
(四)可简化实习成绩的认定
每一个实习模块的成绩决定着总的实习成绩。
(五)个性化的技能塑造
学生根据订单式用人单位需要,可以分别进行个性化的有针对性的焊接实训,从而避免了盲目性。
(六)能够突出焊接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
(七)理論教学与技能教学适时结合
(八)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教师的教学工作量
二、焊接实训模块的建立
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够用为度,来建立焊接实训模块。如,为中国化学第十三建设公司订单式培养的焊工,实训模块有:
(一)焊条电弧焊
(二)手工钨极氩弧焊
(三)气割
(四)等离子弧切割
三、实训模块的实施
(一)模块的实训过程要做到由易到难
以焊条电弧焊实训为例。应由板表面敷焊到开破口焊接,先学焊条电弧焊的各种位置表面敷焊,按照平、横、立、仰顺序进行训练,然后再学习其他的操作技能。
具体按下列顺序进行焊条电弧焊实训
1.板材表面敷焊
平焊→横焊→立焊→仰焊
2.板材对接开坡口焊接
平焊→横焊→立焊→仰焊
3.管材对接开坡口焊接
水平转动焊→垂直固定焊→水平固定焊
(二)指导教师分工要明确
每个老师负责一个模块的实习教学,学生必须按时完成指定模块的训练,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和训练,否则应对该模块实训进行强化训练直到考核合格。
四、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同步进行,强调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操作要领一一分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学中还成功地将以下方法应用于实训中:
(1)行为引导法。(2)定质定量法。(3)成果展示法。
六、焊接实训中模块化教学注意事项
(一)由易入难,循序渐进是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根本途径,否则,学生难以掌握。
(二)边讲述,边示范,边练习,是培养操作技能的基础
实践证明“手把手”的指导方法,学生操作技能掌握得准、快、好,能提高实习指导效果,可纠正他们的模仿动作。
在练习时,学生以教师的示范操作为样板,多次重复动作,对基本功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在演示过程当中切忌两个极端:(1)理论讲述过多,而演示动作过于简单,把实训课变成理论课。(2)教师只顾埋头操作,缺乏必要的引导,实训课变成教师演示课,这两种极端都应加以避免,否则很难完成实训教学任务。
(三)要处理好理论指导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验证理论的关系
技能的掌握一般都遵循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规律螺旋上升发展,实践有助于消化理解理论知识。
(四)管优扶差,指导总结要及时
让学生互教互学,优秀学生在教中得到提高,后进生在练习中也得到提高。下课前老师要对学生运用的技能技巧、操作中存在的问题一一评判,总结经验教训,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及时改进,以便于学生在实训中及时改进和提高,迅速形成精湛的、熟练的焊接操作技能。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实战、应用型技能人才,而不是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因此,理论知识教学强调“浅、宽、实用”原则,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从企业的反馈信息来看,经过模块化强化训练的学生因经过更有针对性的焊接技能实训,所以对工作岗位的适应性更强、更快,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参考文献: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焊工技能训练[M].4版.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4.
[2]俞尚知. 焊接工艺人员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3]陈云祥.焊接工艺[M].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