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芊芊 陆中照
每年暮春时节,中国广西刚从百花谢幕走进绿意盎然,老挝的哈密瓜已迎来丰收。中国—老挝合作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以下简称中老试验站)是中国政府在东盟建设的首个农作物优良品种试验站,在这里,4年前老挝本土种出的第一个哈密瓜就是引进廣西的品种,老挝当地人誉之为“中国甜瓜”。
几年来,“中国甜瓜”的故事一直为中老两国人民津津乐道,中老试验站被当作中国农业技术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典范。随着更多引种于中国的农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花结果,“试验站经验”也被复制到了柬埔寨、越南等国。
“中国甜瓜”成就“四个第一”
中老试验站主任张小川犹记得2014年4月,老挝万象举办首届哈密瓜节,老挝农业部门的官员和附近的村民兴高采烈地涌到中老试验站大棚内摘瓜、品瓜的情景。那是老挝人有史以来第一次吃到本土种出来的哈密瓜,他们称之为“中国甜瓜”。这批“中国甜瓜”,是中老试验站工作人员克服了2013年老挝百年一遇的寒冷天气,采用大棚普通栽培模式及无土基质有机栽培两种不同的种植模式试种成功的,这也促成了该试验站在老挝实现的“四个第一”——第一次使用广西品种在老挝生产出哈密瓜;第一个使用广西简易大棚避雨栽培技术;第一个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建造种植大棚;第一个运用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生产出供应老挝的产品。
“四个第一”为中老试验站后续引进试种适合老挝当地种植的农作物优良品种打开了良好的局面。目前,试验站已试种了165个农作物品种,并从中筛选出适合老挝种植的优良品种48个。试验站在万象总部和巴松分站,还采用无公害有机种植技术重点种植西红柿、辣椒、四季豆等蔬菜品种,获得了老挝农林部颁发的有机证书。
农技专家潘文瑚,因在广西率先成功研发南方无土栽培反季节哈密瓜技术,而后受邀常驻该试验站工作。“技术上我们啃不下的‘硬骨头,潘老师总能有办法解决。”试验站的同事们十分认可和信赖潘文瑚,跟着潘文瑚团队常驻试验站的还有陈玖忠、曾定林等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农职院)的毕业生。“农职院是中老试验站的承建单位。建站以来,从实习到就业,我们已有好几批学生留在了这里。”农职院国际交流中心副主任赵波向记者介绍说。根据驻站学生们的反馈,赵波了解到,这里专业、务实的科研氛围,亲身下田去实践作业的机会,是能够引留人才的重要因素,“其实学生们最渴望的还是学到技术,并且有收成。”
有机市场叩开减贫之门
“有机”是近年来老挝农业转型的主要方向。老挝政府通过制定《2025年国家有机农业发展战略计划和2030年愿景》,表明了对有机农业的长期支持。该行业的不断发展,不仅带来产量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使老挝人民逐渐认识到农产品可持续生产的重要性。
然而老挝农民一般为个体,他们在满足市场需求方面的技术和能力非常有限,且很难获得国内外市场的信息。此外,当地农民对提高生产力和盈利的能力有限,对从农业部获得有机认证、从其他认证机构获得认可证书的认识不足。种植有机蔬菜的高投入,如增加劳动力成本和来自邻国的竞争,对老挝农民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
帮助老挝农民解决这些挑战,中老试验站自有底气。成立5年来,试验站引进老挝当地没有的先进农业技术、品种和设施,已成为中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展示、展销及培训等多功能“窗口”。依托这一“窗口”,中国40多家涉农企事业单位走进老挝,在农作物品种试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开展服务,逐步形成“公司+基地+农户+培训”的模式。在中国国际扶贫中心的指导下,该试验站还开展了老挝农业产业减贫研究和示范工作。2017年,试验站指导塞塔尼县金花村种植有机稻,促进稻谷亩产增收约50公斤;指导大棚蔬菜种植,促进单棚收入每月增长约800元人民币。
技术成果支撑的保障,为试验站开展对外农业合作项目争取了稳定的资金支持。张小川认为,从宏观来看,减贫实践使得老挝当地农户发展了农业产业进入市场,形成良性竞争,一定程度上对激发市场活力有帮助。
当“有机”瞄准商机
2018年一季度,一个指导中国“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出台。文件指出,要构建农业对外开放新格局,并专门提到要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深化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农产品的贸易关系,积极支持农业“走出去”。广西农业厅在总结和推广驻老挝、越南和柬埔寨3个试验站建设的成功模式和经验基础上,将启动新建印尼、缅甸2个试验站项目,并探索延伸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推进全产业链布局。
此时在老挝,经验丰富的有机蔬菜种植者和贸易商Khanthaly Sengsoulideth女士,因一篮婚礼蔬菜意外成为“网红”。她从自己的农场采购有机蔬菜,并在婚礼招待会等活动中用有机蔬菜代替鲜花来装饰活动现场,希望以此举为有机蔬菜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Khanthaly女士称,其公司拥有众多可供选择的供货商——种植有机农作物的农民团体,在婚礼旺季,客户不必担心原材料短缺。她还指出,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食用天然产品,这使得老挝国内和国际消费者的需求增加。
这些消息给了张小川很大的信心。虽然优良果蔬品种的种植在老挝得到大面积推广和增收,但是市场销售方面还比较薄弱,试验站正在寻求可合作的批发商,逐步打开老挝南部和北部的市场。同时,得益于老挝的水土和光照条件,许多引种过来的果蔬品质比在中国种植的要更为上乘。但是如果要把引种至老挝的果蔬再出口回中国销售,仍需要协调配额、国际运费等一系列问题。“目前试验站也在和中资企业寻求合作,希望能依托‘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和未来中老铁路的建成,将产品更顺利地出口回国内。”张小川说,根据老挝的发展需求,未来中老试验站还将建成农产品生产、销售、加工一体的示范园区。