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团研究进展述评

2018-05-14 09:57张洪涛
现代职业教育·职业培训 2018年6期
关键词:社团院校体育

张洪涛

[摘 要] 通过对近二十年来学校体育社团及高职院校体育社团问题研究的回顾,对普通高校体育社团与高职院校体育社团管理研究的比较,总结出影响体育社团发展的共性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和建议。

[关 键 词] 体育社团;共性因素;策略;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8-0180-02

社团体育的形式成为人们体育参与的主要方式之一,在学校体育中,社团体育成为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在大学体育管理中。由于高职高专类型学校从属于大学阶段教育,但因其学制与专业年限等又与前者有所区别,且没有与之相对应的管理规定,以至于此类学校往往参照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但在体育社团组织管理方面其却有自己的经验。

一、相关概念界定

首先从概念上来说,“体育社团”与“社团体育”在偏正结构的语法中表意所旨有区别,前者偏向于组织管理与功能性陈述,而后者则侧重于参与活动的组织方式。但鑒于本研究所涉及的内容多为二者的交叉之处,区分二者与否并不会对所研究问题产生直接影响,故在此未对概念的外延进行过于具体的描述。卢元镇教授将体育社团定义为“体育为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1],其更强调体育社团的社会功能和价值,特别是政治参与性。该概念具有极强的概括性,其所指层面也更加宽泛。《民政部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2]更强调自愿性和非营利性原则,并在细则中指出三种不在登记范围的群体。以法规形式呈现的社团条例更加具体周全,但按《条例》中的表述,大多数以运动项目为主导的“某某社团”,人员数量上并不符合注册人数50人以上的标准。特别是在学校体育社团中,因场地、器械和指导员等因素,其往往不成规模。

二、既往研究概述

在知网期刊平台以“体育社团”为核心词,自1987到2017年搜索到相关的文献总量约1615篇,其中2008年、2011年、2013年和2015年四年为对该问题研究的热点年,文献总量超过150篇以上。由纵向的时间线我们可以看出,这几个时间正好是中国体育发展的几个标志性时段,诸如北京奥运会、中国申办2022年冬奥会等事件发生期,亦是全面体育热潮与观念的勃兴期。在以“体育社团”与“学校体育社团”为关键词的搜索中,有22篇相关文献,约占总文献量的1%左右。在以“体育社团”与“职业院校”为关键词的搜索中,共有122篇相关研究,排除无关选题共89篇符合本研究之文献标准。

以同样的关键词,在万方论文库检索出相关的毕业论文共计100篇,包括四篇博士论文。其中黄亚玲博士的《论中国体育社团》[3]具有较高的典型性,其比较详实地记录了当时全国体育社团组织的情况,文中所使用的数据和信息全面具体,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较可靠的参照与比较;汪流则以社团改革与发展为视角提出相关建议,沈丽玲与刘润之则分别以地区个案与社会责任为切入点将体育社团研究问题具体化[4-6]。

据此,我们可以看到体育社团研究经历了由宏观到细化再到具体问题的历变,这一过程也从侧面反映了以社会经济发展为平台,对体育文化发展的基础作用,而相关研究的深入则是从供给层面反映出整体需要与体育健康观念的深入。二者的协同影响,使体育文化发展不仅局限于学校体育范围之内,文献调研的结果也印证这一发展特征。不仅如此,以同一项目或共同价值为导向的,由不同独立社团以约定形式而组织的社团联盟现象愈加明显。下面,就社团研究领域中几个热点关注的问题做以综合分析。

三、研究层次与研究导向

(一)研究层次划分

1.根据区域特点而划定研究范围

此类研究多是结合地区的整体经济、体育设施等的基础建设、健身文化发展状况以及传统体育项目特点,并且将诸如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等对健身环境与运动项目有影响的因素纳入研究范围中。另一个介入方式则是,以某一专业类型的学院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学院核心专业的职业化需要与发展趋势,以及以本专业所关联到的社会资源和职业需求为取向,有针对性地给出研究报告,并提出相关建议。如分别以广东、福建、安徽、江苏等省份的体育社团为调研对象,此类研究明显体现出体育社团发展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正相关,而以专业特征为取向的研究中,则表明诸如交通服务类、行政管理类院校体育社团不论是从资源支持上,还是从活动组织与管理上都优于其他类院校。

这一研究走向,可能是因为上述院校在经济基础和社团资源占有方面,优于其他类型的学校所致,反观其他类型院校则明显欠缺。研究结果提示我们,体育社团的组织和发展应更多倾向于办学条件与能力有限的职业类院校,因为此类型学校数量和潜在的体育参与者人数总量更大。而作为未来社会的劳动者与生产者,其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多方面。

2.多校联合的比较性研究

这一类研究本质仍然以区域经济文化发展为划分标准,形式上主要是以某种地区内多所学校为研究案例,或者以几个学校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样本,进行量化研究探讨本地区内高职高专院校体育社团的整体发展状况。相关研究在突出地区经济与院校体育社团发展结合的基础上,较具体的对体育社团发展的一般模式和改革方向提出了适宜的建议,在一定范围内其经验性总结可以为大部分体育社团借鉴。

