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探析

2018-05-14 09:57赵勇进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9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赵勇进

[摘           要]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7-0218-02

大学阶段正值大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和成熟的阶段,被叫做人生的“第二断乳期”,这一阶段的学生面临学习、个人情感和职业发展等各方面的诸多问题,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和最后时期,需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否则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国外相关资料显示,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在10%-30%之间。而国内资料同样显示,有34%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评估低于

正常水平,其中有心理疾患的约占20%,心理轻度障碍约占14%。这些数据都说明全社会,特别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用全社会的力量去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什么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个人在任何环境条件下都能自觉调整内部心理结构以使个人心理状态达到和外界环境的平衡。通俗来讲,即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化,都要使个人心理状况适应这种变化。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9个方面:(1)认识协调,智力正常;(2)情绪积极稳定,情感丰富深刻;(3)意志健全,行为协调;(4)个性完整统一,积极和谐;(5)正确恰当的自我意识;(6)善与人相处,人际关系良好;(7)言行符合社会规范,社会适应状况良好;(8)具有符合年龄、性别和角色特征的心理活动特点;(9)有实现“个人梦”的主观能动性和可以挖掘的潜能。

当今世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等学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技术为依托,综合运用教育学、社会学、生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多门类学科基本知识,结合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依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心理保持良好状态,开发心理潜能,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主要

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中的认可程度和重视程度不高

(1)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2)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业余化或单纯医学化倾向;(3)经常把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混淆,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就是德育问题,心理出现问题就是个人品德有问题;(4)部分师生受到社会不正确观念的影响较深,总把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联系在一起。

(二)正确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没有得到有效普及

心理健康教育科普不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方法的教师数量不足。

(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不完善

(1)将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课程化,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开设心理学课程;(2)忽略了心理育人在全员、全过程育人过程中的重要性。

(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机构设置存在问题

(1)发展不平衡。“211”“985”高校和部分民办学院设置比较完备,很多省属高校因各方面原因机构不完善;(2)机构名称不一致,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3)主管部门不一致,不知道应当由谁来管;(4)机构的运行情况不一致,有的正常,有的瘫痪。

(五)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职业化师资队伍建设尚需加强

(1)组成人员成分科学背景和工作复杂,专职人员很少,兼职教师占多数;(2)师资队伍缺乏专业训练,专业水平整体较低;(3)师资队伍没有培养计划,缺乏正规培训。

二、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创新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要注重以人为本塑造现代人格,摆脱单纯的理论教育回归丰富的生活世界,树立“以学生为本”和“回归实践教育”的教育理念。

(二)创新教育内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规划自我、协调自我、发展自我,积极面对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甚至困境。

針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以改进:

1.加强认知发展教育

要引进世界上先进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认知理论,教育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学会与人相处,适应外界环境,进而更好地发展自己。

2.做好情绪管理教育

教育大学生加强自制力,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正确地控制情绪,保持学习、生活热情,学会释放心理压力,不让不良情绪长期左右个人行为。

3.健全人格教育

人格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内容。要让大学生在人格构成、成功者基本素质、影响人格发展的主要因素等方面正确把握自身的心理活动规律和特点,自觉优化人格结构,实现良好人格的塑造。

4.学习心理教育

大学生对待学习必须有正确的态度。要让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动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自适应教育

自适应教育是就是要让大学生学会自我主动适应,包括适应自我、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变化。通过科学训练,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6.改善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要让大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理论和技巧,端正人际交往动机,确立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观念,培养自我发展及与他人合作沟通的基本能力。

7.意志力优化教育

让大学生提高意志行为水平,在为实现预定目标的行动中表现出较高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具有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

8.恋爱与性心理教育

培养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爱情观,正确理解爱情,处理好恋爱与学业、恋爱与成长、恋爱与友谊、恋爱与道德等的关系,保持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

9.择业就业心理和职业发展教育

让大学生充分了解社会发展需求,指导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改善自身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

10.心理疾患的预防与调适教育

提高大学生自我身心的调控能力,帮助大学生利用心理咨询机构和有效的心理健康保健方法,积极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三)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按照教育部要求和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在心理教育方面采取以下措施:

1.建好“一个中心”

学校应当建立一个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全面负责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协调和运行。

2.创建特色校园文化,实现全过程心理育人

学校要高度重视校园文化的心理育人功能,要注重校园文化的人性化内涵,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我发展的时空和有利条件。

3.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

可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通识课、选修课、网络课和讲座课,构建“课堂教学+课外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运行机制,注重宣传普及心理科学知识,为学生提供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心理问题识别和调试能力。

4.构筑“互联网+”心理

要适应网络时代要求,构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健康咨询平台,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在网络上紧密结合起来。

5.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心理普查和心理咨询工作

做好大学生心理普查科学化、规范化工作,实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早期干预和有效控制,可以有效降低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做好心理咨詢工作,首先,做好心理普查,建立全覆盖、完善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有心理障碍或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和监护;其次,设立心理咨询教师专岗;最后,要开展网络心理咨询,为面对面咨询的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6.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的互助支持体系

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互助体系,提高家长心理教育的意识和技能,实现全方位、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创新

1.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

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三级防护网即班级、院系、学校三级网络,形成互通互补。还可与兄弟院校资源共享,实现校校联合、优势互补、良好互助的教育局面。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

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建设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在高校,首先“两课”教师要加强心理教育相关课题研究;其次辅导员和班主任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技能学习。高校应当建立独立自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认证制度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体系。

总之,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在校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衡量大学人才培养、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全社会都应充分地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才,实现“三全教育”的教育体系构建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希庭,郑涌.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特点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88-208.

[2]Fric. Mental disorders among yagaslav medical st-udents[J].Brit J Psychiatry,1988(152):127-129.

[3]Hobfol S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Women[J].Hemis Phere Publishing Corporation,1986:29-45.

[4]Pope HG Jr, Ionescu-Pioggia M,Pope KW. Drug use and lifestyle among college undergraduate:a 30-year longitudinal study[J].AillJPsychiatry,2001(10):277.

[5]王建中,樊富眠.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1-333.

[6]刘庆武,李军,胡志艳等.700名医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5(l):27-29.

[7]叶一舵.心理健康标准及其研究的再认识[J].东南学术,2001(6).

[8]柯佳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3(6).

[9]杨东平.中国教育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57.

[10]韩建萍.浅谈“两课教师”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价值导向[J].中国高教研究,2002(7).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心理大学生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