3.单一院校的专题研究

作为个案形式出现的研究案例,其通过对某一院校体育社团的经验总结,以更加微观的视角对基层体育社团进行了结构化思考,并提出了更加细化的指导思路和发展建议。特别是引入“职业体能”的概念,将结合职业特点及办学特点与体育社团管理相结合,使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学校体育社团项目更好地服务于与职业相关联的身体实践与预期化的社会服务中,具有典型的实用主义特征。

(二)研究切入点的选择

1.以参与者为主体的调查研究

以社团参与者为调查对象,从参与态度、动机、频率、时间、项目等因素对参与主体进行较全面的考察,并给出定量评价是这一类研究的特点。而另有近似性的研究不仅包括了前面的几个因素,还加入了对社团开展项目等问题的调研。研究结果显示,参与体育社团的动机问题上排前三位的是“健身”“兴趣”和“社会交往”;而运动项目的选择上,前三位的仍然是三大球、健美操和乒乓球等传统项目,但诸如“定向越野”“素质拓展”和“轮滑”等新兴项目越来越受学生喜欢。由此提示我们,社团活动在满足学生内部需求的前提下,加大传统项目的资源投入;并将那些在课堂教学中不便于实施,但健身与教育价值较高的运动项目开设于社团活动中。

2.社团与俱乐部的比较研究

此类研究主要是通过组织形式、管理规范、价值取向等角度,对社团体育与俱乐部体育加以比较。相较于团学联自然组织与管理下的社团体育,具有运营性特质的俱乐体育则更具规范性与资源使用的合理性。而相比之下,学校体育社团可以借鉴俱乐部体育中“有偿参与”的方式,但该取向并非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在院校政策及有限财力的支持下,以“自我造血”的方式并促进参与者以社团体育参与者的方式,由学校走向社会。

3.以体育社团的活动价值为取向

此类研究立足于通过体育社团形式,关注于对学生的体育意识与身体观念的培养,并通过自主管理的形式,提高其综合实践能力,以预期社会化训练为取向,偏重于对参与者社团管理中的团队意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研究结论大都指向于积极与正向的评价,即通过体育社团管理与运行工作,学生在上述几点的能力发展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甚至于在后续的跟踪访问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选择其当初的专业走向,而是从事与社团管理相关的体育行业,并且他们大多数都在其所属的体育产业领域小有成就。可见体育社团对其“前社会化”的训练及职业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其他分类

除上述研究导向外,现有研究中以体育社团为主体,结合诸如“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和谐校园”“思政与德育建设”等国家政策指导为理论基础,开展体育社团管理与运行的导向性研究。而通过比较民办与公立高职高专类学校以管理方式为分类的研究,则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其探讨了因为行政管理性质不同所带来的学生体育社团参与权的差异性。从文化参与权角度对体育社团展开讨论,有可能成为该类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此外,研究者还提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社团联动模式,将社团参与与学科学分制结合起来,将此学分纳入个人学业成绩。

四、高职体育社团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综合上述研究,影响和制约学校体育社团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笔者根据可控程度将其划分为主观性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包括管理制度、学校支持度、对外宣传、参与者性别结构几方面,客观因素则表现在经费不足、场地设备欠缺、专业指导人员缺少等方面。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当前整体的学校体育社团发展中,而主观因素是可以通过内部管理机制的调动得到自我优化的;客观因素则需要外力介入得到改善。因为受到办学规模、条件、专业范围和生源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高专类院校在上述问题的表现程度更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几种建议性的调整策略。

五、針对社团发展问题的解决策略与建议

(一)社团项目开展中的两个走向

根据体育社团运动项目选择及开展方面的策略,建议以发展综合身体能力和参与能力为导向,并以此为基础,将与专业或预期职业相结合的运动项目纳入社团体育的特色中,进行细化设置并加以改造。例如,鼓励旅游专业类的学生,多参加地标性景区为特征或以传统文化为主线的城市定向社团项目等。对机械操作类专业,则引入“职业体能”的理念,将与不同专业相关的专项体能课程带入社团活动之中。

(二)经费不足问题的建议

可以鼓励社团的高阶团员参与校外活动,与企业或社区联动做有偿志愿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补贴社团活动经费,这也便是前面所提到的“自我造血”的观点。但在经费使用方面则需要严格按照社团管理条例来执行,做到不以营利为目的共同参与共同受益。

(三)指导员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借助职业院校特有的“交换技能”的方式,与同类体育院校合作共建,请较专业的运动员、资深教练员或社会体育指导员,定期进行互助式指导形成校内外的联动。

(四)社团宣传与影响力打造

利用学校自身的文化传统,邀请优秀毕业生或已成为企业精英的校友加入社团活动中,以行业精英的影响力促进社团的影响,并获得更多的外界资源助力发展。诸如可以利用每年的“职业体验日”或“体育节”等活动平台,邀请校友及社区代表参与到社团板块中来,以提高知名度。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中国体育社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1):1-7.

[2]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66号),2006.

[3]黄亚玲.中国体育社团的发展-历程进程、使命与改革[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2):155-157.

[4]汪流.我国体育社团改革与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

[5]沈玲丽.近代江苏省城市体育社团的发展演变(1895—1937)[D].福建师范大学,2014.

[6]刘润之.我国体育社团的社会责任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社团院校体育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我们的“体育梦”
社团少年
文学社团简介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